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川通史 卷6 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大泉,陈世松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8058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93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718页
- 主题词:四川省-地方史-先秦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四川通史 卷6 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清朝四川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
第一节 清初四川政局1
一、张献忠率军入川与大西政权的建立1
二、清军入川剿抚大西军及抗清势力3
第二节 清朝四川政权的确立10
一、四川巡抚衙门初建保宁10
二、四川省会迁定成都11
第三节 清代前期的治蜀方针及实施12
一、顺康雍乾的治蜀方针12
二、四川平吴战争的胜利16
三、清代前期的四川吏治19
四、雍正朝的文字狱与四川主管官员的牵连25
第二章 清代四川的政治军事制度30
第一节 四川政区30
一、建置30
二、疆域36
第二节 行政组织38
一、省级官制38
二、府州厅县官制45
三、基层保甲制46
第三节 军事制度47
一、驻川八旗兵47
二、成都将军49
三、四川绿营兵50
四、屯练土兵与乡勇团练52
五、清末新军与巡防军54
第三章 “湖广填四川”及其影响56
第一节 “湖广填四川”56
一、“湖广填四川”的政策缘起56
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进程68
三、移民路线与移民定居76
四、“客家人”的移民入川79
第二节 “湖广填四川”的深远影响82
一、重塑四川社会经济结构82
二、促进四川社会经济繁荣84
三、海纳百川的文化熔炉89
四、客家民系的“回归”91
第四章 清代四川的社会问题95
第一节 社会矛盾逐渐激化95
一、田地隐匿与社会问题95
二、根深蒂固的官场腐败99
第二节 民间宗教与秘密社会105
一、白莲教105
二、国噜108
三、哥老会112
第三节 民众反清抗暴斗争118
一、四川白莲教反清起事118
二、李永和、蓝朝鼎反清起事120
三、太平军石达开部在四川的活动126
第五章 近代列强侵华对四川社会的冲击132
第一节 鸦片战争对四川社会的影响132
一、分摊赔款与鸦片贸易的灾难132
二、鸦片种植的社会危害135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列强向长江上游推进138
一、西方教会势力渗入四川138
二、《烟台条约》与英国的西部战略141
三、川江航运与重庆开埠143
第三节 甲午战后列强迫使清廷开放四川148
一、《马关条约》与列强在四川的特权148
二、领事馆的设立与租界的划定151
三、川江航运权益的丧失155
四、欧美教会机构遍布全川159
第六章 清代四川教案与川人救亡图存165
第一节 清代四川教案165
一、四川多发教案究因165
二、四川多发教案举例169
第二节 四川士子的救亡主张与实践177
一、川人在京的救亡活动177
二、杨锐、刘光第喋血菜市口179
三、变法改制思想在四川的传播185
第三节 广大民众的反清反帝斗争187
一、红灯教、国噜、哥老会的反清斗争187
二、东乡抗粮斗争190
三、四川义和拳反清灭洋起事193
第七章 清末四川新政198
第一节 晚清“新政”潮流的延续198
一、同光新政与戊戌新政中四川的改革198
二、清末新政出台与四川大吏遵旨改革201
三、预备立宪与四川咨议局的建立204
四、四川城镇乡地方自治的推行210
第二节 清末新政在四川的展现及其影响213
一、编练新军,开办警察213
二、兴学育才,废除科举218
三、振兴商务,奖励实业222
四、剔除陋习,移风易俗227
五、新政对四川近代化的促进232
六、新政导致四川社会矛盾激化235
第八章 民族民主运动的勃兴240
第一节 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40
一、四川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240
二、四川近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244
三、四川商会的建立245
四、四川绅商收回江北厅矿权斗争248
第二节 青年学子的新求索249
一、新政中的游学热潮249
二、留日学生的爱国、革命活动253
第三节 立宪派的形成及其活动255
一、四川立宪派的形成255
二、四川立宪派的立宪活动258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崛起262
一、邹容与《革命军》262
二、民主革命思想在四川的传播265
三、同盟会组织在四川的建立与发展269
四、革命党人在四川的武装起义272
五、川籍志士在省外的革命活动276
第九章 保路运动与四川辛亥革命280
第一节 川汉铁路的筹办280
一、保利权,自办川汉铁路280
二、杜外资,筹集筑路股款283
三、争商办,反对官府控制286
第二节 保路风潮席卷全川289
一、清王朝悍然夺路卖路289
二、同志会奋起破约保路291
三、立宪派领导文明争路295
第三节 同志军武装起义299
一、同盟会藉名保路导以革命299
二、“成都血案”与同志军揭竿而起302
三、同志军的反清武装斗争304
第四节 革命独立推翻清朝四川政权308
一、荣县首义掀起全川独立浪潮308
二、重庆独立与蜀军政府建立311
三、成都光复与大汉四川军政府改组314
四、“引起中华革命先”的功绩320
第十章 清代四川少数民族323
第一节 清代四川少数民族概况323
一、清代四川民族的构成与分布323
二、清代四川各少数民族状况326
第二节 清代对四川少数民族的治理345
一、清代治理四川少数民族的政策与措施345
二、清代四川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351
三、乾隆征剿瞻对与清末收瞻改流355
四、平定大小金川土司叛乱358
五、清末“巴塘事件”与川边改土归流362
六、清末川边藏区的改革与开发365
第三节 四川少数民族的反压迫反侵略斗争371
一、四川少数民族的反土司反官府斗争371
