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行·突破·创新 福建集体林权改革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益生,张春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5880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集体经济:林业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福建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先行·突破·创新 福建集体林权改革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与探索3
第一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学经济学分析3
第一节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分析3
一、产权和林权3
二、激励理论14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18
第二节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学分析24
一、物权的内涵和特征24
二、林地使用权物权化的依据25
三、林地使用权物权化的必要性29
四、推进集体林地使用权物权化进程36
第二章 中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艰难探索40
第一节 农业改革:在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的家庭经营40
第二节 林业改革: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困难性42
一、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难分离的原因:林业产权内容复杂且林地与林木难分离42
二、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面临的难题之一:林业生态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44
三、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所面临的难题之二:林业规模经营问题45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摸索48
一、林业“三定”时期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48
二、安徽省岳西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50
三、三明林业股东会改革模式54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61
一、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山区综合开发及其林权改革62
二、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乡村社会林业发展与林权制度变革67
三、以福建省为典型代表的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化70
第五节 对新一轮林改之前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史的评价71
一、新一轮林改之前历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作用71
二、新一轮林改之前历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72
第三章 新一轮林改:先行破题与示范75
第一节 福建省新一轮林改先行破题的背景与条件75
一、时代背景:福建省山海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75
二、林业背景:福建省新一轮林改先行破题的形势迫切77
三、新一轮林改的基础条件:福建林业优势突出79
第二节 福建省新一轮林改实现破题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分析82
一、福建省新一轮林改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做法82
二、福建省新一轮林改的主要特色及其理论分析84
第三节 福建省新一轮林改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示范引导方面的成效90
一、新一轮林改在增强森林培育业竞争力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效90
二、福建省新一轮林改在引导和示范方面的主要成效93
第四章 新一轮林改:实现财产权利平民化的制度创新101
第一节 林改的历程:还林业财产权利于平民的探索过程101
一、林业的特点与林改所面临的难题102
二、林改的历程:均山分林到户的艰难探索103
三、福建新一轮林改:从“承包”到“均山分林”的跨越,实现林业财产权利的平民性105
第二节 新一轮林改:落实和保护平民财产权利的制度创新107
一、新一轮林改前的林业产权制度特征:非平民性108
二、新一轮林改:构建以平民为财产权利主体的制度框架110
三、保护平民财产权利的制度安排113
第三节 林业财产权利的平民性兼顾了公平与效率116
一、新一轮林改实现了林农的公平财产权利116
二、福建省新一轮林改以公平促进了效率的提升117
三、解决改革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落实林农的公平财产权118
第五章 新一轮林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创新120
第一节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120
一、新民主主义过渡期(1949.10~1956.12)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阶段121
二、单一公有制时期(1956.12~1978.12)122
三、探索、确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979年至今)122
四、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理解124
第二节 中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制度变迁历史及趋势125
一、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经验125
二、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改革趋势127
第三节 林改实现了集体林业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公有制林业实现形式的多样化128
一、福建林改实现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改革128
二、福建林改实现了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129
三、福建林改把公有制多样化的实现形式从耕地拓展到林地131
第四节 林改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32
一、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概况132
二、新一轮林改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34
三、福建林改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38
第六章 新一轮林改:林区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142
第一节 林区的机制体制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142
一、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背景142
二、体制机制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143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144
四、林区的机制体制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145
第二节 福建新一轮林改对林区生产经营制度的创新148
一、明晰产权,确立了经营主体地位,激发了农民积极性148
二、建立有效的林业生产经营组织,提高了林业生产组织化程度149
三、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提供高效便捷的社会保障服务150
