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橡胶工业手册 试验与检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游长江,贾德民,曾幸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1695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949页
- 文件大小:332MB
- 文件页数:964页
- 主题词:橡胶工业-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橡胶工业手册 试验与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橡胶的化学分析2
第1章 原料橡胶分析方法2
1.1 生胶通用分析方法2
1.1.1 外观2
1.1.2 取样及试样制备2
1.1.3 相对密度的测定3
1.1.4 灰分的测定3
1.1.5 挥发物含量的测定4
1.1.6 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5
1.1.7 凝胶含量的测定8
1.1.8 溶剂抽出物的测定9
1.1.9 充油橡胶中油含量的测定10
1.2 天然橡胶分析方法11
1.2.1 杂质含量的测定11
1.2.2 塑性初值的测定12
1.2.3 塑性保持率(PRI)的测定13
1.2.4 加速储存硬化值的测定14
1.2.5 水溶物的测定15
1.2.6 橡胶烃含量的测定16
1.2.7 氮含量的测定16
1.2.8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
1.2.9 颜色指数的测定20
1.3 合成橡胶分析方法20
1.3.1 丁苯橡胶分析20
1.3.2 聚丁二烯橡胶分析26
1.3.3 乙丙橡胶(EPM和EPDM)分析方法28
1.3.4 氯丁橡胶分析30
1.3.5 丁腈橡胶和氢化丁腈橡胶分析36
1.3.6 聚异戊二烯橡胶分析38
1.3.7 丁基橡胶(IIR)分析方法45
1.4 特种合成橡胶分析方法48
1.4.1 硅橡胶分析方法48
1.4.2 氟橡胶分析方法51
1.4.3 聚氨酯橡胶分析52
1.4.4 聚硫橡胶分析54
1.4.5 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分析57
1.4.6 丙烯酸酯橡胶分析58
1.4.7 氯醚橡胶分析60
1.5 再生橡胶和硫化橡胶粉的分析方法61
1.5.1 外观要求61
1.5.2 试样制备61
1.5.3 水分的测定62
1.5.4 灰分的测定62
1.5.5 丙酮抽出物的测定62
1.5.6 硫化橡胶粉筛余物的测定63
1.5.7 橡胶烃和炭黑含量的测定63
1.5.8 金属含量的测定63
1.5.9 纤维含量的测定64
1.5.10 倾注密度的测定64
1.6 胶乳分析64
1.6.1 天然胶乳分析64
1.6.2 合成胶乳分析74
1.7 液体橡胶的分析方法78
1.7.1 液体丁腈橡胶分析方法78
1.7.2 液体硅橡胶分析方法79
1.7.3 液态聚硫橡胶分析方法80
1.8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析方法80
1.8.1 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80
1.8.2 共聚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81
1.8.3 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81
1.8.4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81
1.8.5 氨基甲酸乙酯类热塑性弹性体81
1.8.6 热塑性硫化胶82
1.8.7 未分类的其他热塑性弹性体82
1.8.8 热塑性弹性体分析83
1.8.9 附录89
参考文献91
第2章 橡胶配合剂分析方法95
2.1 通用分析方法95
2.1.1 硫化剂、活性剂、促进剂和防老剂通用分析方法95
2.1.2 补强填充剂通用分析方法104
2.2 硫化剂分析方法109
2.2.1 硫黄分析方法109
2.2.2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纯度的测定114
2.2.3 硫化树脂分析方法115
2.3 活性剂的分析方法116
2.3.1 氧化锌的分析116
2.3.2 硬脂酸分析方法118
2.3.3 轻质氧化镁的分析122
2.3.4 氯化亚锡纯度的测定126
2.3.5 一氧化铅纯度的测定126
2.4 促进剂分析方法127
2.4.1 促进剂NS甲醇不溶物的测定127
2.4.2 促进剂DM中游离促进剂M含量的测定127
2.4.3 促进剂H纯度的测定127
2.4.4 促进剂ZDC中锌含量的测定128
