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
  • 陈建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457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99页
  • 主题词:中生代-含油气盆地-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合肥市;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合肥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盆地分析研究现状1

二、合肥盆地研究现状2

三、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4

第一章 合肥盆地地质概况6

第一节 大地构造位置6

第二节 盆内主要断裂及一批新断裂9

第三节 构造层划分10

第二章 合肥盆地地层与沉积相12

第一节 合肥盆地前中生界地层12

第二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地层15

第三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18

一、肥北地区中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19

二、肥南地区中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22

三、盆地中新生界沉积体系和沉积相模式25

四、盆地中新生界沉积充填序列29

第三章 合肥盆地构造特征32

第一节 合肥盆地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特征研究33

一、前中生界基底特征33

二、前中生界构造属性35

三、前中生界构造单元划分38

一、中新生界构造单元划分39

第二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构造特征39

二、盆地断层特征研究43

第三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岩浆活动48

一、中生代火山岩和侵入岩48

二、新生代火山岩和潜火山岩54

三、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59

第四节 合肥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62

一、印支期构造应力场特征62

二、燕山期构造应力场特征63

三、喜马拉雅期构造应力场特征63

四、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和构造运动特征63

一、重力场特征66

第四章 合肥盆地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研究66

第一节 盆地重、磁、电、化学场特征研究66

二、磁力场特征70

三、电场特征72

四、地球化学场特征74

第二节 资料的常规处理与初期成果解释76

一、重力资料处理76

二、磁力资料处理79

三、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82

二、不同地球物理场之间具有内在的成因联系86

一、问题的提出86

第三节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86

三、联合反演的定义87

四、重、磁、电、震联合反演获得了印支面、结晶基底构造图93

第五章 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形成演化的影响96

第一节 郯庐断裂带的构造演化97

一、平移运动97

二、伸展运动99

三、逆冲活动100

第二节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的走滑运动与盆地原型100

一、张八岭隆起带100

三、郯庐断裂带的平移时代101

二、盆地东缘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构造特征101

四、早白垩世合肥盆地原型104

第三节 郯庐断裂带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伸展活动与盆地原型106

第四节 郯庐断裂带新近纪以来的逆冲活动与盆地消亡110

第六章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113

第一节 大别造山带与合肥盆地的耦合113

第二节 前侏罗纪盆前阶段115

第三节 侏罗纪类前陆盆地阶段120

第四节 早白垩世挤压走滑阶段125

第五节 晚白垩世—古近纪伸展阶段131

第六节 新近纪—第四纪拗陷阶段133

一、油气苗地面显示136

第七章 合肥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研究136

第一节 盆地油气显示136

二、金寨县张店中侏罗统三尖铺组油砂岩地球化学特征137

第二节 盆地烃源岩分布及特征141

一、寒武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141

二、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分布及特征142

三、中新生界烃源岩分布及特征143

第三节 盆地储集层特征研究154

一、储集层分布特征154

二、储集空间类型155

三、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155

四、储集层成岩作用159

五、盆地储集层评价160

第四节 盆地油气保存条件与生储盖组合161

一、盆地中、新生界盖层条件161

二、盆地中、新生界圈闭条件163

三、盆地中、新生界生储盖组合164

第五节 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166

一、盆地构造演化与生储盖组合166

二、盆地可能的储油构造类型166

第六节 盆地含油气远景评价168

参考文献1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