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族发展史 第2卷 辽宋金元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尤中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晨光出版社
- ISBN:978754142749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273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1293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民族历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民族发展史 第2卷 辽宋金元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章 辽、宋、金时期1
第一节 辽朝1
一 辽朝的建立及其发展1
二 辽朝的统治政策和各种制度27
(一)民族政策28
(二)京城29
(三)中央官制30
(四)地方官制32
(五)斡鲁朵制40
(六)头下州军制42
三 辽朝的衰亡45
第二节 大理国56
一 大理国的建立和发展56
二 大中国的出现60
三 后理国61
四 大理国的疆域及其政区建设65
五 大理国的的各种制度69
六 大理国与宋朝的关系70
第三节 北宋王朝77
一 北宋的建立及其发展77
二 北宋王朝对其辖境内各民族的统治108
三 北宋王朝的破灭140
第四节 西夏王朝146
一 西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发展146
二 西夏的各种制度195
(一)民族政策195
(二)政权组织和职官制度196
(三)学校教育制度197
(四)军事制度198
(五)刑法制度199
三 西夏王朝的覆亡199
第五节 大越国212
一 大瞿越国的建立及其发展与破灭212
二 黎朝的建立及其发展与破灭217
三 李朝的建立及其发展与破灭221
第六节 南天国的建立及其破灭233
第七节 河西回鹘汗国、阿厮兰汗国、于阗国及哈喇汗王朝241
一 河西回鹘汗国241
(一)河西回鹘汗国的建立、发展及灭亡241
(二)河西回鹘汗国的政治制度245
二 阿厮兰汗国246
(一)阿厮兰汗国的建立、发展和灭亡246
(二)阿厮兰汗国的政治制度249
三 于阗国249
四 哈喇汗250
(一)哈剌汗的建立、发展和灭亡250
(二)哈剌汗的各种制度264
第八节 西辽国271
一 西辽国的建立及其发展与灭亡271
二 西辽国的制度和政策276
第九节 金朝286
一 金朝的建立及其发展286
(一)熟女真289
(二)生女真293
二 金朝的各种制度362
(一)民族政策362
(二)政治制度364
(三)军事制度365
(四)奴隶制度369
三 金朝的衰亡372
第十节 南宋王朝394
一 南宋王朝的建立及其发展394
二 南宋王朝对其辖境内各民族的统治421
三 南宋王朝的破灭435
第十一节 罗施鬼国、自杞国和流求(台湾)455
一 罗施鬼国455
二 自杞国462
三 流求(台湾)466
第十二节 汉族469
一 民族融合和分布面的扩大469
(一)向东北地区扩大分布面469
(二)向南部边境民族地区深入474
(三)部分汉族人口流入西南的大理国境内474
(四)部分汉族人口迁入沿海及岛屿474
二 文化的发展476
(一)科学和技术476
(二)儒学的新发展——理学的产生485
(三)史学489
(四)类书的编修494
(五)文学496
(六)艺术512
(七)宗教信仰513
第十三节 东北的民族群体520
一 契丹人(辽人)520
(一)辽朝统治期间的契丹人(辽人)520
(二)金朝统治区域内的契丹人536
二 渤海人541
三 女真人545
(一)经济551
(二)文化556
四 靺鞨566
五 奚人567
六 室韦569
第十四节 北方的民族群体575
一 突厥人575
二 鞑靼、阻卜578
三 乌古、于骨里、迪烈、韈劫子和伏鹿人583
(一)乌古和于骨里583
(二)迪烈586
(三)韈劫子587
(四)伏鹿人588
四 克烈部588
五 乃蛮部589
六 汪古部590
七 札剌亦儿部591
八 斡亦剌惕部592
九 巴儿忽惕、豁里和秃剌思部落592
十 蒙古593
第十五节 西北的民族群体599
一 西夏人599
(一)经济609
(二)文化615
二 回鹘的分化与畏兀儿(维吾尔)民族的形成和发展631
(一)河西回鹘631
(二)西州回鹘634
(三)葱岭西回鹘641
(四)畏兀儿民族的形成和发展644
三 辖戛斯(乞儿吉斯)——柯尔克孜族647
四 钦察人和乌孜别克民族649
五 塔吉克族651
第十六节 西部的民族群体658
一 吐谷浑658
二 羌族660
三 西番664
四 吐蕃人(藏族)665
(一)六谷部665
(二)唃厮罗部666
(三)西藏地区的吐蕃人668
第十七节 中南、华南至西南地区的民族群体670
一 苗族670
二 徭(瑶)族672
三 土家族675
四 畲族677
五 黎族677
六 峒(侗)族680
七 水族682
八 茅难族(毛南族)684
九 “西南五蕃”、“西南七蕃”——仲家(布依族)684
十 仡佬族686
十一 僮(壮)和僚687