2.4.5 促进剂ZDC中水溶性锌盐含量的测定128
2.4.6 促进剂MZ中锌含量的测定129
2.5 防老剂分析方法129
2.5.1 防老剂A中游离苯胺含量的测定129
2.5.2 防老剂D中游离胺(苯胺)含量的测定130
2.5.3 防老剂BLE密度的测定130
2.5.4 液体防老剂挥发分的测定130
2.5.5 粉体剂型液体防老剂含量的测定131
2.5.6 石蜡滴熔点的测定131
2.5.7 石蜡100℃运动黏度的测定132
2.5.8 石蜡含油量的测定132
2.5.9 石蜡熔点的测定134
2.5.10 石蜡颜色的测定134
2.5.11 石蜡针入度的测定134
2.5.12 石蜡机械杂质及水的测定135
2.6 炭黑的分析方法135
2.6.1 炭黑粒径的测定135
2.6.2 炭黑表面积测定138
2.6.3 炭黑结构的测定145
2.6.4 其他的测定150
2.6.5 造粒炭黑的测定154
2.6.6 乙炔炭黑的测定157
2.7 白炭黑的分析方法160
2.7.1 沉淀法白炭黑分析方法160
2.7.2 气相法白炭黑的分析方法173
2.8 碳酸钙的分析方法177
2.8.1 碳酸钙含量的测定177
2.8.2 吸油量的测定178
2.8.3 白度的测定178
2.8.4 活化度的测定179
2.8.5 水溶物的测定179
2.8.6 粒径的测定180
2.8.7 团聚指数的测定180
2.8.8 铁含量的测定180
2.8.9 锰含量的测定182
2.8.10 密度的测定182
2.9 陶土的分析方法183
2.9.1 总铜含量的测定183
2.9.2 硅含量的测定184
2.9.3 铝含量的测定187
2.9.4 总铁含量的测定188
2.9.5 总锰含量的测定189
2.10 轻质碳酸镁分析方法190
2.10.1 氧化钙含量的测定190
2.10.2 氧化镁含量的测定190
2.10.3 硫酸盐的测定191
2.10.4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191
2.10.5 铁含量的测定191
2.10.6 锰含量的测定192
2.11 硫酸钡分析方法193
2.11.1 硫酸钡含量的测定193
2.11.2 吸油值的测定193
2.12 软化剂分析方法194
2.12.1 石油软化剂分析方法194
2.12.2 合成增塑剂的分析方法211
2.12.3 树脂及其他软化剂分析方法216
2.13 着色剂分析方法222
2.13.1 通用分析方法222
2.13.2 专用分析方法226
2.14 溶剂分析方法234
2.14.1 通用分析方法234
2.14.2 专用分析方法237
附录 标准溶液及一般试剂的制备242
参考文献264
第3章 硫化橡胶分析方法266
3.1 硫化橡胶的鉴定与测定266
3.1.1 胶种鉴定的预测266
3.1.2 橡胶的通性试验267
3.1.3 橡胶的特性试验274
3.1.4 橡胶含量的测定278
3.2 硫化橡胶中硫化剂分析方法279
3.2.1 含硫硫化剂的分析280
3.2.2 非硫黄硫化剂的鉴定282
3.3 薄层色谱法鉴定硫化胶中促进剂285
3.3.1 样品处理285
3.3.2 薄层色谱条件285
3.4 硫化橡胶中防老剂分析方法286
3.4.1 防老剂的鉴定286
3.4.2 防老剂的测定(光度法)289
3.5 硫化橡胶中炭黑分析方法291
3.5.1 炭黑类型的鉴定291
3.5.2 炭黑含量的测定293
3.6 硫化橡胶中无机填料分析方法294
3.6.1 试液的制备294
3.6.2 无机元素的鉴定294
3.6.3 无机元素的测定296
3.7 硫化橡胶中增塑剂(软化剂)的鉴定299
3.7.1 一般鉴定方法299
3.7.2 特性试验301
3.8 硫化橡胶中溶剂抽出物的测定302
3.8.1 丙酮抽出物的测定302
3.8.2 三氯甲烷抽出物的测定303
3.8.3 乙醇氢氧化钾抽出物的测定303
3.8.4 丙酮抽出物中酸值的测定304
3.8.5 丙酮抽出物中皂化值的测定304
3.8.6 丙酮抽出物中未皂化物的测定304
3.8.7 抽出物中蜡状烃类化合物的测定305
3.8.8 抽出物中软化剂的测定305
3.9 硫化橡胶中树脂的鉴定305
3.9.1 丁腈橡胶中聚氯乙烯的鉴定306
3.9.2 氯化聚醚的鉴定306
3.9.3 三元尼龙(548树脂)的鉴定306
3.9.4 聚砜类塑料的鉴别307
3.9.5 聚乙烯的鉴定307
3.9.6 聚甲醛的鉴定307
3.9.7 酚醛树脂的鉴定308
3.9.8 ABS树脂和聚碳酸酯的鉴定308
3.10 硫化橡胶中纤维的鉴定308
3.10.1 纤维鉴定的一般方法308
3.10.2 纤维的特性试验311
3.11 工艺过程中混炼胶分析312
3.11.1 分析项目的确定313
3.11.2 分析程序和方法313
参考文献314
第2篇 橡胶的仪器分析318
第4章 光谱分析318
4.1 红外光谱法318
4.1.1 基本知识318
4.1.2 红外光谱仪320
4.1.3 实验技术321
4.1.4 红外光谱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323
4.1.5 分析实例328
