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新编 古代史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彭林,王子今,陈琳国著;张岂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4093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67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古代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新编 古代史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始人群及其文化1
第一节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
一、关于人类起源的探索1
二、直立人3
三、早期智人4
四、晚期智人5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文化6
一、旧石器遗址6
二、旧石器文化的特点8
三、中石器时代9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11
第一节 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与分布11
一、文化区系12
二、裴李岗文化12
三、仰韶文化13
四、龙山文化15
五、马家窑文化17
六、其他新石器遗址19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23
一、农业23
二、制陶26
三、治玉29
四、纺织32
五、造船33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精神文化35
一、原始思维35
二、观象授时38
三、美术工艺39
四、音乐舞蹈43
第四节 新石器晚期的文明因素45
一、冶金45
二、刻画符号46
三、城邑47
四、社会形态50
第三章 夏朝53
第一节 文献所见的夏朝53
一、大禹建夏53
二、太康失国 少康复国54
三、孔甲淫乱 夏桀失国55
第二节 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55
一、关于夏文化的探索55
二、二里头遗址57
三、东下冯遗址58
第四章 商朝61
第一节 文献所见的商代历史61
一、商族的起源61
二、殷人的先公63
三、汤武革命64
四、殷道兴衰65
五、商纣亡国66
第二节 殷墟考古与发掘67
一、甲骨的发现与殷墟地望的确定68
二、甲骨的科学发掘与整理68
三、武官村大墓与殷墟妇好墓70
四、洹北商城73
第三节 商朝的都邑74
一、偃师商城74
二、郑州商城75
三、小双桥遗址76
四、藁城台西遗址76
第四节 商王权的发展与政治制度77
一、商代的王权77
二、宗族组织78
三、官制78
四、军制和刑罚79
五、宗庙祭祀80
第五章 西周83
第一节 周人的兴起83
一、后稷84
二、公刘迁豳85
三、太王迁岐85
四、文王兴周87
第二节 武王克商与周公摄政88
一、武王克商88
二、牧野之战89
三、迁都于镐91
四、管蔡之乱92
五、周公东征92
六、营建洛邑94
第三节 西周的典章制度96
一、封建制度96
二、嫡长子继承制99
三、宗法制度101
四、同姓不婚制105
五、国野制度106
六、教育制度107
第四节 西周的经济与生活110
一、土地分配与赋税制110
二、工商食官制112
三、城市生活115
四、都城建设119
第五节 西周的治乱120
一、成康之治120
二、昭王南巡121
三、穆王西游122
四、厉王止谤123
五、幽王失国125
第六章 春秋127
第一节 春秋十二诸侯128
一、平王东迁128
二、周郑交质129
三、诸侯不朝130
四、天子求赙130
第二节 五霸迭兴131
一、齐桓首霸132
二、宋楚泓之战135
三、晋楚城濮之战136
四、秦霸西戎139
五、向戌弭兵140
第三节 列国政权的下移142
一、三桓专鲁142
二、田氏代齐144
三、三家分晋145
第四节 春秋疆域146
一、东夷147
二、戎狄148
三、百濮149
四、百越150
五、巴蜀151
第七章 战国153
第一节 列国的变法与改革153
一、魏国李悝变法154
二、楚国吴起变法156
三、秦国商鞅变法157
第二节 大国争霸局面的形成160
一、七雄争强160
二、魏国崛起161
三、齐秦并雄163
四、赵国的盛衰165
五、秦兼并六国167
第三节 学术思想169
一、百家争鸣169
二、儒家171
三、墨家173
四、道家174
五、法家177
六、名家178
七、兵家180
八、阴阳家及其他182
第四节 科技和文化184
一、天文历算185
二、物理学189
三、地理学191
四、医学193
五、诗文195
六、书画198
七、乐舞201
第八章 秦的兴亡205
第一节 秦帝国的成立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奠基205
一、秦的统一205
二、郡县制度的确立207
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209
第二节 秦王朝的经济管理214
一、秦经济制度的苛酷风格214
二、秦帝国的区域经济政策217
第三节 秦王朝的文化政策220
一、“书同文”的文化规划221
二、焚书坑儒223
第四节 秦王朝的覆亡225
一、秦末政治危局226
二、反秦武装斗争的胜利230
第九章 西汉帝国与王莽的新朝233
第一节 汉并天下233
一、楚汉战争233
二、汉初政治形势237
第二节 文景之治240
一、文景时期的施政原则242
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45
第三节 汉武帝时代248
一、帝权的加强248
二、军事成功与汉帝国的疆域扩张252
三、以儒学为基石的文化建构256
四、服务于大一统政治的经济政策261
五、晚年汉武帝与“巫蛊之祸”265
第四节 西汉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269
一、昭宣中兴270
二、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274
第五节 王莽和新朝政权279
