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
  • 陈业新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7795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自然灾害-灾害防治-研究-安徽省-明代~民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绪论1

第一章 十年倒有九年荒——明至民国时期皖北灾害10

一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灾害概览10

1.“此地多荒少熟”——明代皖北水旱灾害10

2.清代皖北地区洪涝灾害初步研究——以1736—1911年间档案记载为主要依据19

3.明至民国时期皖北蝗灾39

4.灾害个案透视——道光二十一年黄泛与皖北水灾54

二 灾害原因探析——兼论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63

1.水旱灾害原因探析64

2.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泛论75

第二章 灾害环境与国家应对——以明朝荒政事业为对象80

一 明时期的国家荒政事业80

1.蠲免80

2.折色92

3.赈济106

二 国家与社会——明朝荒政物资来源134

1.国家财政134

2.有备无患——皖北预备仓储139

3.劝分与捐输——明时期国家劝分政策与民间赈恤158

第三章 “凤阳之民,未有不穷且苦者也”——灾荒环境下皖北之民生176

一 皖北民生贫苦概端176

1.近五百年来皖北民生贫苦之大端176

2.“他处人所不能忍者独能忍”的“饥寒困苦”生活之一般描述178

3.天灾、人祸——皖北民生贫苦之原因188

二 皖北穷苦民生的调查分析——以民国时期为例197

1.近代以前凤台县民生状况——以嘉庆李兆洛的描述为对象197

2.民国时期社会调查所反映的皖北之民生201

第四章 从“逃荒”到“趁荒”——灾荒与皖北流民222

一 从“逃荒”到“备荒”223

1.灾荒·饥民·流民——灾害环境下皖北灾民的趁食与逃荒223

2.从逃荒到备荒——皖北“趁荒”229

3.“流民何处是乐土”——流民的区域流向236

4.流民控制——“截留而养赡之”、“驱遣”、“官印护照”240

二 从行乞到卖艺——皖北流民生存的手段246

1.行乞与施暴247

2.“猢猴撮把戏”250

3.“身背花鼓走四方”——凤阳花鼓254

第五章 灾害环境下的社会风习286

一 重农与安愚、呰窳之习287

1.皖北重农之习的一般罗列287

2.皖北尚气安愚之风293

3.庐、凤以北民皆呰窳300

二 博饮、健讼之风312

1.江北俗好赌312

2.皖北以健讼为武318

三 厌文好武与勇于私斗——皖北尚武、好斗风习338

1.皖北尚武与好斗之风的演变及其一般概况338

2.文事与武功353

3.控制与利用367

第六章 狼烟四起——皖北匪患与社会动荡374

一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匪患扫描375

1.明时期皖北匪盗概陈375

2.清时期皖北匪盗略述381

3.民国时期皖北匪盗条缕388

4.“匪盗”案个别透视——光绪二十四年涡阳刘疙瘩等灾民举事391

5.皖北匪盗特征的一般归纳399

二 明清时期乡村控制与匪盗408

1.纷杂的皖北事务409

2.乡村日常控制416

3.不足与应对450

结语466

图表目录6

图1 皖北地区行政区划示意图6

图2 1736—1911年皖北水灾等级时间分布序列30

图3 1736—1911年阜阳、蚌埠洪涝等级时间分布序列30

图4 1736—1911年太湖流域、淮河上游河南地区洪涝时序情况32

图5 1736—1911年皖北洪涝灾害州县范围不同情况年次分布33

图6 1736—1755年间皖北各州县年均洪涝灾害日数35

图7 1736—1911年皖北历年遭受洪涝灾害州县数36

图8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每20年蝗灾频次40

图9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历年发生蝗灾州县分布范围44

图10 明时期皖北地区灾荒年份与赈粮年度之比示意图112

图11 明时期各阶段皖北地区赈粮数额示意图115

图12 1738—1911年洪泽湖最高水位(志桩水位)变化示意图469

图13 明时期皖北地区荒政效果评价相关指标示意图477

表1 中国七大江河受洪水威胁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4