4.2 紫外-可见光谱法332
4.2.1 基本原理332
4.2.2 仪器与实验技术336
4.2.3 紫外-可见光谱法在橡胶中的应用340
4.3 原子吸收光谱法345
4.3.1 基本原理345
4.3.2 原子吸收光谱仪346
4.3.3 实验技术346
4.3.4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346
参考文献354
第5章 核磁共振与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356
5.1 核磁共振波谱法356
5.1.1 基本原理356
5.1.2 仪器及实验技术367
5.1.3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369
5.2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及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392
5.2.1 电子顺磁共振的基本原理392
5.2.2 仪器与实验技术394
5.2.3 ESR谱图396
5.2.4 ESR在聚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397
参考文献400
第6章 色谱分析法402
6.1 气相色谱法402
6.1.1 基本原理402
6.1.2 试验技术403
6.1.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404
6.1.4 裂解气相色谱法404
6.2 高效液相色谱法409
6.2.1 概述409
6.2.2 基本原理409
6.2.3 实验技术409
6.2.4 液相色谱在橡胶工业分析上的应用411
6.3 薄层色谱法419
6.3.1 基本原理419
6.3.2 试验技术419
6.3.3 应用422
6.4 薄层色谱扫描仪定量法423
6.4.1 概述423
6.4.2 测定方法和应用范围424
参考文献424
第7章 热分析法426
7.1 差热分析法和示差扫描量热法427
7.1.1 基本原理427
7.1.2 实验技术428
7.1.3 差热分析法和示差扫描量热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430
7.2 热重分析法439
7.2.1 基本原理439
7.2.2 实验技术439
7.2.3 热重分析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440
7.3 热机械分析法447
7.3.1 基本原理447
7.3.2 实验技术449
7.3.3 热机械分析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449
7.4 动态热机械分析法452
7.4.1 基本原理452
7.4.2 实验技术452
7.4.3 动态热机械分析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454
参考文献457
第8章 显微技术分析法460
8.1 光学显微镜法460
8.1.1 基本原理460
8.1.2 实验技术461
8.1.3 光学显微镜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462
8.2 透射电子显微镜法463
8.2.1 透射电镜的构造及其成像原理464
8.2.2 透射电镜的制样方法464
8.2.3 透射电镜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467
8.3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473
8.3.1 扫描电镜的构造及其成像原理473
8.3.2 扫描电镜的制样方法474
8.3.3 扫描电镜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476
参考文献483
第9章 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法485
9.1 X射线衍射法485
9.1.1 WAXD的基本原理485
9.1.2 仪器与实验技术485
9.1.3 X射线衍射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486
9.1.4 小角X射线散射法(SAXS)493
9.2 电子衍射法495
9.2.1 基本原理496
9.2.2 仪器与实验技术499
9.2.3 电子衍射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500
参考文献501
第10章 其他常用近代仪器分析方法简介503
10.1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503
10.1.1 基本原理503
