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史教学提要 新编教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庄永淑主编;张锡岭,贺世友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3135·014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71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革命史教学提要 新编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一八四○年六月——一九○一年九月)1
一、教学目的要求1
二、基本历史线索1
三、重点问题提示4
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失败原因4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4
3.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5
4.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的原因6
5.近代中国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7
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和特点8
7.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失败的教训8
四、复习思考题9
五、阅读书目9
第二章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一九○一年九月——一九一二年三月)11
一、教学目的要求11
二、基本历史线索11
三、重点问题提示13
1.二十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作用13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纲领和意义14
3.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及其主要法令措施15
4.袁世凯是怎样窃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15
5.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失败的原因16
四、复习思考题16
五、阅读书目17
第三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出酝酿(一九一二年三月——一九一九年五月)18
一、教学目的要求18
二、基本历史线索18
三、重点问题提示20
1.袁世凯独裁统治的确立与复辟帝制活动20
2.军阀分裂割据的原因、形成及危害22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及其失败的原因23
4.辛亥革命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25
四、复习思考题25
五、阅读书目26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和大革命运动的开展(一九一九年五月——一九二七年七月)27
一、教学目的要求27
二、基本历史线索27
三、重点问题提示29
1.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伟大意义29
2.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30
3.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31
4.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意义与局限性32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32
6.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33
四、复习思考题34
五、阅读书目35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一九二七年八月一九三七年七月)36
一、教学目的要求36
二、基本历史线索36
三、重点问题提示37
1.国民党南京政府的性质37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重大历史意义38
3.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38
4.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39
5.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9
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重大意义40
7.中国共产党争取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三个阶段41
8.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经验41
四、复习思考题42
五、阅读书目43
第六章 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44
一、教学目的要求44
二、基本历史线索44
三、重点问题提示47
1.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方针47
2.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47
3.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48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49
5.《新民主主义论》如何论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规律50
6.抗战后期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50
四、复习思考题52
五、阅读书目52
第七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九四五年九月——一九四九年十月)54
一、教学目的要求54
二、基本历史线索54
三、重点问题提示55
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及其意义55
2.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56
3.中国共产党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的客观依据57
4.国民党南京政府覆灭的根本原因58
5.关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问题59
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真理59
四、复习思考题61
五、阅读书目61
第八章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六年十二月)62
一、教学目的要求62
二、基本历史线索62
三、重点问题提示64
1.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主要任务64
2.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重要措施和步骤65
3.建国初期为什么必须实行“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65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66
5.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意义67
6.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68
四、复习思考题69
五、阅读书目69
热门推荐
- 3480835.html
- 622776.html
- 2644155.html
- 3754180.html
- 1997365.html
- 860187.html
- 2084059.html
- 1498846.html
- 1260142.html
- 2564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0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3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54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0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0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9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2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5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