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州土壤资源及其高效利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通州土壤资源及其高效利用
  • 金丽华,郑雅莲,张世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1779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土壤资源-资源利用-研究-通州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州土壤资源及其高效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通州区基本情况1

第一节 通州区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1

一、通州区地理位置1

二、通州区行政区划2

第二节 通州区自然资源概况3

一、气候特征3

(一)气温3

(二)降水4

(三)日照4

(四)风速4

二、地形地貌4

(一)洪积冲积扇平原4

(二)冲积平原5

(三)洼地5

(四)沙丘6

三、植被6

四、水文7

五、成土母质8

(一)冲积物8

(二)洪积冲积物9

(三)风沙沉积物9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10

一、人口状况10

二、经济状况11

第四节 农业生产概况13

一、农业种植体系13

二、农业区划13

(一)盐潮土低平洼地宜农牧区13

(二)永定河冲积平原宜粮区14

(三)低平洼地宜稻麦区14

(四)城近郊永定河洪冲积平原宜菜区15

(五)潮白河冲积平原宜农林区15

三、土地利用17

(一)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17

(二)种植模式和地力评价单元18

第二章 通州土壤类型及其分布21

第一节 土壤分类原则和依据21

一、土壤形成及分类原则21

二、划分土种的依据与指标22

第二节 通州区土壤类型特征与空间分布28

一、潮土主要亚类及分布特点28

(一)普通潮土亚类29

(二)褐潮土亚类34

(三)湿潮土亚类35

(四)盐化潮土亚类36

二、褐土主要亚类及特征37

(一)潮褐土亚类38

(二)普通褐土亚类40

(三)褐土性土亚类40

三、风沙土类型与分布42

四、沼泽土类型与分布43

第三章 土壤物理属性及其空间分布45

第一节 土壤质地45

一、通州土壤质地类型和空间分布46

二、土壤质地空间预测和特征分析48

(一)样点土壤质地统计特征49

(二)土壤颗粒组成地统计分析51

(三)土壤质地空间分布成分克里格法预测52

第二节 质地构型58

第三节 土壤容重62

第四章 通州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65

第一节 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66

一、取样、调查与分析方法66

(一)样点布设66

(二)调查内容67

(三)分析测定项目68

二、土壤养分评价方法68

(一)评价因素的确定69

(二)评价等级的确定69

(三)土壤综合养分指数计算70

(四)土壤养分综合等级划分70

三、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71

(一)土壤养分的统计特征71

(二)通州区土壤养分含量的趋势分析73

(三)半方差函数分析75

(四)通州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76

(五)通州区各乡镇土壤养分状况84

(六)通州区各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状况85

(七)通州区各土地利用土壤养分状况86

(八)土壤养分与母质类型86

(九)土壤养分与质地类型87

(十)通州区各土壤养分等级数量统计结果88

四、通州土壤养分变化89

(一)土壤养分含量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90

(二)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变化91

第二节 种植结构调整对通州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99

一、通州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100

二、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102

(一)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102

(二)种植结构调整对粮田有效磷含量的影响103

(三)种植结构调整对粮田速效钾含量的影响104

(四)种植结构调整对粮田全氮含量的影响105

(五)种植结构调整对粮田碱解氮含量的影响105

三、不同种植体系养分投入和盈余分析106

(一)不同种植体系养分投入量分析106

(二)不同种植体系养分盈余及平衡指数分析112

第三节 通州耕地地力评价117

一、确定评价体系117

(一)指标选择的原则117

(二)耕地地力评价方法117

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122

第四节 通州磷素流失风险评估126

一、磷素流失风险评估方法127

二、土壤磷流失风险评估指标获取127

(一)磷源因子127

(二)迁移因子127

三、单因素指标评估130

(一)土壤有效磷含量130

(二)施肥因子131

(三)潜在污染源距河流的距离132

(四)地表径流潜力133

(五)土壤侵蚀潜力134

四、磷素流失风险评估135

第五章 耕地土壤资源利用与改良137

第一节 耕地土壤限制类型划分137

一、耕地土壤限制类型划分标准137

二、耕地不同土壤限制型空间分布138

(一)瘠薄限制型土壤138

(二)砂性限制型土壤140

(三)黏重限制型土壤141

(四)碱性限制型土壤142

(五)缺硫限制型土壤143

(六)缺硼限制型土壤144

(七)缺锰限制型土壤145

三、限制因素分析146

(一)土壤瘠瘦限制的原因146

(二)耕地土壤碱性限制的原因146

(三)耕地土壤微量元素硫、硼、锰缺素限制的原因146

第二节 土壤改良培肥核心技术149

一、使用有机肥培肥土壤149

(一)现代农业生产中施用有机肥的重要意义149

(二)有机肥合理使用技术150

二、种植绿肥改良培肥土壤技术153

(一)绿肥的作用153

(二)绿肥种类155

(三)绿肥的种植方式155

(四)适宜北京地区的绿肥种植模式156

(五)种植绿肥注意事项160

三、土壤连作障碍治理技术161

(一)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161

(二)土壤连作障碍治理措施163

四、土壤盐分障碍治理技术165

(一)使用有机肥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165

(二)科学合理施肥166

(三)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栽种的蔬菜166

(四)休闲期生物除盐167

(五)地膜覆盖或秸秆覆盖167

(六)作畦方式168

(七)深耕168

(八)使用改良剂169

(九)灌溉洗盐169

(十)客土169

第六章 通州区养分资源高效管理171

第一节 养分资源管理政策和手段171

一、不同种植体系氮肥过量投入风险控制措施171

二、不同种植体系磷肥过量投入风险控制措施172

三、鼓励使用有机肥措施172

四、基于GIS平台的养分资源的综合管理173

五、基于地力评价和作物需肥特征的土壤配肥分区与肥料定制176

(一)通州区小麦配肥分区176

(二)通州区玉米配肥分区179

第二节 主要作物需肥特点和施肥技术182

一、小麦施肥184

二、夏玉米施肥185

三、春玉米施肥186

四、番茄施肥187

五、黄瓜施肥188

六、茄子施肥189

七、甜椒施肥190

八、西葫芦施肥191

九、西瓜施肥192

十、大白菜施肥193

十一、结球甘蓝施肥194

十二、芹菜施肥195

十三、结球生菜施肥196

十四、花椰菜施肥197

十五、草莓施肥198

十六、葡萄施肥199

十七、桃树施肥200

十八、樱桃树施肥201

第七章 通州区土壤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03

第一节 通州土壤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04

一、系统设计目标、原则和流程204

(一)系统设计目标204

(二)系统设计原则204

(三)系统设计流程和结构205

二、数据库的建设206

(一)数据库类型206

(二)数据库标准化207

(三)模块设计208

三、系统功能结构与模块208

(一)系统功能结构208

(二)专业版系统功能模块209

四、网络版系统建设和WebGIS的开发与发布214

第二节 县域土壤配肥分区与肥料定制系统215

一、系统建立思路215

(一)总体设计技术路线215

(二)肥力等级、需肥、配肥分区原理217

二、思路模块和功能217

(一)系统主界面(图7-17)217

(二)地图操作218

(三)肥力分等定级222

(四)需肥分析(图7-25)223

(五)配肥分区223

附表225

参考文献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