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永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876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4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763页
- 主题词: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血管疾病-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基础篇3
第一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3
第一节 动脉壁的正常结构3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病理改变4
第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10
第一节 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1
第二节 新显现的危险因素15
第三节 潜在的危险因素18
第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24
第一节 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及其流行趋势26
第二节 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及其流行趋势31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34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学说48
第一节 血栓形成学说48
第二节 炎症学说50
第三节 脂质浸润学说51
第四节 单克隆学说52
第五节 损伤反应学说55
第六节 氧化学说56
第七节 同型半胱氨酸学说57
第八节 精氨酸学说58
第九节 剪切应力学说59
第一节 血浆脂蛋白62
第五章 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蛋白62
第二节 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74
第三节 高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77
第四节 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78
第五节 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78
第六节 高脂血症的分型79
第六章 脂蛋白异常的分子遗传学82
第一节 基因缺陷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82
第二节 基因缺陷引起的高三酰甘油血症84
第三节 基因缺陷引起的混合型高脂血症85
第四节 基因缺陷对HDL-C水平的影响86
第一节 概述90
第七章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反应90
第二节 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91
第三节 免疫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93
第四节 炎症介质与动脉粥样硬化96
第五节 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99
第六节 炎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100
第七节 炎症与动脉瘤102
第八节 炎症标志物与动脉粥样硬化104
第八章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108
第一节 概述108
第二节 动脉血栓形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110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与血栓形成相关的基因多态性114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与血栓形成标志物117
第五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抗血栓干预119
第一节 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测定127
第九章 血脂的实验室检测127
第二节 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测定标准化132
第三节 血脂指标检测和应用中的其他有关问题136
第十章 动脉粥样硬化实验模型139
第一节 概述139
第二节 传统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140
第三节 生物工程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147
第四节 泡沫细胞模型157
第十一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167
第一节 普通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和磁共振成像167
临床篇167
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169
第三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和负荷超声心动图173
第四节 三维超声心动图179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诊断187
第十二章 血管内超声显像199
第一节 血管内超声显像的基本原理和类型199
第二节 血管内超声的操作技术204
第三节 血管内超声显像的图像分析205
第四节 血管内超声显像在诊断中的应用212
第五节 血管内超声显像在治疗中的应用217
第十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药物224
第一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药物224
第二节 冠心病的治疗药物235
第三节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265
第十四章 血脂异常的治疗269
第一节 血脂异常的概念和分类269
第二节 调脂治疗的重要性和现况269
第三节 调脂对象的检出和调脂目标272
第四节 血脂异常的非药物治疗275
第五节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277
第十五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283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283
第二节 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294
第三节 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301
第一节 概述314
第十六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314
第二节 再狭窄的诊断315
第三节 再狭窄的临床相关因素317
第四节 再狭窄的发生机制320
第五节 再狭窄的治疗327
第六节 再狭窄的预防329
第十七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336
第一节 冠状动脉外科发展简史336
第二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7
第三节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45
第四节 冠状动脉内膜剥除术346
第五节 冠状动脉搭桥同期颈动脉内膜剥除术347
第一节 心绞痛349
第十八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中医药治疗349
第二节 心肌梗死355
第三节 脑动脉粥样硬化360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365
第五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血管病370
第十九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376
第一节 概述376
第二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377
第三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分型与危险分层383
第四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防治390
第五节 结束语398
第一节 概述400
第二十章 急性心肌梗死400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401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403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410
第二十一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434
第一节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434
第二节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442
第三节 基因诊断447
第四节 治疗研究进展450
第二十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457
第一节 概述457
第二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62
第三节 脑梗死466
第四节 脑供血动脉狭窄478
第二十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血管病497
第一节 闭塞性肢体缺血497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501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504
第四节 腹主动脉瘤507
第二十四章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512
第一节 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512
第二节 糖尿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可能机制513
第三节 糖尿病性心脏病522
第四节 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防治527
第一节 内皮细胞的力学环境537
第二十五章 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537
进展篇537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因素对血管壁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539
第三节 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凝血和纤溶的影响547
第四节 脂质的浓度极化与动脉粥样硬化549
第五节 内皮细胞膜张应力累加效应与动脉粥样硬化551
第二十六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555
第一节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及调节555
第二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流行病学559
第三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因学560
第四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562
第五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和防治571
第二节 不稳定性斑块的组织学特点578
第二十七章 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及机制578
第一节 概述578
第三节 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及其机制579
第四节 稳定粥样斑块的策略583
第五节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585
第二十八章 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588
第一节 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588
第二节 氧化应激对脂蛋白的氧化作用589
第三节 氧化应激诱导炎性介质基因表达改变及其机制591
第二十九章 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597
第一节 细胞凋亡597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细胞凋亡600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细胞凋亡的研究意义606
第三十章 趋化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609
第一节 概述609
第二节 趋化因子的分类和结构特点609
第三节 趋化因子受体611
第四节 趋化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613
第三十一章 血管新生与动脉粥样硬化619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619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新生的影响因素及其调节机制621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624
第三十二章 血管重塑与动脉粥样硬化630
第一节 血管重塑的病理过程与病理改变630
第二节 血管重塑的测量与分析631
第三节 影响血管重塑的因素632
第四节 调节血管重塑的主要信号分子及通路634
第五节 血管重塑的药物干预636
第六节 血管重塑的基因治疗637
第三十三章 细胞内胆固醇转运与动脉粥样硬化641
第一节 胆固醇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641
第二节 参与细胞内胆固醇转运的主要物质645
第三节 细胞内胆固醇转运的一般通路653
第四节 细胞内胆固醇流动的特殊通路655
第五节 细胞内胆固醇转运与动脉粥样硬化656
第三十四章 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661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基因及其多态性663
第二节 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666
第三节 研究较少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多态性669
第三十五章 基因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中的应用673
第一节 基因治疗概述674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的基因转移677
第三节 遗传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680
第四节 复合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681
第五节 获得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684
第六节 问题与展望687
附录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综合指南691
中文索引726
英文索引735
热门推荐
- 3831430.html
- 1095957.html
- 1595785.html
- 755103.html
- 2311384.html
- 306596.html
- 326884.html
- 1589115.html
- 2438329.html
- 1308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6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8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0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5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3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4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