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 吴若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978751082737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个人-修养-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认识自我4

第1课 圣严法师开示:成长,是往内在去探索自己,而不是向外去需索感官的满足4

第2课 圣严法师开示努力朝向最适合自己的路去发展,但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缘具足6

第3课 圣严法师开示:从探索兴趣开始发展自我,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向9

第4课 圣严法师开示:接受天生的限制,改进自己的缺点,也是一种自信11

第5课 圣严法师开示:大鸭、小鸭,各有各的发展,经过努力与磨练,小鸭也有变成大鸭的可能13

第6课 圣严法师开示:以发展自我为目的,就能把“吃苦”当做“进补”14

第7课 圣严法师开示:立定志向之后,就要坚定信念,绝不退转16

第8课 圣严法师开示:志向愈大,挫折和诱惑就相对地变小18

第9课 圣严法师开示:承担责任,完成使命,并非好大喜功,而是要分享梦想19

第10课 圣严法师开示:找到生命的导师,效法成功的典范21

第11课 圣严法师开示:善用危机感激发自我的力量,突破环境的障碍23

第12课 圣严法师开示:利他的练习,可以从无我开始25

第二讲 爱与亲密关系32

第13课 圣严法师开示:慈悲,是爱的最高层次,足以跨越人心的藩篱,及于一切众生32

第14课 圣严法师开示:真正的慈悲,是不分对象、没有条件的33

第15课 圣严法师开示:亲密关系之中若含有控制的成分,就可能伤害彼此的爱34

第16课 圣严法师开示:即使是亲情,也必须进化;父母学会放手,亲子之间的爱才能长久36

第17课 圣严法师开示:教养子女之前,父母应该先教养自己37

第18课 圣严法师开示:要解决欠缺安全感的问题,不是仰赖更多的亲密关系,而是建立信任39

第19课 圣严法师开示:婚姻中的伴侣关系,不是嫁鸡随鸡,而是要照顾对方一辈子,彼此守护41

第20课 圣严法师开示:爱不一定要有相对的回馈;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平等的付出42

第21课 圣严法师开示:要尽力和自己建立最亲密的关系,有自信就不会恐惧不安44

第22课 圣严法师开示:学会慈悲,松开心中的防线,拆除心中的城墙,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46

第23课 圣严法师开示:唯有慈悲,才能解决因为爱而引起的冲突47

第24课 圣严法师开示:“放下”心中的包袱;但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理想和责任49

第25课 圣严法师开示:善用“爱的减法”,让亲密关系更欢喜自在51

第26课 圣严法师开示:真正的“看破”,并非彻底失望;而是体认世事都是虚幻的,不再执着53

第27课 圣严法师开示:勇于承担别人惠予的付出,将来才有分享出去的能力55

第三讲 孤独60

第28课 圣严法师开示:善用孤独的力量,是成就自我很重要的修行60

第29课 圣严法师开示:必须妥善处理内心的孤独,才能转化成为正面的力量62

第30课 圣严法师开示:像潜水般跃入最深沉的孤独里,才能浮现出最真实的自我64

第31课 圣严法师开示:有心、有愿,就会有定力,不会被外在环境干扰66

第32课 圣严法师开示:与世隔绝,让自己孤独,对修行来说是必要的68

第33课 圣严法师开示:随着因缘的路途前行,自己就是最好的知音69

第34课 圣严法师开示:遭遇人际关系的挫折,要检讨自己,但不要否定自己71

第35课 圣严法师开示:倘若自己的想法很先进、很独到,就必须多沟通,让别人充分了解74

第36课 圣严法师开示:权势的孤独,并非因为位居高处,而是不当行使权力76

第37课 圣严法师开示:用行动的热情,融化内心的孤独78

第38课 圣严法师开示:共修,既可以鼓励自己,也可以约束自己79

第39课 圣严法师开示:用慈悲的心,相互包容,双方才能得到共修的好处81

第40课 圣严法师开示: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判断不同,应该彼此尊重82

第41课 圣严法师开示:化“被动的孤独”为“主动的孤独”,就不会感觉孤独了84

第42课 圣严法师开示:帮助孩子化解孤独的感受,是父母应尽的责任86

第43课 圣严法师开示:修行自己,并非只是独善其身,而是以苍生为念,利益众生88

第四讲 欲望与恐惧93

第44课 圣严法师开示:智者畏苦,但能够深刻体认别人的苦,却是慈悲心的开始93

第45课 圣严法师开示:“害怕”与“讨厌”只是一线之隔;去除“傲慢”,才能面对恐惧,展现自信96

第46课 圣严法师开示:傻人有傻福,聪明的人也有聪明的好处,只要自己尽了自己的力量,就不必恐惧98

第47课 圣严法师开示:满足私利的欲望,叫作“私欲”;成就公众的利益,叫作“愿心”100

第48课 圣严法师开示:只要是为公共利益,不为私人,就不会患得患失102

第49课 圣严法师开示:愿心,是来生来世、永生永世,都要继续再做下去的坚持103

第50课 圣严法师开示:转念的时机,跟年龄没有绝对关系;而是要视个别的人生际遇或智慧开发而定105

第51课 圣严法师开示:愈早转念愈幸福,因为转念之前,追求私欲的路程很辛苦106

第52课 圣严法师开示:发愿心,要有自知之明,量力而为,才不会力不从心108

第53课 圣严法师开示:只有“舍”,没有“得”的欲望,才能够连“烦恼”都舍下109

第54课 圣严法师开示:“想要”,如果超过“需要”,“消费”,就会变成“浪费”110

第55课 圣严法师开示: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气质、品格,而不是珠光宝气的价值112

