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频电子线路 下 第2分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频电子线路 下 第2分册
  • 华中工学院无线电技术教研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15012·0240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68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频电子线路 下 第2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一章角度调制315

§11.1概述315

§11.2调角波的性质315

11.2-1瞬时频率315

目录315

11.2-2调频波和调相波的数学表示式,频移和相移318

11.2-3调频波的频谱与频带宽度321

11.2-4调频和调相的关系328

11.3-1直接调频原理334

§11.3调频方法概述334

11.3-2间接调频原理335

§11.4变容二极管调频336

11.4-1基本原理336

11.4-2 电路分析338

11.4-3展宽频偏的方法345

11.4-4电路设计举例347

§11.5电抗管调频353

*§11.6三角波调频362

*§11.7方波调频371

§11.8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377

§11.9间接调频:调相的实现385

11.9-1调相的方法385

11.9-2间接调频的实现395

§11.10用模拟计算机产生调频信号397

11.10-1调频微分方程式397

11.10-2用模拟计算机解调频微分方程式398

11.10-3初始条件401

11.10-4结论402

*§11.11可变延时调频403

附录11.1将(1+mcos?t)γ展开成泰勒级数405

附录11.2频偏较大时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分析405

附录11.3公式(11.8-6)的推导406

参考资料409

思考题与习题409

§12.1概述414

第十二章调频信号的解调414

§12.2相位鉴频器418

12.2-1引言418

12.2-2相位鉴频器的工作原理418

12.2-3相位鉴频器回路参数的选择423

12.2-4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426

§12.3比例鉴频器430

12.3-1引言430

12.3-2比例鉴频器的工作原理432

12.3-3比例鉴频器的实际电路435

? 12.4脉冲计数式鉴频器438

12.4-1引言438

12.4-2脉冲计数式鉴频器的工作原理438

12.4-3脉冲计数式鉴频器的实现方法440

§12.5符合门鉴频器444

§1 2.6晶体鉴频器452

12.7-1引言456

§12.7限幅器456

12.7-2二极管限幅器458

12.7-3场效应管与晶体管限幅器461

12.7-4差分对限幅器464

§12.8调频制的抗干扰性465

12.8-1引言465

12.8-2调频制抗干扰性能获得改善的原因466

*12.8-3调频解调的信号噪声比470

12.8-4调频制和调幅制信噪比的比较476

12.8-5调频中的门限效应479

12.8-6预加重-去加重技术482

§12.9 自动频率微调(AFC)487

§12.10利用AFC系统稳定调频波的中心频率492

附录12.1式(12.2-18)的推导499

参考资料501

思考题与习题501

第十三章脉冲与数字调制504

§13.1概述504

13.2-1抽样定理509

§13.2抽样509

13.2-2抽样信号的频谱515

13.2-3带通信号的抽样517

§13.3模拟脉冲调制520

13.3-1脉冲振幅调制(PAM)520

13.3-2脉冲宽度调制(PWM)523

13.3-3脉冲位置调制(PPM)528

13.3-4三种模拟脉冲调制的比较531

§13.4脉冲编码调制(PCM)533

13.4-1引言533

13.4-2量化534

13.4-3编码537

13.4-4量化噪声541

13.4-5脉冲编码调制信号的频带宽度545

13.4-6脉冲编码调制的优缺点547

13.5-1引言548

? 13.5增量调制(DM)548

13.5-2增量调制的工作原理549

13.5-3增量调制信号的解调552

*§13.6最佳接收原理552

13.6-1引言552

13.6-2最佳接收原理554

§13.7振幅键控(ASK)558

13.7-1振幅键控信号的产生559

13.7-2振幅键控信号的解调562

§13.8移频键控(FSK)563

13.8-1移频键控信号的产生563

13.8-2移频键控信号的频带宽度565

13.8-3移频键控信号的解调569

§13.9移相键控(PSK)571

13.9-1引言571

13.9-2绝对移相键控信号的产生与解调572

13.9-3相对移相键控信号的产生573

13.9-4相对移相键控信号的解调579

附录13.1调宽脉冲的频谱分析583

13.9-5移频键控与移相键控的简单比较583

附录13.2调位脉冲的频谱分析585

参考资料588

思考题与习题588

第十四章频率合成与锁相技术591

§14.1概述591

§14.2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技术指标592

14.3-1非相干式直接合成器598

§14.3频率直接合成法598

14.3-2相干式直接合成器600

14.3-3频率漂移抵消法(外差补偿法)602

§14.4锁相环路的基本工作原理603

§14.5频率间接合成法(锁相环路法)606

14.5-1脉冲控制锁相法607

14.5-2间接合成制减法降频(模拟锁相环路法)608

14.5-3间接合成制除法降频(数字锁相环路法)612

§1 4.6锁相环路各部件及其数字模型619

14.6-1鉴相器620

14.6-2低通滤波器628

14.6-3压控振荡器(VCO)631

14.6-4锁相环路的数学模型633

*§14.7锁相环路的分析634

14.7-1一阶锁相环路634

14.7-2二阶锁相环路645

*§14.8锁相环路的应用简介652

14.8-1窄带跟踪接收机(锁相接收机)653

14.8-2锁相环路的调频与解调655

14.8-4振荡器的稳定与提纯657

14.8-3调幅信号的解调657

14.8-5倍频器与分频器658

14.8-6相关应答器659

附录14.1一阶环路方程的解(只求锁定状态)662

附录14.2一阶环路在小扰动下的捕捉时间664

参考资料665

思考题与习题665

习题答案(下册部分)667

符号表6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