10.1.2 仪器与实验技术507
10.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509
10.2 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516
10.2.1 基本原理516
10.2.2 仪器与实验技术518
10.2.3 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526
10.3 小角激光光散射法(SALLS)532
10.3.1 基本原理533
10.3.2 仪器与实验技术535
10.3.3 小角激光光散射法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538
参考文献550
第3篇 橡胶的物理性能试验第11章 硫化橡胶试验的试样制备554
11.1 生胶试样的制备554
11.1.1 取样554
11.1.2 生胶试样制备554
11.2 硫化橡胶试样制备555
11.2.1 配料555
11.2.2 混炼555
11.2.3 硫化563
11.3 试样的制备566
11.3.1 试样厚度566
11.3.2 试样的打磨567
11.3.3 试样的裁切567
11.4 橡胶试样的停放和实验室标准条件569
11.4.1 停放569
11.4.2 实验室标准条件569
参考文献569
第12章 胶料的加工特性与测定570
12.1 混炼胶的加工性能试验570
12.1.1 塑性试验571
12.1.2 黏度测定574
12.1.3 剪切变稀行为的测定581
12.1.4 弹性583
12.1.5 焦烧时间585
12.1.6 硫化速率和正硫化590
12.1.7 抗硫化返原性595
12.1.8 应力松弛加工性能试验596
12.2 混炼胶的质量检查604
12.2.1 硫化橡胶中炭黑分散度的测定——显微照相法605
12.2.2 炭黑分散度仪试验606
12.2.3 高锰酸钾染色-显微照相法研究高聚物并用的结构形态606
12.2.4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测分散度608
参考文献610
第13章 静态力学性能试验612
13.1 硬度试验612
13.1.1 邵尔硬度试验612
13.1.2 国际橡胶硬度试验614
13.1.3 赵氏硬度与邵尔硬度618
13.1.4 硬质橡胶硬度测定(钢球压入法)619
13.2 拉伸性能试验620
13.2.1 拉力试验机620
13.2.2 试样622
13.2.3 试验方法623
13.2.4 试验结果计算623
13.2.5 试验影响因素624
13.3 撕裂试验625
13.3.1 试样形状及制备626
13.3.2 试验方法628
13.3.3 试验结果的表示与计算628
13.3.4 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628
13.4 压缩变形试验629
13.4.1 常温、高温和低温压缩永久变形试验629
13.4.2 短时间静压缩试验631
13.4.3 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632
参考文献632
第14章 黏弹性试验634
14.1 黏弹性试验概述634
14.1.1 黏弹性材料的力学特征634
14.1.2 黏弹性试验分类637
14.1.3 黏弹性试验原理及数学分析方法637
14.2 蠕变及应力松弛试验640
14.2.1 概述640
14.2.2 蠕变试验641
14.2.3 影响蠕变和应力松弛的重要因素644
14.3 自由振荡黏弹性试验647
14.3.1 概述647
14.3.2 回弹试验648
14.3.3 扬子尼机械示波器试验651
14.3.4 扭摆试验原理656
14.4 强迫振荡黏弹性试验660
14.4.1 概述660
14.4.2 强迫振荡共振式黏弹试验660
14.4.3 强迫振荡非共振式黏弹试验665
14.4.4 动态力学性能测定中的影响因素673
14.5 声波传播法679
14.5.1 试验原理679
14.5.2 试验分类和标准679
14.5.3 试验方法680
参考文献684
第15章 疲劳性能试验685
15.1 压缩屈挠试验686
15.1.1 定负荷压缩屈挠试验686
15.1.2 定变形压缩屈挠试验690
15.2 屈挠龟裂试验690
15.2.1 试验方法691
15.2.2 试验影响因素692
15.3 回转屈挠疲劳试验695
15.3.1 试验机结构695
15.3.2 试验条件696
15.3.3 试验步骤696
15.3.4 试验结果表示方法696
15.3.5 试验影响因素697
15.4 伸张疲劳试验699
15.4.1 试验条件699
15.4.2 试验结果表示方法700
15.4.3 影响因素701
参考文献703
第16章 低温性能试验704
16.1 低温试验环境的建立704
16.1.1 低温试验装置704
16.1.2 低温性能试验的测温仪表705
16.2 温度回缩法试验(TR试验)707
16.2.1 试验原理707
