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文中国通史 秦-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向标,刘松岭,张满号编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722807104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图文中国通史 秦-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九州归一——秦(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2
1、秦国统一中国3
2、秦王嬴政始称皇帝4
3、秦朝推行封建官僚制度5
5、秦始皇统一简化文字6
4、秦始皇统一法律6
6、中国的度量衡首次得到统一7
7、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8
9、修驶道 车同轨9
8、秦始皇的巡游与封禅9
12、秦王朝大力发展农业生产10
11、张良谋刺秦始皇10
10、秦国开凿灵渠10
14、秦朝整修长城抵御匈奴入侵12
13、阿房宫和骊山皇陵12
16、秦始皇焚毁百家诗书13
15、空前绝后的秦皇陵兵马俑13
18、秦始皇焚石问卜15
17、秦始皇下令在咸阳坑杀儒生15
20、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16
19、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16
22、陈胜、吴广大泽乡暴动18
21、秦二世的昏庸腐朽18
24、陈胜被部下杀害19
23、刘邦、项羽起兵反秦19
27、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主力20
26、李斯被赵高诬陷致死20
25、项梁拥立楚怀王20
28、秦二世被逼自杀21
30、子婴降刘邦 秦朝覆亡22
29、赵高垮台22
文治武功——西汉(公元前206至前25年)23
3、鸿门宴:楚汉之争的前奏曲25
2、刘邦东还安定“三秦”25
1、刘邦灭亡秦朝25
4、项羽称霸 分封诸侯26
6、韩信平定齐地27
5、刘邦拜韩信为大将27
8、韩信背水而战 大破赵军28
7、刘邦与项羽的最初对垒28
10、蒯彻劝韩信“三分天下”29
9、张良“借箸筹策”反对分封六国后人29
12、项羽兵败垓下 自刎于乌江边30
11、刘邦列项羽十大罪状30
15、齐王田横自杀31
14、刘邦封赏王侯31
13、刘邦称帝 出台新政策31
16、定礼仪 分上下32
18、张良谢病不朝33
17、刘邦欲更易太子未成33
20、汉朝的郡、国并行制34
19、白登之围与和亲匈奴34
21、吕后诱杀韩信35
22、刘邦的《大风歌》36
24、长安城建成37
23、刘邦卒37
26、萧何之死与“萧规曹随”38
25、吕后逞威主政38
27、吕后临朝称制39
29、张释之执法40
28、吕后死 诸吕被诛40
31、贾谊去世41
30、周勃遭诬陷下狱41
33、周亚夫治军42
32、申屠嘉严责邓通42
34、同姓王七国之乱被平定43
35、晁错被冤而死44
37、“文景之治”终结45
36、周亚夫死在狱中45
39、窦太后贬抑儒臣46
38、武帝始建年号46
40、董仲舒请求独尊儒术47
43、武帝设置“五经博士”49
42、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49
41、中山王刘胜朝拜汉武帝49
44、汉军在马邑伏击匈奴未成50
46、武帝施行“推恩令”封建制名存实亡51
45、汉朝向大西南拓展势力51
48、汉武帝任命儒生公孙弘为丞相52
47、汉武帝为博士配置弟子52
49、汉武帝的卖官鬻爵政策53
50、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54
51、汲黯直谏汉武帝55
52、李广自杀身亡56
53、汉武帝出台新的经济政策57
54、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58