二、四川少数民族的反侵略反洋教斗争375
第十一章 清代四川财政379
第一节 赋役制度379
一、地丁制度379
二、盐茶税382
三、杂税386
四、耗羡、余平387
五、捐输389
第二节 榷关与海关391
一、榷关391
二、重庆海关394
第三节 四川财政状况395
一、财政管理395
二、金融397
三、财政收支402
四、清末财政改革405
第十二章 清代四川的人口与耕地408
第一节 人口408
一、清代四川的人口数据408
二、清代前期四川人口数据的定量分析411
三、清代后期四川人口数据的定性分析419
第二节 清代四川人口的原籍构成与地缘分布422
一、清代四川人口的原籍构成422
二、清代四川人口的地缘分布424
第三节 耕地数量与“人土矛盾”428
一、清代四川的耕地数量428
二、清代四川的“人土矛盾”429
三、清代后期四川的山岭垦辟433
第十三章 清代四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36
第一节 农业436
一、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粮食产量的增加436
二、农田水利工程日益完善439
三、科技知识的推广与生产技术的提高441
第二节 盐业443
一、恢复井盐生产的措施443
二、井盐生产技术改良445
三、井盐生产全面发展452
四、“引岸”运销制度的形成457
第三节 其他手工业463
一、纺织业463
二、矿业467
三、酿酒业470
四、制茶业473
五、制糖业475
六、造纸业476
七、印刷业477
第四节 交通运输479
一、水路运输479
二、驿站运输480
三、麻乡约482
第五节 商业贸易483
一、大宗商品的区域贸易483
二、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城市商业辐射区485
三、农村场镇市场的兴盛489
第十四章 清代四川商品经济的发展493
第一节 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与农业商品化过程的出现493
一、土地租佃关系的变化493
二、集约型农业的出现497
三、日益活跃的农村副业500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资本主义萌芽505
一、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505
二、技艺改良与行业分化507
三、雇佣劳动的增长510
第三节 区域商品市场的形成与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513
一、区域性市场的形成513
二、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515
第十五章 清末四川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初步发展519
第一节 重庆开埠后四川经济的深刻变化519
一、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519
二、市场开放为传统手工业带来发展契机523
三、四川兴办实业热潮525
第二节 外商在四川的经营投资活动527
一、对外开放的冲击波和冲击效应527
二、外商投资活动及其成效532
第三节 四川近代工商企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538
一、丁宝桢与四川机器局538
二、近代工商企业产生的途径542
三、近代工商企业的初步发展544
第十六章 清代四川文化(上)547
第一节 教育547
一、清代四川教育概述547
二、尊经书院553
三、新式学校的兴起556
第二节 科学技术559
一、农业与《三农纪》559
二、医药学562
三、盐业钻井技术的成就565
四、近代科学技术的推广566
第三节 学术思想569
一、清代四川学术思想概述569
二、反理学思想家费密571
三、唐甄与《潜书》573
四、刘沅与《槐轩全书》575
五、经学奇才廖平577
六、宋育仁的“经学”与“西学”579
第十七章 清代四川文化(中)585
第一节 文学与艺术585
一、清代四川文学艺术概述585
二、彭端淑与《示子侄》文588
三、文坛全才李调元590
四、性灵派杰出诗人张问陶593
五、杨锐、刘光第的诗文成就596
六、清代四川竹枝词599
七、川剧602
八、曲艺及其他607
九、书法与绘画610
第二节 新闻出版614
一、清代四川的图书刻印614
二、清代四川的新式报刊619
三、德格印经院624
第三节 史志627
一、四川治史修志概述627
二、方志学者的修志见识629
三、嘉庆《四川通志》630
四、傅崇矩与《成都通览》632
五、历史学家张森楷634
第四节 名胜古迹与建筑艺术635
一、清代对名胜古迹的修缮和扩建635
二、清代新建的名胜古迹637
三、民居府第640
第十八章 清代四川文化(下)643
第一节 宗教文化643
一、清代宗教文化概述643
二、道教文化644
三、佛教文化646
四、伊斯兰教文化649
五、基督教在川的文化活动651
第二节 社会与习俗658
一、由移民社会向土著社会转化658
二、家族、宗族660
三、会馆667
四、服饰670
五、习俗673
第三节 饮食文化678
一、川菜文化678
二、川酒文化680
三、川茶文化684
大事年表687
后记692
热门推荐
- 1763012.html
- 2122786.html
- 1175387.html
- 1461900.html
- 537257.html
- 1165255.html
- 3796458.html
- 2838967.html
- 2062245.html
- 2527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3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2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7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3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1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4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