16.2.2 试验仪器707
16.2.3 试验结果表示方法707
16.2.4 试验影响因素707
16.3 低温刚性的测定(吉门试验)708
16.3.1 试验原理708
16.3.2 试验仪器708
16.3.3 试验结果表示方法708
16.3.4 试验影响因素709
16.4 脆性温度试验710
16.4.1 脆性温度定义及试验原理710
16.4.2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710
16.4.3 试验的影响因素711
16.5 玻璃化温度的测定712
16.5.1 动态模量法712
16.5.2 量热法712
16.5.3 吉门试验法713
16.5.4 TR试验法713
16.6 拉伸耐寒系数试验713
16.6.1 使用范围及试验原理713
16.6.2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713
16.6.3 影响因素713
16.7 压缩耐寒系数试验714
16.7.1 适用范围及试验原理714
16.7.2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714
16.7.3 影响因素714
16.8 低温恒定应变压缩永久变形试验715
16.8.1 试验原理715
16.8.2 试验方法715
16.8.3 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716
16.9 各项低温试验之间的关系716
16.9.1 吉门试验与TR试验的关系716
16.9.2 压缩耐寒系数与玻璃化温度的关系716
16.9.3 玻璃化温度和TR试验的关系717
16.9.4 TR试验与低温恒定应变压缩永久变形试验的关系717
16.9.5 橡胶的脆化温度与玻璃化温度的关系717
参考文献717
第17章 摩擦与磨耗性能试验719
17.1 橡胶的摩擦及试验719
17.1.1 橡胶摩擦的特点719
17.1.2 橡胶摩擦的基本类型720
17.1.3 影响橡胶摩擦性能的因素720
17.1.4 橡胶的摩擦试验722
17.2 橡胶的磨耗726
17.2.1 橡胶磨耗的类型726
17.2.2 橡胶磨耗的理论解释728
17.2.3 橡胶磨耗与性能的关系729
17.2.4 外界条件对橡胶磨耗的影响730
17.2.5 不同苛刻度下磨耗量之间的关系732
17.3 橡胶的磨耗试验733
17.3.1 旋转辊筒式磨耗试验734
17.3.2 阿克隆磨耗试验736
17.3.3 其他磨耗试验737
17.4 橡胶磨耗试验的环境因素738
参考文献739
第18章 橡胶老化试验740
18.1 自然老化试验740
18.1.1 大气老化试验740
18.1.2 动态大气老化试验745
18.1.3 加速大气老化试验746
18.1.4 耐光性试验746
18.1.5 棚内暴露试验746
18.1.6 自然储存老化试验747
18.2 热老化和生物老化748
18.2.1 热空气老化试验748
18.2.2 隔室型和试管型老化试验751
18.2.3 高压氧和高压空气热老化试验752
18.2.4 其他老化试验752
18.3 臭氧老化试验755
18.3.1 试验装置755
18.3.2 试验方法756
18.3.3 影响因素759
18.3.4 注意事项762
18.4 人工气候老化试验762
18.4.1 氙灯老化试验762
18.4.2 碳弧灯老化试验766
18.4.3 荧光紫外灯老化试验766
18.4.4 性能评价及相关性768
18.5 储存寿命和最高使用温度的推算769
18.5.1 阿累尼乌斯方程769
18.5.2 阿累尼乌斯图的应用770
参考文献772
第19章 耐介质性能试验775
19.1 耐液体试验775
19.1.1 体积、质量变化的测定775
19.1.2 尺寸变化的测定776
19.1.3 表面积变化试验777
19.1.4 抽出可溶物质的测定778
19.1.5 试样浸泡后物理性能的测定778
19.1.6 浸泡并干燥后物理性能的测定779
19.1.7 单面液体接触试验779
19.1.8 硫化橡胶溶胀指数测定780
19.2 影响因素781
19.2.1 试样规格的影响781
19.2.2 试验液体的影响781
19.2.3 试验温度的影响781
19.2.4 湿度的影响781
19.2.5 浸泡时间的影响781
19.2.6 浸泡过程的影响781
19.2.7 操作时间的影响782
19.2.8 称量过程的影响782
19.3 试验介质782
19.3.1 标准模拟液体782
19.3.2 标准油782
19.3.3 模拟工作液783
19.3.4 化学试剂783
19.3.5 黏性介质783
19.3.6 蒸气介质783
参考文献784
第20章 电性能试验785
20.1 试样的处理785
20.2 绝缘电阻率的测定785
20.2.1 基本概念785
20.2.2 绝缘电阻测定的意义785
20.2.3 绝缘电阻的一般理论785
20.2.4 绝缘电阻率的测定786
20.2.5 影响因素及其分析788