四、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和林权流转平台,推进林业资源配置市场化151
第三节 福建林改对林区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制度的创新151
一、建立了村财持续增收渠道152
二、建立了农民增收机制152
三、建立了农民受惠国家政策的机制152
第四节 新一轮林改对林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153
一、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持续稳定的收入保障153
二、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153
第五节 福建林改促进了林区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154
一、创新政策性金融贷款为主的林业贷款融资形式,加强“银林”合作,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155
二、创新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要内容的银行信贷方式,突破林业贷款融资瓶颈155
三、开办林业小额贴息贷款,满足林农小额生产性资金需求156
四、建立健全担保体系,为林业贷款提供有效信用保证157
五、设立林业产业发展风险准备金和贷款互保金,为林业贷款提供偿债保证157
第六节 深化林改以进一步创新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158
一、建立林业技术推广机制158
二、深化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158
三、健全林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机制159
四、发展和完善森林保险体制159
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60
第七章 新一轮林改: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基层管理体制建设161
第一节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基层管理体制现状161
一、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概述161
二、福建省农村基层民主状况162
三、基层管理体制概述166
四、福建省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建设的主要状况167
第二节 林改对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促进168
一、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169
二、扩大村民参与决策权170
三、保障村民的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171
四、促进民主管理权172
五、强化村民的民主监督权173
六、促进村民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73
七、扩大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经济保障173
八、扩大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174
第三节 新一轮林改对完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有力促进175
一、促进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的完善175
二、促进基层政府及其部门管理体制的完善175
三、促进党风政风建设179
四、提高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执政能力,密切干群关系179
第八章 新一轮林改:对农村经济组织结构的重塑181
第一节 农村经济组织结构分析181
一、农村经济组织体系181
二、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特征183
三、现阶段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85
第二节 福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188
一、改革开放前林业经济组织的发展概况188
二、“林改”前林业股东会经营模式的分析189
三、“林改”后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崛起191
第三节 新型的林业合作组织是对农村经济组织的突破与创新195
一、创新农村经济组织的目标要求195
二、福建新型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实证分析197
三、福建新型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绩效评价201
第九章 新一轮林改:促进林区和谐社会的建设204
第一节 林业在林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204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204
二、林区和谐社会的特征205
三、林业在林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206
第二节 林改是构建林区和谐社会的关键209
一、新一轮林改前林区存在的不和谐现象209
二、林权制度不完善制约着林区和谐社会的构建212
第三节 林改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推进林区和谐社会的建设215
一、林改促进林业生产力发展,提高林区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215
二、林改发展了现代林业,有利于保护林区资源与生态环境219
第四节 林改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协调,有利于构建林区和谐社会221
一、林改明晰产权减少林农间山林权属纠纷222
二、林改合理分配收益权促进林业政策的有效推行223
三、林改促进了林区干群关系的和谐224
第十章 福建林改:体现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改革实践226
第一节 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内涵与要求226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新发展观226
二、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要求228
第二节 福建林改是落实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实践230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福建林改的基本出发点230
二、以人为本发展观贯穿福建林改全过程231
三、确保林农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重要体现233
第三节 福建林改政策的制定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235
一、执政为民首先在于尊重农民意愿和改革首创精神235
二、统筹各方利益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236
三、确保农民得到实惠是衡量执政效果的标准236
四、科学决策是执政为民的保障237
第四节 福建林改着力于人的发展,着眼于林区的和谐239
一、福建林改始终坚持关注林区人的发展239
二、福建林改促进了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239
三、福建林改致力于以人为本和以林为源的统一,引导林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40
四、福建林改践行了“两个先行区”242
第十一章 新一轮林改:迈向现代林业的新起点243
第一节 现代林业的内涵243
一、现代林业思想的产生与发展243
二、现代林业的内涵244
三、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246
第二节 中国现代林业的实践进程247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现代林业发展道路的探索阶段(1978~1991)247
二、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现代林业开启可持续发展的阶段(1992~1998)248