一、王莽改制280
二、赤眉、绿林起义285
第十章 东汉帝国的兴衰289
第一节 汉光武帝的政治实践289
一、东汉王朝的建立289
二、刘秀帝业的基础293
三、东汉初期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297
第二节 东汉政治形态与社会结构的新格局299
一、豪强的兴起300
二、门阀大族的出现和影响306
三、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权力争夺309
第三节 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东移317
一、基本经济区地位的变化318
二、江南经济的高速度开发324
三、岭南经济的进步331
第四节 东汉时期的民族关系335
一、对北匈奴的战争336
二、羌人起义与“破羌”战争339
三、乌桓与鲜卑341
四、中原文化与东南民族文化的交融343
第五节 东汉王朝的衰败与黄巾起义346
一、东汉末年的政治危局346
二、太平道与黄巾起义349
第十一章 秦汉社会的文化形态355
第一节 秦汉宗教文化与民间礼俗355
一、宗教格局355
二、民间礼俗迷信358
第二节 学术文化360
一、儒学的地位360
二、史学和子学的成就364
三、文学丰收366
第三节 科学发明368
一、实用之学的进步368
二、纸的发明和普及370
第十二章 三国西晋373
第一节 三国鼎立373
一、董卓之乱373
二、曹操统一中原375
三、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376
第二节 魏国378
一、政治变革和制度创新378
二、屯田制和经济复苏380
三、九品官人法和司马氏夺权382
第三节 蜀国384
一、刘备乱世起家,终成帝业384
二、诸葛亮内修政理,外抚夷越386
三、北伐与蜀国衰亡388
第四节 吴国390
一、孙氏江东建国390
二、镇抚山越,开发江东392
三、孙吴大族与吴的衰亡394
第五节 西晋建立与统一全国396
一、西晋的建立与皇权弱化396
二、西晋灭吴与统一全国397
三、占田制与小农经济400
第六节 门阀士族的形成402
一、门阀士族的形成402
二、占田荫客制与依附关系的发展403
三、少数民族的内迁405
第七节 八王之乱407
一、宗王分封与出镇407
二、贾后乱政和八王之乱409
三、西晋的灭亡411
第十三章 东晋十六国413
第一节 东晋的建立413
一、江东大族的动向413
二、东晋的建立415
三、祖逖北伐417
第二节 东晋门阀政治418
一、王与马,共天下418
二、东晋的政治经济制度421
三、侨置郡县与土断423
第三节 桓温北伐与淝水之战425
一、桓温三次北伐425
二、淝水之战427
第四节 东晋的衰亡429
一、淝水战后东晋的内争429
二、孙恩、卢循起义431
三、刘裕代晋称帝433
第五节 十六国前期436
一、成汉436
二、汉 前赵438
三、后赵440
第六节 十六国中期442
一、前燕442
二、前秦445
三、前凉447
第七节 十六国后期448
一、后燕 南燕 北燕448
二、后秦夏451
三、西秦后凉南凉北凉西凉453
第十四章 南北朝459
第一节 宋齐梁陈的更替459
一、宋459
二、齐461
三、梁463
四、陈465
第二节 南朝的社会经济466
一、经济开发与发展的成就466
二、大族经济与依附民468
三、小农的困境471
四、南方蛮、俚、僚等少数民族472
第三节 士族衰落与寒人兴起474
一、士族的衰落474
二、士庶之际,实自天隔475
三、寒人掌机要478
四、寒人武将的崛起479
第四节 南北的和与战482
一、南北战争482
二、通使往来484
三、和战交替485
第五节 北魏统一北方487
一、拓跋鲜卑的兴起487
二、北魏的建立489
三、北魏前期社会491
第六节 冯太后与孝文帝改革494
一、均田制与三长制494
二、迁都洛阳496
三、汉化改革497
第七节 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499
一、北魏后期政治的腐败499
二、鲜卑族的贵贱、贫富分化501
三、从六镇开始的各族人民大起义503
第八节 东魏与西魏506
一、东、西魏的对峙506
二、东魏:吏治崩坏与整顿508
三、西魏:关中本位政策509
第九节 北齐与北周 隋统一全国512
一、北齐衰落512
二、北周统一北方514
三、隋代周与统一全国516
第十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519
第一节 哲学和宗教519
一、魏晋玄学519
二、佛教与道教521
三、无神论524
第二节 史学、文学和艺术525
一、史学525
二、文学527
三、艺术529
第三节 科学技术532
一、数学和天文历法532
二、医学、化学533
三、农学、地理学534
附表537
附表一 原始社会分期简表537
附表二 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表538
附表三 夏商周三代年表539
附表四 春秋战国列国世系对照表541
附表五 秦汉魏晋南北朝帝王世系表549
附表六 十六国兴亡表555
附表七 大事年表556
后记566
热门推荐
- 3091418.html
- 2290551.html
- 908815.html
- 3524317.html
- 1267222.html
- 1874997.html
- 3449188.html
- 1704366.html
- 679320.html
- 3114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4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0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8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8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2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6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5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