图书介绍
人类生态学 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敏豪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313002785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类生态学 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引论:面向未来世界的发展中学科1
一、“人类困境”与生态文化1
二、走出困境的前提:抛弃“人类是自然之主”的虚妄意识2
三、从沉寂中走来、在论战中崛起的学科5
四、具有双向性的学科11
五、一个正在相对缩小的世界12
六、生态观念:一个哲理的、文化的命题15
第二章 “圈”说、系统思想、人类生态系统18
一、维尔纳德斯基的“圈”说18
二、系统、系统思想24
三、生态系统论的提出与形成35
四、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环境36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与主要类型43
第三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43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5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0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54
五、生态信息应用实例57
第四章 生态平衡论60
一、控制、反馈、调节61
二、生态系统:耗散结构62
三、平衡与非平衡65
四、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生态原理及其启示67
五、人类对调节生态平衡是可以有所作为的72
第五章 决策与人类生态77
一、决策:对未来的科学选择77
二、决策主体78
三、决策的类别与评估79
四、作用于决策的酶:多样性价值体系的生态原理83
五、弹动思维:决策中的调节机制85
六、水电工程决策的全流域生态效应实例87
第六章 人口与人类生态90
一、人口:一个具有辐射性影响的问题92
二、人口过多:一把双刃剑94
三、人均资源消耗量是不断上升的96
四、控制人口:系统工程97
五、人口转化:高平衡→低平衡100
六、我国人口问题及其战略对策102
七、人口高龄化趋势104
第七章 资源与人类生态108
一、资源: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108
二、资源的分类110
三、水危机:匮乏的淡水资源111
四、基地缩小:被蚕食的土地资源117
五、加速毁灭:承受着各种危机转嫁的森林资源123
六、矿物资源稀缺的全球政治125
七、战争、浪费性消费:吞噬世界资源的癌肿128
八、回收利用原料:减轻生态压力的重要途径132
九、资源无价的时代何时了?135
十、“太空飞船经济观”:一个带有幻想色彩的生态学设想137
第八章 能源与人类生态140
一、能源:生命运动与生产发展的动力140
二、能源的变迁:人类文明的进步142
三、能源危机的由来与发展143
四、节能:为实现能源过渡争取时间146
五、核能:希望与阴影149
六、令人憧憬的太阳能155
七、潜力巨大的水能、氢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158
八、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能源结构的生态164
九、我国能源的状况和趋势166
第九章 食物与人类生态170
一、食物:生态系统功能赖以实现的根本171
二、饥荒与世界食物经济动荡的主要原因172
三、人口、土地、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177
四、绿色革命能单独成为解决食物问题的办法吗?179
五、蛋白质问题:人类饮食质量的定性标准181
六、我国的食物状况182
七、世界食物供应展望185
八、食物问题与生态制约189
第十章 环境污染与人类生态192
一、严酷的现实:一个被毒化了的世界192
二、环境污染的实质与历史的掠影194
三、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与污染类型197
四、污染源与污染物的类别199
五、人体对污染物的反应和防御机能199
六、污染物对人体危害的类型202
七、当代几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204
八、观念变革:现代的三个发展阶段210
九、不可重复的错误212
第十一章 城市与人类生态214
一、城市:“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214
二、城市与生态边缘效应216
三、城市化进程及其历史教训219
四、城市生态系统: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222
五、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225
六、社会、心理环境:城市生态研究中被忽略的方面230
七、城乡融和:生物圈与技术圈走向协调的重要环节234
第十二章 教育与人类生态237
一、生态文化的重要方面:将未来意识引入教育238
二、用生态整体观取代西方传统的机械论239
三、相互塑造:教与学的生态关系241
四、学生失望情绪与“饥饿”感觉的另一重缘由243
五、开拓知识边缘: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对策245
六、开拓知识边缘:学非所爱者的自我调节248
七、边缘效应对我国高等教育观念变革的启示251
第十三章 技术与人类生态256
一、“技术至上主义”的魅力在衰减256
二、技术进步使人产生的一种错觉258
三、技术:一个众说纷纭的模糊概念260
四、技术:又一把双刃剑263
五、技术发展过程是中立的吗?267
六、技术圈与生物圈关系的新状态270
七、生态学运动何以源自西方?272
八、辛辣的嘲弄:“人类征服了大自然”276
九、同大自然一样,技术也将与人类共存279
十、建立一种评价、鉴定技术成果的新规范281
一、发展:富有争议的概念、举世瞩目的命题285
第十四章 发展与人类生态285
二、生态观:不发达与环境的关系288
1.自然生态环境:北纬30°至南纬30°地区的沉重“十字架”288
2.历史上的政治、经济环境:四百年的血泪与痛楚296
3.国际经济环境: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297
4.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环境:腐败、无能和信任危机308
5.国内外环境的动荡:政变频繁,铸犁为剑311
6.科技环境中的“灰姑娘”:科技贫困和人才、智力外流315
7.文化环境:变态的文化心理317
8.具有能动性的环境:人本身不发达319
三、“马太效应”:富与贫、发达与不发达的两极分化323
四、发展的模式和理论327
五、“国家安全”:一个必须更新、发展的概念335
六、融有生态文化的发展:“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340
后记348
参考文献351
热门推荐
- 1305120.html
- 1342254.html
- 1757931.html
- 3169994.html
- 1530585.html
- 8994.html
- 3749734.html
- 1685995.html
- 3415632.html
- 3400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3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7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2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4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1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7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5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