56、汉武帝平定南方59
55、均输法与三官钱59
57、武帝设置刺史、监察制度60
59、公孙贺惧怕出任丞相61
58、《太初历》颁行61
61、苏武受命出使匈奴62
6、汉朝大举进攻大宛国62
62、司马迁发愤著《史记》63
64、白渠与武帝的水利工程64
63、汉武帝颁布“沉命法”64
65、武帝大兴“巫蛊之祸”65
67、马何罗谋杀武帝66
66、武帝发布“罪己诏”66
68、赵过改进耕种方法和农具67
69、武帝托孤68
71、盐铁之议与《盐铁论》69
70、武帝葬茂陵69
73、武帝曾孙病已继位为汉宣帝70
72、汉中郎傅介子诱杀楼兰国王70
74、汉朝与乌孙共击匈奴71
77、龚遂治理渤海72
76、霍氏谋反被族诛72
75、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死72
78、汉朝设置都护府73
80、宣帝诏令儒生讨论“五经”同异74
79、冯夫人锦车持节安定乌孙74
82、竹简帛书达到高峰期76
81、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76
83、西汉“气”的思想定型77
85、犁壁的发明使用78
84、《五星占》的天文学成就78
87、王昭君出塞79
86、炒钢技术的发明79
89、外戚王氏专权80
88、京房之死与阴阳灾异说80
90、刘向著书议论时政81
92、鲍宣上书痛陈时政83
91、汉成帝宠幸赵飞燕83
94、大司马王莽主政84
93、哀帝与董贤的“断袖之交”84
95、王莽称帝建立“新”朝85
97、王莽的经济改革86
96、王莽托古改制86
98、王莽的政治改革87
99、对匈奴的全面战争88
101、扬雄著成《方言》、《法言》89
100、农民起义风起云涌89
103、刘秀兄弟在舂陵起事91
102、行五均、赊贷及六完之法91
104、刘秀败莽军主力于昆阳92
107、《尔雅》成书93
106、漆器工艺统一发展93
105、诸侯立刘玄为皇帝灭亡新朝93
108、“二十四节气”定型95
109、中国年节逐渐形成96
110、数学著作《周髀算经》成书97
112、汉代纺织品种更为丰富98
111、《急就篇》编成98
113、汉阙雄伟100
115、《山海经》基本完成101
114、中国古代计时器发展成熟101
116、隶书定型汉字进入今文字时代102
柔道立国——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104
4、刘秀下诏释放、保护奴婢106
3、汉光武帝限制功臣典兵预政106
1、刘秀建立东汉王朝106
2、十年争战刘秀统一全国106
6、改革官制加强中央集权107
5、开源节流精兵简政107
9、刘秀下诏核检垦田户口108
8、选“天下贤俊”:刘秀改变用人政策108
7、罢郡都尉官裁撤地方武装108
10、董宣力抗豪强被誉为“强项令”109
13、乌桓、鲜卑大人相继归汉110
12、南匈奴归附东汉110
11、东汉王朝抑制诸侯王的势力110
16、班固继父志补纂《汉书》111
15、徙民实边,迁罪徒戌边屯田111
14、刘秀定“谶纬”神学为官方统治思想111
18、倭奴国首次遣使奉献112
17、明帝遣使求佛112
21、王景、王吴奉命修治黄河和汴渠113
20、汉明帝假民公田113
19、刘秀卒刘庄继位113
23、班超建功于西域114
22、东汉王朝主动出击平定北匈奴114
25、章帝召诸儒会议:《白虎通》书成115
24、汉章帝继位开始实行“宽厚”政治115
26、田庄经济开始发展116
28、几种水力机械出现117
27、光武倡导薄葬117
29、汉代纺织品流行西域118
30、王充著《论衡》119
32、《九章算术》问世120
31、窦太后临朝:外戚执掌朝政120
35、郑众诛窦氏:宦官开始参与政治121
34、窦氏“罢盐铁之禁”换取豪强支持121
33、汉和帝继位:东汉政治进入黑暗时期121
37、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成122
36、蔡伦改进造纸术122
39、邓太后临朝:开明有为的外戚统治123
38、许慎撰成《说文解字》123
41、张衡制成浑天仪124
40、张衡撰写《浑天仪图说》和《灵宪》124
44、班勇出征西域125
