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桐梓县志 1993-2006【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桐梓县志 1993-2006
  • 胡大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1314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840页
  • 文件大小:184MB
  • 文件页数:923页
  • 主题词:桐梓县-地方志-1993~200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桐梓县志 1993-200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篇 自然环境 行政区划31

第一章 自然环境31

第一节 地形 地貌 水文31

第二节 地质构造32

第三节 自然资源34

第四节 气象灾害35

第二章 建置 政区38

第一节 建置沿革38

第二节 建镇并乡撤区39

第三节 合村并组40

第三章 乡镇概况48

第一节 娄山关镇48

第二节 楚米镇49

第三节 新站镇50

第四节 松坎镇50

第五节 水坝塘镇51

第六节 狮溪镇52

第七节 官仓镇52

第八节 高桥镇53

第九节 花秋镇53

第十节 羊磴镇54

第十一节 燎原镇55

第十二节 九坝镇55

第十三节 大河镇56

第十四节 夜郎镇56

第十五节 木瓜镇57

第十六节 坡渡镇58

第十七节 茅石乡58

第十八节 风水乡59

第十九节 容光乡59

第二十节 小水乡60

第二十一节 天坪乡61

第二十二节 黄连乡61

第二十三节 芭蕉乡62

第二十四节 马鬃苗族乡62

第二篇 经济总览63

第一章 经济综述63

第一节 发展概况64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72

第三节 招商引资75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77

第五节 居民生活80

第二章 经济管理85

第一节 计划管理85

第二节 统计管理92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98

第四节 物价管理111

第五节 质量技术监督135

第六节 审计监督140

第七节 国土资源管理146

第八节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158

第九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163

第三篇 农业167

第一章 概况167

第一节 生产资料及生产力167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172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180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182

第二章 种植业184

第一节 粮食作物184

第二节 经济作物189

第三节 蔬菜产业195

第四节 耕作制度197

第五节 品种管理198

第六节 种植新技术201

第七节 作物保护204

第八节 管理机构208

第三章 养殖业209

第一节 饲料饲草资源209

第二节 畜禽210

第三节 特种养殖212

第四节 渔业213

第五节 品种改良213

第六节 产业建设215

第七节 疫病防治216

第八节 畜牧科技220

第九节 行政执法222

第四章 林业228

第一节 森林资源228

第二节 林业体制232

第三节 林木营造232

第四节 森林保护235

第五节 林业管理237

第六节 林场239

第七节 林副产品240

第八节 林业科技241

第五章 水利242

第一节 水利工程242

第二节 防汛抗旱252

第三节 水土保持253

第四节 水能开发254

第五节 水务行政管理256

第六章 农业机械258

第一节 农机推广258

第二节 管理服务262

第三节 安全监理263

第四篇 工业265

第一章 概况265

第一节 工业总产值265

第二节 国有工业企业266

第三节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267

第四节 规模企业272

第五节 工业园区273

第六节 管理机构274

第二章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275

第一节 改革历程275

第二节 主要国有(集体)企业经营与改制280

第三章 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284

第一节 政策措施284

第二节 建设与改造285

第三节 主要业绩290

第四章 行业291

第一节 煤炭291

第二节 电力294

第三节 冶金297

第四节 化工300

第五节 建材303

第六节 机械307

第七节 食品308

第八节 纺织 服装 鞋帽310

第九节 造纸 印刷312

第十节 自来水313

第十一节 其他314

第五篇 交通 运输 邮电317

第一章 交通317

第一节 铁路317

第二节 公路318

第三节 桥梁 航道321

第二章 运输323

第一节 铁路运输323

第二节 公路运输324

第三节 公路运输管理327

第四节 营运企业330

第三章 邮电331

第一节 邮政331

第二节 电信334

第六篇 城建 城管 环保337

第一章 城镇规划与建设337

第一节 机构337

第二节 县城规划338

第三节 县城建设340

第四节 集镇建设341

第五节 农村建设342

第二章 县城基础设施建设345

第一节 道路桥梁345

第二节 供排水345

第三节 河道治理346

第四节 供电设施347

第五节 公园 广场348

第六节 文体设施349

第七节 医疗卫生福利设施350

第三章 建设管理351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351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352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355

第四节 建筑管理356

第五节 建筑企业359

第四章 城镇管理362

第一节 机构362

第二节 公共设施管理362

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364

第四节 城管执法367

第五章 环境保护369

第一节 环境状况369

第二节 污染与监测370

第三节 污染治理371

第四节 环保管理372

第五节 特别环保监督管理374

第七篇 商业 贸易375

第一章 概况375

第一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

第二节 工商企业与个体工商户375

第三节 管理机构与经营单位378

第二章 商贸经济体制改革380

第一节 公有制商业企业体制改革380

第二节 物资系统体制改革385

第三节 供销合作系统体制改革385

第四节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386

第五节 商品价格体制改革387

第三章 市场388

第一节 商品流通企业388

第二节 服务型企业393

第三节 商铺393

第四节 集贸市场398

第四章 粮油贸易399

第一节 体制399

第二节 购销400

第三节 仓储与保管402

第四节 主要营运企业403

第五章 专营404

第一节盐404

第二节 烟草及其制品408

第八篇 财政 税务 金融415

第一章 财政415

第一节 机构415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416

第三节 财政收入417

第四节 财政支出425

第五节 财政管理436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438

第二章 税务440

第一节 机构440

第二节 税制改革441

第三节 税收征管442

第四节 纳税服务448

第五节 税务稽查450

第三章 金融 保险452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桐梓县支行452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遵义监管分局桐梓办事处454