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现代林业开创生态建设的新时代(1998~2003)249
四、新世纪中国现代林业进入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250
第三节 福建林改在建设现代林业中的探索与突破251
一、福建林改在建设现代林业经营体制方面的探索与突破251
二、福建林改在建设现代林业生态体系方面的探索与突破252
三、福建林改在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方面的探索与突破253
四、福建林改在建立现代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方面的探索与突破255
五、福建林改在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体系方面的探索与突破257
第四节 福建新一轮林改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新起点258
一、现代林业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258
二、新一轮林改:创造了现代林业发展的必要条件259
三、福建林改有效地扩大了现代林业科技的需求261
四、福建林改催生现代林业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261
五、福建林改催生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林业管理制度改革263
第五节 福建新一轮林改奠定现代林业“先行”发展的基础263
一、林改奠定了现代林业“先行”的产业基础264
二、林改奠定现代林业“先行”的生态基础264
三、林改奠定了现代林业“先行”的金融基础265
四、林改奠定了现代林业“先行”的和谐文化基础265
五、福建新一轮林改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新起点265
第十二章 深化新一轮林改需解决的问题及改进建议267
第一节 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267
一、关于林地承包期限问题及其改进建议267
二、林木采伐管理机制问题及其改进建议268
三、新一轮林改后林农生产经营资金短缺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271
四、集体山林分户后的经营规模不经济问题及其应对措施275
五、林地使用费的收取和使用问题及其完善途径276
六、山林产权流转后的林权变更登记问题及其改革思路278
七、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支持不足问题及其解决思路280
第二节 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及其改进思路288
一、林改中林农分得的山林被划入生态公益林问题及其解决思路288
二、林改后因林农的经营方式不善而引发的生态负外部性问题及其应对措施291
三、育林基金的征管问题及其改革对策293
四、山林产权交易市场和相关的社会中介缺位问题及其解决思路297
参考文献300
第二部分 背景与视野309
背景资料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革309
一、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运动及人民公社体制309
二、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9
三、历史上四次林权改革的林地制度和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310
背景资料二:国外林地保护与管理的基本经验316
一、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分布情况316
二、多数国家的森林以公有林为主316
三、国外国有林经营管理机制及主要经验317
四、国外支持私有林业发挥生态效益的主要经验321
五、社区参与生态补偿的主要经验323
背景资料三:台湾林业资源与林业制度的演变326
一、台湾林业资源的演变326
二、台湾林业制度(木材生产制度)的演变327
背景资料四:林业现代化路径330
一、林业现代化内涵与特征330
二、林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依据332
三、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途径333
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容333
背景资料五: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35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式335
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336
第三部分 实证与案例341
案例一:永安市洪田村341
一、洪田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341
二、洪田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343
三、洪田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尚存的若干主要问题347
案例二:延平区杨厝村351
一、杨厝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351
二、杨厝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353
案例三:邵武市高南村356
一、高南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356
二、高南村“轮包制”的产生与运行情况356
三、轮包制实施的效果与问题分析359
四、案例研究的基本结论361
案例四:永安市上坪乡365
一、上坪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365
二、上坪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效益365
案例五:尤溪县坂兜村367
一、坂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367
二、坂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368
案例六:华安县湖林乡370
一、湖林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370
二、湖林乡集体林权改革的具体措施371
三、湖林乡集体林权改革的具体成效372
案例七:泉州市德化县374
一、德化县集体林权改革的具体措施374
二、德化县集体林权改革的具体成效376
案例八:南平市光泽县378
一、光泽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378
二、光泽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378
三、光泽县林权改革的做法与经验——以崇仁乡为例379
四、光泽县的林业合作组织形式380
案例九:龙岩市武平县384
一、武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384
二、武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385
三、武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做法与经验386
四、武平县林改的配套政策387
案例十:永安市安沙镇林业发展调研报告390
一、基本概况390
二、具体作法393
三、主要成效395
热门推荐
- 3002502.html
- 397864.html
- 1404921.html
- 40311.html
- 3878389.html
- 3524033.html
- 3621030.html
- 716876.html
- 1850254.html
- 1746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6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3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7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4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7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4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7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7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