43、邓太后死:外戚宦官共同把持朝政125
42、张衡创制地动仪125
46、宦官弄权五侯肆虐126
45、阎氏外戚的短命统治:宦官迎立顺帝126
48、梁冀跋扈:外戚专权达到顶峰127
47、桓帝诛灭梁冀集团127
49、韩演、黄浮等官僚公开向宦官挑战128
52、窦武被杀:外戚反攻宦官失败129
51、李膺两次挑战宦官:党锢事件的导火线129
50、李膺被捕:第一次党锢事件发生129
53、隶书书艺集中于碑刻130
54、灵帝立熹平石经131
55、王符著《潜夫论》132
57、章草书法发展133
56、支谶译经133
58、篆书在汉代继续流行134
59、《神农本草经》最早总结中药135
61、第二次党锢事件137
60、张陵创立五斗米道137
64、何休注《公羊传》138
63、中国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创立138
62、太平道形成138
66、汉代灯具造型精美139
65、崔寔著《政论》139
67、汉代俑像生动活泼140
69、张角领导黄巾起义142
68、张角发展势力 准备起义142
71、东汉桓、灵二帝的腐朽统治143
70、东汉政府发兵剿杀黄巾军143
72、中国进入瓷器发展时期144
73、郑玄集今古文经学大成145
74、刘焉建议 改刺史为州牧146
78、董卓入京乱政147
77、关东军讨伐董卓147
75、蹇硕统新军 宦官挑战外戚147
76、袁绍诛宦官:外戚宦官专权结束147
79、董卓迁都长安148
81、王允吕布谋杀董卓149
80、蔡邕作《述行赋》149
83、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150
82、床弩发明150
84、“医圣”张仲景151
85、华佗成为外科鼻祖152
86、华佗五禽戏153
88、董卓部将李傕控制献帝154
87、曹操势力崛起于兖州154
91、军阀割据局面形成155
90、汉献帝东归洛阳155
89、孙氏兄弟占据江东155
92、牟子《理惑论》传播佛教思想156
94、琴的艺术成熟157
93、刘熙著《释名》157
96、曹操使用车炮158
95、曹操荡平徐淮158
98、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159
97、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159
99、曹操屯田160
100、蔡琰归汉161
101、汉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成162
103、名法思想兴起163
102、曹操兴学163
104、刘备三顾茅庐孔明隆中对策164
106、赤壁之战曹操南进受阻165
105、曹操平定乌桓165
107、汉代民居丰富多彩166
108、长袍短服相得益彰168
109、《古诗十九首》与苏、李酬答诗完成169
三足鼎立——三国(220年至280年)171
2、曹丕称帝173
1、魏王谢世173
6、张飞遇害174
5、诸葛亮受托辅政蜀刘备命殒白帝174
3、陈群创九品中正制174
4、吴将陆逊火烧连营蜀主刘备兵败猇亭174
7、刘备继汉统在成都称帝175
8、一代译经大师支谦在吴译经176
10、蜀兵出祁山 第一次攻魏177
9、千古流传的出师表177
12、蜀相诸葛亮定南中178
11、魏文帝曹丕病故178
14、吴将卫温、诸葛直航海至夷州179
13、建安七子179
16、书法家钟繇卒180
15、孙权联蜀称帝180
17、魏复行五铢181
18、蜀相诸葛亮身死五丈原182
20、诗人曹植辞世183
19、“天下之名巧”——马钧183
22、吴国老臣张昭溘然长逝184
21、魏设法维持已在动摇的士家制184
24、曹魏政治185
23、倭国女王遣使访魏185
26、天意不怜蜀 一月失二相186
25、幼主曹芳登基皇帝大权旁落186
27、吴陆逊愤懑而死188
29、魏兴军屯于两淮189
28、正始石经189
30、司马懿称疾不朝190
31、孙权兴建建初寺191
33、何晏罹祸王弼病卒192
32、魏发生高平陵事变192
35、吴大帝孙权病卒193
34、蜀相费祎遇刺身亡193
38、吴相诸葛恪被杀194
37、司马师目疾加重 死于许昌194