表1-1 明时期皖北水、旱灾害年序分布情况12

表1-2 明时期皖北连续3年以上水灾年份14

表1-3 明时期皖北连续3年以上旱灾年份15

表1-4 明时期皖北水、旱灾年内发生时间情况16

表1-5 明时期皖北水、旱灾害州县分布年次情况17

表1-6 洪涝灾害等级划分依据及文献描述举例27

表1-7 1736—1911年皖北历年洪涝灾害等级28

表1-8 1736—1760年间皖北洪涝灾害年内发生时间统计34

表1-9 1736—1911年皖北各州县洪涝灾害年次及其等级分布情况37

表1-10 1736—1911年皖北洪涝灾害等级年次分配及其所占比例38

表1-11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蝗灾集中发生时期和连续发生年数统计41

表1-12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蝗灾年内发生时间(月份或季节)情况42

表1-13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蝗灾年内发生月份情况43

表1-14 1933年皖北部分州县蝗灾具体发生范围概况44

表1-15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连续发生旱、蝗灾害年份和州县比较47

表1-16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部分年份水、蝗灾害俱发州县范围情况50

表1-17 泗州、盱眙县河湖滩地亩数及其生长植物的种类52

表1-18 淮河流域主要站点年降水最大量与最小量之比66

表1-19 淮河流域各地年均降水日数比较67

表1-20 淮河流域各地年均降雨量比较67

表1-21 淮河干流上、中、下游比降情况69

表1-22 淮河干流南北支流状况对比71

表2-1 明时期灾伤应蠲免税粮成数81

表2-2 明成化以降皖北地区蠲除之起运、存留、逋欠情况比较86

表2-3 明时期皖北地区因灾折色年次95

表2-4 明时期皖北改折价格情况100

表2-5 明时期皖北灾后有偿、无偿赈济频次(年次)情况111

表2-6 明时期皖北地区灾后赈济钱粮数额情况113

表2-7 明时期皖北部分州县预备仓设置、演变概况141

表2-8 明时期皖北地区社会赈恤情况169

表2-9 明时期皖北地区社会赈恤力度情况170

表3-1 皖北5县农户分类平均比例情况203

表3-2 宿县各类农户百分比的变动(1905—1924年)204

表3-3 1922年宿县户均田亩占有情况205

表3-4 宿县户均田亩数变动情况(1905—1924年)205

表3-5 凤台、亳县农村人口、耕地分配及其与全省12普查县情况比较206

表3-6 1922年宿县户均田亩分布及粮食收入情况209

表3-7 怀远和宿县(1922—1925年)平均每家消费数量(元)、各种消费%统计211

表3-8 皖北地区(怀远和宿县)、美国农家年均消费比较214

表3-9 民国时期皖北部分县份农户消费项目、支出数额(元)及其在总消费额中所占的比例(%)215

表3-10 民国时期皖北部分地区恩格尔系数及其反映的民生类型217

表3-11 怀远、宿县1922—1925年各类农户食物消费及其以外消费品消费比例217

表4-1 明时期皖北灾害、荒政及其效果情况224

表5-1 历史时期皖北各州县尚农习俗变迁简况287

表5-2 1922—1924年怀远、宿县农业劳作的季节差(以人工钟点最多的半月为100)304

表5-3 明代南直隶各府州讼风区域分布情况319

表5-4 明清时期皖北各州县讼风出现时间情况329

表5-5 明清时期皖北部分州县科举(文举)进士、举人情况355

表5-6 清代安徽各府州人口、学额、进士、举人数及其位次比较357

表5-7 清时期安徽各州府百万人口举士数额情况359

表5-8 明清时期皖北部分州县武科举子情况363

表5-9 清代安徽各府州武学额、武进士和武举人数目位次比较366

表5-10 清时期颍上县武秩人员籍属情况统计372

表6-1 光绪二十四年皖北物价393

表6-2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匪盗活动年内时间分布情况404

表6-3 明清时期皖北各州县人口、事务繁简及其职官设置情况413

表6-4 明时期南直隶18府州事务繁简情状414

表6-5 清时期凤阳、颍上二县县府设员数及官职情况422

表6-6 明时期皖北各地巡检司设置、变更情况442

表6-7 清代皖北部分州县汛地绿营兵驻防情况446

表1 明时期皖北地区荒政效果评价相关指标476

主要参考文献483

后记4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