第三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桐梓县支行454

第四节 中国工商银行桐梓县支行455

第五节 中国农业银行桐梓县支行460

第六节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桐梓支行466

第七节 桐梓县邮政储汇服务所468

第八节 桐梓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468

第九节 保险475

第九篇 政党 群团47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桐梓县委员会479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479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480

第三节 常委会议482

第四节 组织机构485

第二章 施政方略487

第一节 加强领导487

第二节 深化改革488

第三节 加快发展488

第四节 构建和谐489

第三章 党务491

第一节 日常工作491

第二节 组织建设492

第三节 宣传教育498

第四节 统一战线501

第五节 政法维稳502

第六节 县直属机关党务504

第七节 其他工作505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桐梓县纪律检查委员会508

第一节 组织 机构508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509

第五章 人民团体514

第一节 总工会514

第二节 共青团515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518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商会)520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523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524

第七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526

第十篇 政权 政协527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527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2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528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531

第四节 权力行使534

第五节 其他工作537

第二章 人民政府538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538

第二节 县政府工作机构540

第三节乡(镇)人民政府541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施政方式541

第五节 县人民政府工作纪要546

第三章 政协桐梓县委员会549

第一节 政协桐梓县全体委员会议549

第二节 县政协常务委员会551

第三节 职能履行554

第四节 其他工作556

第十一篇 民政557

第一章 基层民主建设557

第一节 自治组织建设557

第二节 政务公开558

第二章 社会事务管理559

第一节 行政区域管理559

第二节 专项事务管理562

第三节 老龄工作565

第四节 民间组织管理566

第三章 社会福利与救助571

第一节 社会福利571

第二节 社会救助573

第四章 拥军 优抚575

第一节 拥军575

第二节 优抚576

第三节 安置579

第十二篇 人事 劳动 社保581

第一章 机构581

第一节 沿革581

第二节 职责581

第二章 人事583

第一节 干部录用583

第二节 干部管理583

第三节 干部待遇586

第四节 干部离退休589

第三章 劳动592

第一节 就业592

第二节 劳动保障594

第三节 劳动监察595

第四节 争议仲裁596

第四章 社会保障597

第一节 劳动保险597

第二节 医疗保险598

第十三篇 司法 武装599

第一章 公安599

第一节 治安管理599

第二节 安全保卫601

第三节 刑事侦查601

第四节 禁毒603

第五节 户籍与出入境管理603

第六节 消防管理604

第七节 交通安全管理605

第八节 看守所管理606

第九节 保安服务606

第二章 检察608

第一节 反贪污贿赂与反渎职侵权608

第二节 侦察监督与公诉609

第三节 检务609

第三章 审判611

第一节 审判工作611

第二节 执行与监督612

第三节 信访与复查613

第四章 司法行政614

第一节 法制教育614

第二节 法律服务614

第三节 基层法制615

第五章 武装616

第一节 机构616

第二节 驻军618

第三节 兵役619

第四节 民兵620

第五节 拥政爱民622

第六节 国防教育624

第十四篇 教育 科技625

第一章 教育管理625

第一节 教育改革625

第二节 经费与设施630

第二章 基础教育635

第一节 幼儿教育635

第二节 小学教育636

第三节 初中教育642

第四节“两基”创建647

第五节 普通高中教育648

第六节 素质教育651

第七节 远程教育652

第三章 职业及成人教育654

第一节 职业教育654

第二节 师范教育657

第三节 成人教育658

第四章 教师 教研660

第一节 教师队伍660

第二节 教师待遇660

第三节 教师管理661

第四节 教学研究663

第五章 科技664

第一节 机构 队伍664

第二节 科技管理666

第三节 科技试验示范与推广668

第四节 科技进步673

第五节 科学研究675

第六节 产学研合作677

第七节 科技成果678

第八节 科学普及679

第十五篇 医药 卫生 体育683

第一章 卫生行政683

第一节 机构683

第二节 管理684

第三节 医疗体制改革685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686

第二章 医疗689

第一节 机构689

第二节 队伍690

第三节 教育与科研691

第四节 医政694

第五节 药政695

第六节 中医696

第七节 西医696

第三章 卫生监督699

第一节 食品药品卫生监督699

第二节 公共卫生监督700

第三节 职业卫生监督701

第四章 疾病预防控制703

第一节 计划免疫703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704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706

第五章 卫生保健708

第一节 妇女保健708

第二节 儿童保健709

第三节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709

第六章 爱国卫生运动711

第一节 健康教育711

第二节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711

第三节 改水改厕712

第四节除“四害”713

第七章 体育714

第一节 群众体育714

第二节 竞技体育715

第三节 体育队伍717

第四节 体育运动会718

第十六篇 文化 旅游719

第一章 文化机构与管理719

第一节 机构719

第二节 文化艺术团体720

第三节 设施723

第四节 文化活动723

第五节 文化市场管理724

第二章 文学艺术创作725

第一节 文学725

第二节 艺术727

第三章 文物 档案 史志733

第一节 文物普查研究与保护733

第二节 文物734

第三节 档案737

第四节 党史与方志738

第四章 民间文化739

第一节 民间工艺739

第二节 民间文艺740

第三节 节庆文化746

第五章 传媒748

第一节 图书 报刊748

第二节 广播 电视750

第三节 电影752

第六章 旅游753

第一节 资源753

第二节 发展概况754

第三节 乡村旅游755

第十七篇 人口 民族 宗教757

第一章 人口757

第一节 人口概况757

第二节 人口构成761

第三节 人口管理与控制767

第二章 民族773

第一节 民族分布773

第二节 民族事务774

第三章 宗教776

第一节 佛教776

第二节 道教776

第三节 天主教777

第四节 基督教778

第五节 管理778

人物779

附录785

编后记828

索引8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