20.3 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试792
20.3.1 基本概念792
20.3.2 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试概况792
20.3.3 影响因素及其分析798
20.4 击穿电压强度的测试798
20.4.1 基本概念798
20.4.2 橡胶击穿电压强度试验的意义798
20.4.3 击穿电压试验的一般理论799
20.4.4 击穿电压强度试验的测试概况800
20.5 导电和抗静电性能的测试804
20.5.1 基本概念804
20.5.2 有压法试验仪器及试验步骤804
20.5.3 无压法导电橡胶电阻率试验仪及试验步骤806
参考文献807
第21章 粘接性能试验808
21.1 橡胶与金属粘接性能试验808
21.1.1 橡胶与金属的扯离黏合强度的试验808
21.1.2 橡胶与金属的剪切黏合强度的试验810
21.1.3 橡胶与金属剥离黏合强度试验811
21.2 橡胶与钢丝黏合试验814
21.2.1 硫化橡胶与单根钢丝黏合力的测定——抽出法814
21.2.2 硫化橡胶与钢丝帘线黏合强度的测定816
21.3 橡胶与织物黏合试验821
21.3.1 硫化橡胶与织物帘线黏合强度的测定——H抽出法821
21.3.2 橡胶与织物黏合强度的测定822
21.4 压敏胶黏带的黏附性能试验823
21.4.1 压敏胶黏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823
21.4.2 压敏胶黏带低速解卷强度的测定824
21.4.3 压敏胶黏带持黏性试验方法825
21.4.4 压敏胶黏带初黏性试验方法(滚球法)826
参考文献829
第22章 扩散和渗透性能试验830
22.1 扩散和渗透830
22.1.1 气体的透过830
22.1.2 液体的透过832
22.1.3 吸收和解吸833
22.2 气体透过性的测定834
22.2.1 压差法834
22.2.2 恒容法836
22.2.3 恒压法837
22.2.4 真空法838
22.2.5 载气法839
22.2.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透气性的测定839
22.2.7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空气透气率的测定846
22.2.8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其组合件透气性的测定848
22.3 液体透过性的测定851
22.3.1 “盘”法测透湿性851
22.3.2 “杯”法测透湿性851
22.3.3 “杯”法测透水性853
22.4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液体壁透性测定854
22.4.1 方法A855
22.4.2 方法B856
22.5 吸收和解吸特性的测定857
22.5.1 气体吸收试验857
22.5.2 液体溶胀试验858
22.5.3 真空放气试验858
参考文献859
第23章 硬质橡胶试验861
23.1 硬质橡胶硬度试验861
23.1.1 试验原理861
23.1.2 试验装置861
23.1.3 试样861
23.1.4 试验步骤862
23.1.5 结果的表述862
23.1.6 影响因素862
23.2 硬质橡胶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试验863
23.2.1 试验仪器863
23.2.2 试样863
23.2.3 试验步骤864
23.2.4 试验结果表示864
23.2.5 影响因素864
23.3 硬质橡胶弯曲强度的测定865
23.3.1 试验仪器865
23.3.2 试样865
23.3.3 试验步骤865
23.3.4 试验结果865
23.3.5 影响因素866
23.4 硬质橡胶抗剪切强度的测定866
23.4.1 定义866
23.4.2 试验仪器866
23.4.3 试样866
23.4.4 试验步骤866
23.4.5 试验结果867
23.5 硬质橡胶冲击强度的测定867
23.5.1 试验仪器867
23.5.2 试样868
23.5.3 试验步骤868
23.5.4 试验结果869
23.5.5 影响因素869
23.6 硬质橡胶压碎强度的测定869
23.6.1 定义869
23.6.2 试验仪器869
23.6.3 试样869
23.6.4 试验步骤869
23.6.5 试验结果表述870
23.7 硬质橡胶耐热试验的测定870
23.7.1 试验仪器870
23.7.2 试样871
23.7.3 试验步骤871
23.7.4 结果的表述873
23.7.5 影响因素873
参考文献873
第24章 橡胶工业用骨架材料试验874
24.1 纤维帘线试验874
24.1.1 试验条件和取样874
24.1.2 纤度试验874
24.1.3 拉断强度、拉断伸长率和定负荷伸长率试验875
24.1.4 帘线直径的测定877