36、魏将王凌起兵194
41、经学家王肃卒195
40、司马师杀李丰 废黜魏帝曹芳195
39、昙柯迦罗来华传授戒律195
43、毋丘俭兴兵淮南196
42、魏淮南州镇再反司马师196
44、吴幼主孙亮被废197
46、魏帝曹髦不敌司马昭被杀198
45、嵇康死于司马昭之手198
47、《九章算术注》成书199
48、钟会、邓艾争功罹难200
50、朱士行西域求经201
49、蜀汉灭亡201
潇潇风骨——西晋(265年至316年)202
3、晋首次分封宗室为王204
2、吴还都建业204
1、司马炎受禅称帝204
4、晋废民屯205
6、羊祜襄阳屯兵206
5、李密上《陈情表》206
8、晋武帝诏禁募客207
7、晋公布新律令207
9、裴秀辞世208
12、晋诏郡国信守五条209
11、王濬蜀中作船准备顺流东下209
10、秃发树机能反晋209
15、军屯趋于衰落 奴婢代兵屯田210
14、良史韦昭被杀210
13、吴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死210
17、司马氏再封宗室211
16、王宏劝课农桑受奖211
19、晋颁占田、课田、户调法212
18、杜预出任镇南大将军212
20、一片降幡出石头213
22、盗墓偶得竹书214
21、医学家皇甫谧辞世214
24、纸写书普及215
23、博咸警言:奢侈之费 甚于天灾215
25、西晋文学名作《三都赋》216
28、《三国志》成书217
27、文武双全的名臣杜预去世217
26、刘毅请废九品中正制217
31、司马炎重病亡故218
30、卫恒之死218
29、竺法护始译《正法华经》218
32、汝南王亮、楚王玮相继罹祸219
34、司空张华执政220
33、贾后杀杨骏 开始专权220
35、裴頠作《崇有论》驳贵无说221
38、文学家张华死难222
37、鲁褒作《钱神论》讽喻世风222
36、江统主张戎晋不杂222
40、氐帅齐万年被俘223
39、太子司马遹被杀223
42、司马伦诛杀贾后谋帝位224
41、司马伦称帝224
44、陆机写《平复帖》225
43、三王起兵 惠帝复位225
46、李特在绵竹起兵226
45、长沙王政变齐王被杀226
47、成都王颖、河间王颙再攻洛阳227
49、陆机遇难228
48、陈敏据历阳反晋228
50、张昌起义反晋229
52、李雄称帝230
51、长沙王义受酷刑而死230
54、易水惨剧发生231
53、史学家司马彪去世231
56、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232
55、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结束232
58、石勒设君子营233
57、司马睿移镇建业233
59、周玘三定江南234
62、刘聪陷洛阳 晋帝遭掳掠235
61、刘景仇杀汉人235
60、刘渊平阳称帝235
63、苦县之役236
65、杜?率流民起义237
64、石勒襄国建制237
66、司马邺即位长安238
68、石勒杀王浚239
67、异军突起反玄学239
70、张轨病逝240
69、祖逖北伐240
72、竹林七贤241
71、刘曜陷长安西晋告灭亡241
73、青瓷工艺已相当成熟242
江左偏安——东晋(317年至420年)243
2、东晋及十六国的设史之制245
1、司马睿建康称帝245
4、刘曜称帝246
3、江东立太学246
6、晋初服饰247
5、王敦于武昌举兵反晋247
9、刘曜进占秦陇248
8、后赵右长使张宾不幸去世248
7、晋元帝忧愤而死248
10、江东周、沈豪族同归于尽249
12、庾亮辅政始专朝权250
11、石勒杀邵续250
14、两赵关洛大战刘曜战败被杀251
13、两赵爆发高侯之战石虎大败251
16、石勒称帝252
15、苏峻、祖约之乱爆发252
18、东晋名将陶侃病逝253
17、天文学家虞喜发现岁差253
19、张凉收服西域254
21、石勒病逝石虎揽权。255
20、晋置南琅邪郡255
22、解飞巧造檀车256
23、慕容?称王建燕国256
24、什翼犍即位为代王257
26、东晋名臣王导病故258
25、晋下令实行土断政策258
27、庾翼违诏北伐未果259
28、慕容?佃苑借牛发展生产260
30、桓温西进灭蜀261
29、石虎强征民女 实行暴政261
