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商聚德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83677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中华文化-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精神2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2
二、中华民族生息的历史地理环境4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7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17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17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23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27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34
第三节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方法34
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和方法36
第二章 中国古代哲学(上)40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对象、特点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40
一、中国哲学的对象40
二、中国哲学的特点41
三、中国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46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潮、流派和代表人物47
一、先秦诸子学47
二、两汉哲学53
三、魏晋玄学55
五、宋明理学57
四、隋唐佛学57
六、明末清初哲学60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精神65
一、天人协调66
二、入世济世69
三、理想主义71
四、辩证思维77
第三章 中国古代哲学(中)82
第一节 儒家哲学的内容82
一、儒、儒家及儒家哲学82
二、儒家的主要大师85
三、儒家的主要经典98
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总体特征103
一、天人合一103
五、中国宗教的科学成就105
二、内圣外王109
三、纲常名教112
四、无神论与神道设教114
第三节 儒家思想精华及其现实意义117
一、对秩序和教养的重视117
二、对自觉性的高扬118
三、义务感和使命感121
第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下)126
第一节 道家哲学的形成和发展127
一、道家学说的创始阶段:老学128
二、道家学说的发展与定型阶段:庄学130
三、道家学说的分化与流变:黄老之学133
四、道家思想的复兴:魏晋玄学135
五、绵延不绝的道家思想136
第二节 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137
一、道论:道家的形上学建构137
二、否定的辩证法144
三、无为主义的政治哲学147
四、逍遥自适的人生观151
五、独树一帜的审美观155
第三节 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159
一、崇高自然、返朴归真160
二、辩证的睿智163
三、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人道主义精神165
四、警世醒世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168
第五章 中国古代宗教17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要派别171
一、原始宗教171
二、佛教173
三、道教178
四、中国民间宗教181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宗教的总体特征182
一、中国古代宗教的不发达性182
二、中国古代宗教的实用性185
三、中国古代宗教的兼容性188
一、特异深邃的哲理192
第三节 中国古代宗教的思想精华192
二、独善其身的人生理想195
三、维护社会和谐的纽带196
四、绚丽的艺术奇葩199
第六章 中国古代教育208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和著名教育家208
一、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机构208
二、历代著名教育家215
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225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特征225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236
第三节 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242
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242
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244
第七章 中国古代经学249
第一节 经学的形成与发展249
一、经学的形成249
二、经学典籍254
三、经学流派与历史发展264
第二节 经学的特点271
一、隆古与创新的统一272
二、经与权的统一274
三、求实精神276
第三节 经学的贡献280
一、保存整理古代文献281
二、创立诸多学术部门284
三、培养高超的思维能力,训练实证的治学方法287
第八章 中国古代史学29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辉煌成就291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291
二、异彩纷呈的史学体裁296
三、中国古代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303
第二节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306
一、经世致用,济世安邦306
二、劝善惩恶,激浊扬清307
三、鉴古察今,彰往知来310
四、尊重历史,秉笔直书312
五、重视人事,罕言鬼神315
六、兼备四长,尤重德识317
第三节 中国史学的价值318
一、中国史学的认识价值318
二、中国史学的借鉴价值321
三、中国史学的教育价值322
四、中国史学的文化价值328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328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328
一、诗经、楚辞328
二、先秦两汉散文、汉赋332
三、唐诗、宋词、元曲335
四、明清小说339
五、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343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征346
一、文以载道的现实主义传统346
二、哀而不伤的中和特征350
三、忧患意识和超越精神353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356
一、爱国忧民的情怀357
二、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形象360
三、脍炙人口的语言363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369
第一节 中国古代艺术概述371
一、建筑371
二、雕塑374
三、书法与篆刻377
四、绘画380
五、音乐386
六、戏曲388
七、舞蹈390
八、民间艺术393
第二节 中国艺术的总体特征和艺术精神397
一、中国艺术的独特手法397
二、各异的风格402
三、浓厚的思想感情404
第三节 中国艺术的价值和意义406
一、重教化406
二、移风易俗407
三、协调人际关系408
四、抒发个人情感409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41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门类和成就411
一、农学411
二、数学414
三、天文学417
四、中医药学422
五、四大发明425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总体特征427
一、实用功利性428
二、辩证整体性432
三、经验直观性435
四、实用功能性、辩证整体性和经验直观性的相互关系436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437
一、贴近群众,服务人民437
二、勇于改革,终生无悔439
三、苦心探索,百折不挠440
四、钟情事业,甘心奉献441
五、淡于荣利,安于贫贱443
第十二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危机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振兴446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从辉煌到停滞446
一、中国文化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446
二、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451
三、明、清之际文化转型的停滞456
第二节 西学冲击下中国文化的嬗变459
一、国门洞开后近代知识分子危机意识与世界意识的觉醒459
二、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论的影响462
三、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近代中国制度文化的变革466
四、“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现代意识的觉醒469
五、近代文化嬗变中扼要的历史教训47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振兴475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文化复兴之路的探求475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振兴479
三、立足国情,放眼世界:走向21世纪484
后记488
热门推荐
- 163860.html
- 2931896.html
- 3906426.html
- 3353438.html
- 3342775.html
- 417588.html
- 3270338.html
- 5595.html
- 1493458.html
- 1563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8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3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2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2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1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9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9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6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