24.1.5 帘线捻度试验877
24.1.6 含水率和回潮率试验878
24.1.7 干热收缩率试验879
24.1.8 蠕变试验879
24.1.9 帘线与橡胶黏着强度的测定(H抽出法)880
24.1.10 附胶量试验880
24.1.11 疲劳试验881
24.1.12 帘布经、纬线密度的测定882
24.1.13 帘布幅宽、匹长的测定882
24.1.14 试验结果的综合和复试883
24.1.15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883
24.2 帆布试验884
24.2.1 试验条件和取样884
24.2.2 帆布拉断强度和伸长率试验884
24.2.3 帆布的厚度试验884
24.2.4 帆布的平方米质量测定885
24.2.5 帆布长度检测885
24.2.6 帆布宽度测定885
24.2.7 帆布经、纬密度的测定885
24.2.8 帆布的包装、标志、储运886
24.3 钢丝帘线检验试验886
24.3.1 试验条件和取样886
24.3.2 外观887
24.3.3 帘线及单丝粗度(直径)的测量887
24.3.4 捻距及捻向的测定888
24.3.5 破断力和破断伸长率试验888
24.3.6 定负荷伸长率试验889
24.3.7 线密度试验890
24.3.8 散头(松散度)试验890
24.3.9 残余扭矩试验890
24.3.10 平直度试验890
24.3.11 弹性试验890
24.3.12 接头(焊点)891
24.3.13 钢丝帘线附着力试验(抽出黏合力)891
24.3.14 Taber刚度的测定891
参考文献892
第25章 其他物理性能试验893
25.1 导热性能测定893
25.1.1 橡胶的导热性能893
25.1.2 热导率的测定894
25.1.3 热扩散系数的测定897
25.1.4 比热容的测定898
25.2 燃烧性能测定900
25.2.1 氧指数试验901
25.2.2 燃烧试验902
25.2.3 发烟试验904
25.3 辐射性能试验906
25.3.1 聚合物材料辐照的一般要求907
25.3.2 辐照后橡胶物理性能变化的测定908
25.3.3 核辐射透射率的测定910
25.4 污染性能测定911
25.4.1 试验方法912
25.4.2 辐照条件913
25.4.3 污染程度的评价914
参考文献915
第26章 橡胶物理试验统计方法和结果处理917
26.1 橡胶物理试验统计概述917
26.1.1 意义及概况917
26.1.2 最常用的数理统计术语917
26.2 测量值的变异性919
26.2.1 变异性及其来源919
26.2.2 我国橡胶物理试验标准的数据取值方法及取值范围921
26.3 评价试验方法的基本统计观点922
26.3.1 对试验方法的要求922
26.3.2 橡胶物理试验的准确度、精密度、相关性及显著性923
26.4 采样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925
26.4.1 概念简介925
26.4.2 抽样检验的方法925
26.4.3 采样数量的研究926
26.4.4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927
26.5 试验结果的计算及表达928
26.5.1 试验数据分布函数的取得928
26.5.2 分布函数及参数的统计检验931
26.5.3 方差分析及方差分析表934
26.5.4 方差分析在橡胶物理试验中的应用936
26.5.5 回归分析938
26.6 试验设计与试验结果分析944
26.6.1 正交试验设计944
26.6.2 均匀设计946
26.6.3 人工神经网络947
参考文献948
热门推荐
- 2593539.html
- 1706845.html
- 996083.html
- 2944572.html
- 2361088.html
- 8704.html
- 3553688.html
- 661182.html
- 3772433.html
- 2272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1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6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8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6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6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5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5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9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