32、张重华称凉王262
31、常璩撰成《华阳国志》262
34、褚裒北代失败 桓温势不可挡263
33、高僧佛图澄圆寂263
36、女书法家卫铄辞世264
35、慕容儁自称皇帝264
37、冉闵篡权 灭赵建魏265
39、桓温首次北伐 进军灞上266
38、苻健进占关中 建秦称帝266
41、桓温再次北伐 收复洛阳267
40、晋宣传国玺失而复得267
43、王猛佐苻坚理政268
42、中原的坞堡268
44、张天锡杀君自立 前凉政权变更频繁269
46、苻坚禁止商贾为官 纠正车服奢侈之风270
45、慕容恪辅政 燕人心遂定270
48、著名炼丹家、医学家葛洪仙逝271
47、庚戍土断271
49、名僧支遁圆寂272
51、秦举兵伐燕273
50、良史孙盛直书《晋春秋》273
53、桓温北伐 战败而归274
52、桓温废晋帝 独揽朝政274
55、秦贤相王猛去世275
54、代燕凤出使前秦275
56、秦相继灭凉、代统一北方276
59、秦兵向南进攻占取襄阳277
58、谢玄创建北府劲旅277
57、史学家袁宏辞世277
60、谢安执政 谢氏家族影响大增278
61、晋废田收租行按口税米279
64、秦晋发生淝水之战280
63、西域等地六十二国向秦纳贡280
62、慕容泓关中复燕国280
66、姚苌称帝282
65、慕容垂称燕王282
68、吕光自称凉州牧283
67、乞伏国仁叛秦283
70、拓跋珪即代王位复兴代国284
69、书圣王羲之父子284
71、道安圆寂285
72、范宁受贬上书议政286
75、秃发乌孤称王建凉287
74、《拾遗记》的作者王嘉去世287
73、魏败匈奴刘卫辰部287
77、姚兴即帝位288
76、燕魏参合陂大战288
78、魏迁都平城289
80、王恭叛晋290
79、法显西行求法取经290
83、孙恩起兵291
82、魏、秦发生柴壁大战291
81、司马元显执掌要政291
85、李?建凉292
84、卢水胡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292
86、桓玄起兵攻入建康293
88、冯跋建北燕294
87、刘裕征讨桓玄294
89、画家顾恺之辞世295
91、匈奴赫连勃勃建夏296
90、名僧鸠摩罗什296
93、卢循复起兵297
92、刘裕北灭南燕297
96、越州青瓷298
95、夏修筑统万城298
94、晋灭谯纵进占成都298
97、名僧慧远圆寂299
98、天文学成就300
99、刘裕北进伐后秦301
101、刘裕杀旧帝立新君302
100、刘裕行土断302
103、吐谷浑在北方兴起304
102、十六国分布形势图304
胡汉分治——南北朝(420年至589年)306
2、昙无谶赴姑臧译经308
1、刘裕创宋308
3、拓跋焘征贤士定律令309
5、寇谦之至平城弘扬道教310
4、拓跋魏侵刘宋310
7、西秦始凿炳灵寺石窟311
6、名僧竺道生圆寂311
8、魏通西域312
9、檀道济蒙冤被杀314
11、魏创九品混通制315
10、宋与凉互赠图书315
13、宋魏再次爆发战争316
12、拓跋魏统一北方316
14、刘义庆逝世317
15、魏遣使祭祖318
17、宋颁行《元嘉历》319
16、宋实行土断319
19、北魏太武帝灭佛320
18、宋铸孝建四铢钱320
20、宋文帝下诏北伐321
21、祖冲之制订《大明历》322
22、昙曜始凿云冈石窟323
24、宋颁行沙门敬人主之制324
23、宋魏爆发清口之战324
25、宋前废帝暴戾好杀325
27、乐府诗人鲍照去世326
26、《三洞经书目录》编成326
29、魏冯太后临朝称制327
28、宋魏间再次爆发战争327
30、萧道成废杀宋帝328
31、陆修静整顿南天师道329
33、萧道成建齐330
32、王俭上《七志》330
35、《刘涓子鬼遗方》整理完毕331
34、齐与吐谷浑建交331
37、永明体332
36、范缜撰成《神灭论》332
38、魏孝文帝迁都洛阳333
40、元宏攻齐334
39、北魏实行均田制334
41、魏始凿龙门石窟335
42、魏诏定姓族336
44、萧衍代齐建梁337
43、刘勰始作《文心雕龙》337
45、僧伽婆罗、曼陀罗译经339
47、萧梁北伐 大败而还340
46、江淹去世340
49、魏始立嗣不杀生母341
48、魏佛教大盛341
51、胡太后临朝称制342
