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庸国荒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庸国荒史研究
  • 李书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555946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536页
  • 主题词:张家界-地方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庸国荒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命之舟·人类摇篮·文明古国——总论大庸古国诞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1

第一节 地球三极与世界之中2

第二节 武陵山区与诺亚方舟2

第三节 彭壶双山与盘瓠之祖7

第四节 澧沅二水与洞庭之野8

第五节 崇山南北与庸国之都10

第二章 大庸:不可置疑的文明古国——试论大庸古国的起源与演变14

第一节 “大踵”说15

第二节 “大容”说16

第三节 “鄘国”说17

第四节 “上庸”说18

第五节 “夏庸”说19

第六节 “大邑”说20

第七节 “大融”说21

第八节 “大戎”说21

第九节 “大钟”说22

第十节 “祝融”说24

第三章 普天之下 莫非庸土——大庸古国的疆域和领土初探26

第一节 庸国方位27

第二节 庸国南疆37

第三节 庸国北疆55

第四章 祝融百国围崧梁——从《庸人歌·告祖词》看大庸古国主体民族和主要传人69

第一节 创世祝融70

第二节 复兴祝融80

第三节 神祇祝融90

第四节 祝融余脉93

第五章 淹没在时空深处的历史真相——揭秘大庸古国的前身和异称95

第一节 燧明国(村)96

第二节 华胥国、赤阴国96

第三节 大踵国、大人国97

第四节 大钟国、大镛国98

第五节 犬戎国、大戎国102

第六节 颛顼国106

第七节 盘瓠国107

第八节 驩头国109

第九节 三苗国112

第十节 夏禹国115

第六章 武王伐纣 庸首会焉——从武王伐纣看大庸古国的亲族和属国118

第一节 庸国与蜀国118

第二节 庸国与羌国123

第三节 庸国与髳国125

第四节 庸国与微国126

第五节 庸国与卢国128

第六节 庸国与彭国129

第七节 庸国与濮国131

第八节 庸国与巴国133

第九节 庸国与舒国136

第十节 庸国与楚国137

第十一节 庸国与吴国141

第十二节 庸国与越国150

第七章 从祝融到盘瓠的嬗变——盘瓠及吴将军真实身份探讨152

第一节 盘瓠氏陆终部落的史实记录152

第二节 盘瓠就是陆终158

第三节 古庸国盘瓠部落的分布与迁徙161

第八章 舜帝从俗嫁驩兜——“舜放驩兜于崇山”新考165

第九章 姜姬同源 庸楚一家——周赧王归葬大庸史实揭秘170

第一节 周、庸、荆、楚 同宗共祖171

第二节 周族图强 庸为基地172

第三节 武王伐纣 庸当先锋173

第四节 周伐荆楚 庸为保障174

第五节 强秦崛起 周楚修好176

第六节 丁姓旧臣 护送故主177

第十章 文化地名 大庸古国的金钥匙——且住岗、母老溃、武陵山与大庸国祖根文化178

第一节 “且”字与男根崇拜178

第二节 “也”字和女阴崇拜181

第三节 “武”字与祖先足迹183

第十一章 桑人植桑 羲和化蚕——桑植坪、帝女桑、呕丝女与大庸古国农桑文化185

第一节 帝女之桑应在澧水之源185

第二节 呕丝之野就是古桑之野187

第三节 桑树图腾就是马桑图腾188

第四节 蚕虫图腾隐含伏羲图腾190

第五节 桑间濮上孕育桑植民歌193

第六节 羲和之国乃制历之国194

第十二章 三源九流澧兰香——古庸国母亲河澧水源流初探197

第十三章 九澧旱粮豆居首——大庸古国豆作文明初探200

第十四章 鬼谷洞、鬼谷源、鬼流溪、鬼炭沟、巫门岩、老道湾、道人坳与古庸国巫傩文化——浅论澧水流域的巫禮(澧水)、巫傩(罗水)、巫彭(彭壶、盘瓠)、巫咸(咸池、盐垭)文化203