第56课 圣严法师开示:性冲动,可以用心理来克服,也可以用生活来调剂114

第57课 圣严法师开示:为公众利益而修行,以“愿”心而得“愿”力;发了愿心,还需要正确的方法116

第58课 圣严法师开示:用宽大与坚强,消除竞争的恐惧,唤醒更大的愿心118

第59课 圣严法师开示:拿自己的专长,去服务别人,就会产生“利他”的思考120

第五讲 自由;自在126

第60课 圣严法师开示:为了积极实践目标而分分秒秒把自己捆绑,是愚痴的事126

第61课 圣严法师开示:要学会放轻松,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127

第62课 圣严法师开示:自由和放荡不同。前者,有目标;后者,没有目标129

第63课 圣严法师开示:自由,并非不受规范;此刻若不受规范,将来可能更不自由131

第64课 圣严法师开示:适时向别人说“不”,才能保住“自由”;不要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而扭曲自己133

第65课 圣严法师开示:自由的真谛是: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本身自愿的选择136

第66课 圣严法师开示:因为有自知之明,面对诱惑时,才能解脱137

第67课 圣严法师开示:要先能够放下自我中心,才能得到更多自由139

第68课 圣严法师开示:觉悟,来自前世累积的善根,也要靠后天努力修行141

第69课 圣严法师开示:即使修行没有开悟,还是可以对别人有所帮助142

第70课 圣严法师开示: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解脱144

第71课 圣严法师开示:自由,是不受束缚;自在,则是自己做主,没有阻碍145

第72课 圣严法师开示:利益众生积极的作为,不会因为行动受限而无法发挥147

第73课 圣严法师开示:在家修行,不应该忽略对家庭应尽的本分149

第74课 圣严法师开示:修行要持之以恒,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到初发心150

第75课 圣严法师开示:遵守戒律,出于自己的选择,就不会觉得苦,反而是一种快乐的解脱152

第76课 圣严法师开示:世界和平,就是追求全体的自由自在153

第六讲 挫折与勇气160

第77课 圣严法师开示:多读书,多向专家请益,可以促使因缘成熟160

第78课 圣严法师开示:落实“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要从勇气开始162

第79课 圣严法师开示:不要用因果论去解释过去已经发生的事164

第80课 圣严法师开示:坚持,是用理性去评估,而不是用意气或情绪166

第81课 圣严法师开示:最大的勇气是放下自我,因此而得到开悟168

第82课 圣严法师开示:不论碰到多大的困境,都要有耐性,相信时间都可以将它改变170

第83课 圣严法师开示:忏悔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也是修行必备的条件172

第84课 圣严法师开示:如果不知道要对谁忏悔,就对佛忏悔174

第85课 圣严法师开示:忏悔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自我反省,因为改过而得到成长175

第86课 圣严法师开示:忏悔以后,除了悔过之外,还要弥补对别人造成的伤害176

第87课 圣严法师开示:犯错的人,需要忏悔;受伤的人,需要宽恕178

第88课 圣严法师开示:宽恕,也是一种勇气的表现179

第89课 圣严法师开示:受害者是菩萨,用肉身的痛苦教育社会大众181

第90课 圣严法师开示:学会宽恕,才能真正打开心结183

第91课 圣严法师开示:勇气,并非外在的剽悍或刚强,而是内在的强韧与坚毅185

第92课 圣严法师开示:真正的勇气,并非蛮力,而是精进不懈的力量186

第七讲 生命的归宿191

第93课 圣严法师开示:不追问过去,不妄想未来,只需把握当下191

第94课 圣严法师开示:信仰,并非靠外在印证,而是内心的感应193

第95课 圣严法师开示:神秘经验,跟个人的修行及缘分有关195

第96课 圣严法师开示:极乐,是从烦恼中得解脱。每个解脱的人,都有机会成佛198

第97课 圣严法师开示:相信往生的亲人,会继续他下一段的旅程,是安顿自己对生死牵挂最好的方式200

第98课 圣严法师开示:超度亡魂,是为了在往生路上助他一臂之力201

第99课 圣严法师开示:消极还债;积极还愿。自己得解脱,奉献给别人203

第100课 圣严法师开示:若想不到对方的“恩”,就用“愿”来替代。“愿”的力量,比“恩”更大205

第101课 圣严法师开示:有宗教信仰的人,内心比较安定、知足207

第102课 圣严法师开示:宗教的入门,是身体力行的实践,在努力实践的过程中,就能体会修行的好处209

第103课 圣严法师开示:当亲友往生时,学习洞见生死的微妙,对自己而言,也是一个重生的开始210

第104课 圣严法师开示:有宗教信仰,对生命的归宿才会有落实感。生离死别,虽然痛苦,却可以渐渐解脱213

第105课 圣严法师开示:从积极面对死亡的态度中,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215

第106课 圣严法师开示:体认生命很脆弱,才能学会珍惜及尊重217

第107课 圣严法师开示:真正的吃苦是勇于接受挑战,获得成长,而不是自寻烦恼219

第108课 圣严法师开示:菩萨不怕苦,一次一次地重返人间,向众生学习2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