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低山区滑坡预警系统研究 以乐山市沐川县为示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低山区滑坡预警系统研究 以乐山市沐川县为示范
  • 乔建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226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5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60页
  • 主题词:山区-滑坡-预警系统-研究-沐川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低山区滑坡预警系统研究 以乐山市沐川县为示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研究区环境概况7

1.1地形地貌7

1.2地质构造8

1.2.1北北西向构造形迹8

1.2.2弧形构造形迹8

1.3地层岩性9

1.4气象与水文条件10

1.5灾害特点10

第2章 滑坡的发育特点11

2.1滑坡的分布11

2.1.1滑坡的时间分布11

2.1.2滑坡的空间分布11

2.2滑坡与地层岩性12

2.3滑坡与地形地貌13

2.4滑坡与构造13

2.5滑坡主要的触发因素14

第3章 滑坡危险度评价及分区15

3.1评价体系的建立15

3.2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16

3.2.1地层因素对滑坡的贡献率分析16

3.2.2坡度因素对滑坡的贡献率分析20

3.2.3高差因素对滑坡的贡献率分析22

3.2.4坡形因素对滑坡的贡献率分析25

3.2.5坡向因素对滑坡的贡献率分析27

3.2.6本底因素贡献率评价及权重分配30

3.3危险度评价模型及危险度区划33

3.4检验结果与结论35

3.4.1室内检验结果及分析35

3.4.2野外抽样调查结果36

3.4.3典型滑坡稳定性分析42

3.4.4区划结果可靠性分析43

第4章 沐川降雨滑坡关系分析44

4.1滑坡与降雨的相关分析44

4.1.1降雨滑坡与地质条件44

4.1.2滑坡活动与降雨特征的关系及其预测意义45

4.1.3滑坡体结构与滑坡物质组成45

4.2滑坡与降雨的关系45

4.2.1群发型滑坡45

4.2.2偶发性滑坡46

4.3沐川县滑坡降雨预警49

4.3.1群发性滑坡降雨阈值49

4.3.2偶发性滑坡降雨阈值49

4.3.3沐川县滑坡降雨预警结果49

第5章 滑坡信息系统的建立51

5.1信息系统51

5.2系统的开发阶段与步骤51

5.3滑坡信息系统的建立52

5.3.1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原理52

5.3.2 GIS二次开发原理与设计思路53

5.3.3系统流程54

5.3.4系统实现55

5.3.5进度安排55

5.4系统界面57

5.4.1进入系统57

5.4.2备份数据库62

5.4.3编辑63

5.4.4查看65

5.4.5灾害66

5.4.6降雨滑坡预警84

5.4.7帮助88

第6章 2007年降雨滑坡预警检验91

6.1预警系统建设91

6.2降雨量统计91

6.2.1雨量站(点)分布91

6.2.2降雨量分布特点92

6.3滑坡特点94

6.3.1滑坡灾害94

6.3.2滑坡特征96

6.3.3总结104

6.4滑坡形成的降雨条件104

6.4.1降雨滑坡相关性统计104

6.4.2降雨滑坡临界值106

6.4.3累计降雨量对滑坡的影响分析107

6.5降雨滑坡发生概率108

6.5.1基本概率108

6.5.2随滑坡空间分布密度变化概率109

6.6结论111

第7章 黄丹镇滑坡危险性预测及防治方案优化113

7.1滑坡概况113

7.2变形破坏特征113

7.2.1滑坡区变形裂缝113

7.2.2滑坡区变形破坏特征114

7.3成因分析115

7.4稳定性评价116

7.5滑坡观测与综合预报117

7.5.1黄丹滑坡观测的地质基础分析117

7.5.2黄丹滑坡观测的内容与方法118

7.6滑坡GPS观测119

7.6.1首次观测120

7.6.2 GPS位移观测122

7.7滑坡排桩观测126

7.8滑坡变形分析128

7.8.1 GPS观测点位移分析128

7.8.2排桩位移观测分析130

7.8.3总结131

7.9黄丹滑坡发育趋势预报131

7.9.1实现滑坡预报的基础131

7.9.2滑坡宏观综合预报——工程地质类比方法132

7.9.3滑坡位移历时分析及数值预报方法135

7.10黄丹滑坡发生趋势综合预报136

7.11黄丹镇滑坡危险度评价137

7.11.1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137

7.11.2危险度等级137

7.11.3危险度分区概述139

7.12黄丹镇滑坡防治工程优化设计141

7.12.1滑坡防治工程等级、设计荷载与设计安全系数141

7.12.2滑坡防治技术方案优化142

7.12.3监测工作方案148

7.12.4方案比较1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