第一节 麻阳鬼205

第二节 鬼精灵206

第三节 鬼谷占208

第四节 辰州符215

第五节 克鬼方217

第六节 赶尸诀218

第十五章 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昆仑丘、中央仙山与大庸古国神都文化221

第一节 桑植昆仑222

第二节 天门昆仑225

第三节 崇山昆仑227

第四节 庸都昆仑230

第五节 昆仑开花231

第十六章 失败的英雄 不朽的功勋——尤公坪、枫香岗与大庸古国蚩尤史迹235

第一节 蚩尤与古庸国枫木图腾235

第二节 蚩尤与古庸国耕牛图腾238

第三节 蚩尤与古庸国龙神图腾240

第四节 蚩尤与古庸国天文学240

第十七章 天火岭、火炼垭、火场、火儿屋场与燧人氏和祝融氏——古庸国最伟大的发明创造和源远流长的用火文化241

第一节 先庸时期古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发明创造243

第二节 古庸旧地积淀丰富多彩的用火习俗255

第三节 女娲补天可能源于一次陨石雨撞击事件266

第十八章 咸峪、小咸峪、咸水村、盐井岩、盐湾村、盐井滩、盐垭村与古庸国煮盐文化——庸古国是我国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269

第一节 夙沙煮卤270

第二节 庸人入巴271

第三节 廪君控盐271

第四节 巴蔓子献首保城273

第五节 顷襄王收复鱼盐之地274

第十九章 七星山刻木记时 高阳峒苍璧礼天——太阳坪、看日山、七星山、高阳峒与大庸古国天文文化276

第一节 “看日”与“望月”277

第二节 “刻木”与“报格”277

第三节 “扶桑树”与“太阳池”278

第四节 “天台”与“天梯”280

第五节 “切璧”与“礼阳”281

第六节 “阳高”与“青阳”283

第七节 “南正”与“北正”284

第八节 “阳和”与“羲和”285

第九节 “天圆”与“天盖”285

第十节 “北斗”与“南斗”287

第十一节 “七星”与“七夕”288

第二十章 盘不空的大庸 塞不满的来凤——“祝融作市”与大庸古国贸易集市文化290

第一节 盐粮古渡290

第二节 祝融作市290

第三节 后世庸城291

第二十一章 蜡祀水庸·苍璧沉潭——蜡祭水庸与大庸古国农耕祭祀文化简论292

第一节 水庸、城隍与天门涌水和壶頭神瀵292

第二节 蜜蜡、蜡祭与天子大腊294

第三节 农耕祈祷与猫虎同祭297

第二十二章 天崇天鼋与白泽白县——后庸(春秋)时期楚白县由来初探299

第一节 天崇白泽与白县之源300

第二节 白猿、白义与白县之源303

第三节 白帝与白县之源305

第四节 伯庸与白县之源309

第五节 慈姑县与白县的渊源312

第二十三章 崇山:不朽的历史丰碑——论崇山文化与山岳崇拜315

第一节 环境与崇山祖源文化315

第二节 祝融与崇山祖源文化317

第三节 驩兜与崇山祖源文化318

第四节 四岳与崇山祖源文化320

第五节 典籍与崇山文化321

第六节 “拜崇”与山岳崇拜323

第二十四章 錾字岩·彝文镜·官仓坪——大庸古国文字遗存327

第一节 刻划符号327

第二节 记数字符328

第三节 木匠字符330

第四节 仓颉庙联333

第五节 苗土初义334

第六节 商贸暗语335

第七节 江永女书335

第八节 女性仓颉336

第九节 造字大国338

第十节 彝文铜镜340

第十一节 鬼谷丹篆344

第十二节 惜字珍闻344

第十三节 蔡伦造纸344

第十四节 活字印刷345

第二十五章 大庸古国音乐遗存——华胥湾、伏羲泉、祝融洞、咸池峪、尧儿坪、姬旦口、骚水滩音乐稽古346

第一节 有华胥湾恰有古乐《华胥引》348

第二节 有伏羲泉恰有《驾辨》古曲348

第三节 有祝融洞恰有《属续》古乐350

第四节 有刑家巷恰有《扶犁》古歌351

第五节 有咸池峪恰有《咸池》古乐353

第六节 有青阳乡恰有《九渊》古曲354

第七节 有高阳洞恰有《六英》古乐356

第八节 有辛母岗恰有《五茎》古乐357

第九节 有尧儿坪恰有《击壤歌》358

第十节 有雷泽坪恰有《箫韶乐》359

第十一节 有尹家溪恰有《蜡祭辞》《卿云歌》361

第十二节 有禹溪乡恰有《候人歌》362

第十三节 有姬旦口恰有《古风操》362

第十四节 有古人堤恰有《慨古吟》363

第十五节 有骚水滩恰有《离骚》古曲364

第二十六章 文化不灭 大庸古国光照千秋366

第一节 文化不灭——古庸炎黄文化遍布三湘四水366

第二节 庸人不庸——庸国文化光照千秋371

第三节 天朝圣庸——大庸是百国之祖391

第二十七章 大庸古国历史文化长卷脚本396

附:张家界人文史话三字序441

【附一】古庸国重要历史文献辑录444

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庸国荒史研究》后记4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