50、文学家任昉去世342
53、魏河北起义爆发344
52、二元斗富344
54、菩提达摩东来345
56、文学批评家钟嵘与世长辞346
55、魏沙门法庆起事346
57、郦道元被袭杀347
60、高洋建齐伐魏348
59、经学家皇侃逝世348
58、梁武帝舍身同泰寺348
61、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349
62、魏收成《魏书》350
63、陈霸先建陈代梁351
65、侯景叛梁 兵入建康352
64、北周作《大律》352
67、陈顼废帝即位353
66、突厥崛起353
68、北周突厥伐齐354
71、北齐大将斛律光被杀355
70、宇文护被诛355
69、甄鸾撰成《笑道论》355
74、齐宫内乱356
73、官修《修文殿御览》成356
72、《龙门药方》刻石356
77、南朝情歌绮艳358
76、宇文周统一北方358
75、北周武帝禁断佛道358
78、陈吴明彻北伐失利359
79、薛道衡编《典言》360
大河东去——隋(581年至618年)361
2、隋文帝颁布均田令362
1、杨坚称帝建隋362
4、三省六部制的确立363
3、杨坚讦民出家363
5、杨坚废除辟署制364
6、隋灭陈统一南北365
8、隋灭后梁366
7、杨坚改革兵制366
11、隋修订雅乐367
10、隋筑新都大兴城367
9、隋《开皇律》成367
14、杨素督造仁寿宫368
13、苏威受诬被免官368
12、隋更铸五铢钱368
16、隋平江南豪族叛乱369
15、隋大索貌阅户 施输籍之法369
18、冼夫人助平岭南370
17、李德林被贬370
22、隋代的赋役制度371
21、隋代禁毁纬书371
19、隋死罪执行慎重371
20、史万岁平定羌人叛乱371
23、杨坚出征高丽372
24、智顗圆寂373
27、杨广弑父374
26、杨素因专权遭疏忌374
25、太子杨勇被废374
28、营建东都375
30、高颎被杀376
29、杨广谋废蜀王376
33、大运河贯通南北377
32、刘焯修成《皇极历》377
31、王通献《太平十二策》377
34、隋炀帝巡游江都378
37、裴矩撰成《西域图记》379
36、科举制度正式确立379
35、隋置仓窖379
39、杨玄感在黎阳起兵380
38、日本遣使来华380
41、隋炀帝三征高丽381
40、《切韵》381
43、薛道衡被杀382
42、隋置西域四郡382
46、隋代的佛雕艺术383
45、李密设宴杀翟让383
44、《诸病源候论》成书383
49、杜伏威智败陈棱384
48、王薄起义爆发384
47、杨广被突厥兵围于雁门384
52、隋朝三大建筑家385
51、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隋亡385
50、建国门起事385
53、隋兴洛仓被克386
55、窦建德大破薛世雄387
54、亭阁式石塔出现387
57、世界上第一座大跨度敞肩拱石桥——赵州桥建成388
56、隋代的绘画艺术388
热门推荐
- 2197319.html
- 2951234.html
- 1638210.html
- 68721.html
- 1963359.html
- 1642314.html
- 333967.html
- 2764205.html
- 3031520.html
- 277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3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7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0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8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4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7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7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