(一)居室689
(二)饮食689
(三)服饰690
(四)劳动生活习俗690
(五)婚姻691
(六)死丧习俗691
十二 金齿、白衣(百夷)——傣族691
十三 蒲蛮(布朗族、德昂族和佤族先民)694
十四 和泥694
十五 “卢蛮”(傈僳族)695
十六 么些(纳西族)695
十七 峨昌(阿昌族和景颇族先民)696
十八 “乌蛮”(彝族)696
十九 白族699
(一)文字和文学作品701
(二)史学702
(三)雕刻、绘画702
(四)宗教和学校703
第六章 元朝时期707
第一节 蒙古国的建立及其发展与分裂707
一 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国710
(一)蒙古国初创前后710
(二)再度攻金,经略中原和辽东742
(三)西向征服西域753
二 窝阔台汗和贵由汗期间771
(一)制度的调整和建设773
(二)南下覆灭金朝778
(三)继续西征783
(四)灭东真国,征高丽791
(五)进攻南宋792
(六)招降吐蕃地区795
三 蒙哥汗至忽必烈汗初期796
(一)蒙哥汗期间796
(二)忽必烈汗初期808
第二节 元朝的建立及其发展与灭亡833
一 忽必烈建立元朝833
(一)元朝的建立833
(二)破灭南宋839
(三)对外扩张849
二 成宗统治期间867
(一)与察合台、窝阔台汗国的战争867
(二)征八百媳妇国与西南各民族的反抗869
三 武宗、仁宗、英宗统治期间873
四 泰定帝、文宗、顺帝统治期间879
五 元末农民起义和元朝的覆亡885
(一)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885
(二)韩山童、刘福通首义和各地的响应887
(三)南方红巾军起义和天完国的建立889
(四)方国珍、张士诚起兵反元889
(五)宋国的建立和失败891
(六)天完国的复兴和倪文俊、陈友谅的篡夺,夏国的建立894
(七)朱元璋势力的发展896
(八)朱元璋平定南方灭元898
第三节 元朝对各民族的统治905
一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905
二 民族压迫政策906
三 土官的设置909
(一)云南行省910
(二)四川行省924
(三)湖广行省928
(四)甘肃行省943
(五)宣政院辖地943
第四节 汉族946
一 民族融合与分布面的扩大947
二 文化的发展995
(一)科学技术995
(二)理学1004
(三)文学艺术1006
(四)史学1019
(五)宗教信仰1024
第五节 回回1035
第六节 东北的民族群体1056
一 契丹人1058
二 女真人1063
三 水达达(吉里米)1069
四 骨嵬和亦里于1071
五 兀者1071
六 高丽人1073
第七节 北方的蒙古族1074
一 民族的形成和迁徙1074
二 蒙元对北方蒙古族地区的统治1079
(一)分遣亲王出镇1079
(二)朝廷中央机构的建立1081
三 北方蒙古族的经济文化1083
(一)畜牧业1083
(二)农业1084
(三)狩猎1085
(四)手工业1086
(五)城市、商业和交通1089
(六)居室1090
(七)服饰1092
(八)饮食1094
(九)语言文字1097
(十)文学和史学1099
(十一)宗教信仰1100
(十二)生活习俗1113
(十三)音乐歌舞和娱乐1119
第八节 西北的民族群体1123
一 蒙元对河西地区的设治和经营1123
(一)亲王出镇1123
(二)建立甘肃行中书省和行枢密院1124
(三)设置站赤,开展屯田垦殖1124
二 蒙元对西域的经营设治1126
(一)军政机构的设置1129
(二)交通设施1129
(三)屯田1129
三 畏兀儿1131
(一)经济1134
(二)文化1136
四 撒里畏兀儿1141
五 唐兀人1144
六 吉利吉思(乞儿乞思)——柯尔克孜1156
七 乌孜别克和塔吉克1158
(一)乌孜别克1158
(二)塔吉克1159
第九节 西部的民族群体1162
一 蒙元对西部各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1162
(一)征服和招降西部民族地区1162
(二)以宣政院进行统辖1166
(三)地方机构的建立1169
(四)设置驿传站赤1173
二 羌族1176
三 西番1178
四 吐蕃1183
(一)封建农奴制的巩固和发展1185
(二)宗教和佛学著作1187
(三)文学1191
(四)史学1193
(五)建筑和绘画雕塑1194
(六)婚姻习俗1194
(七)丧葬习俗1195
第十节 西南至中南的民族群体1197
一 元朝对西南至中南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1197
(一)扩大征服地区和统治范围1197
(二)建立行省和设置土官1200
(三)开展军、民屯田1201
(四)设置驿传站赤1202
二 白族和“?”(彝族)1204
(一)白族1204
(二)“?”(彝族)1207
三 末些(纳西族)、“卢蛮”(傈僳族)、“撬”(俅)族、“峨昌”、“斡泥”1210
(一)末些(纳西族)1210
(二)“卢蛮”(傈僳族)1211
(三)“撬”(俅)族1211
(四)“峨昌”1211
(五)“斡泥”1212
四 蒲蛮1212
五 苗族、徭(瑶)族和必际(土家族)1215
(一)苗族1215
(二)徭(瑶)族1219
(三)必际(土家族)1221
六 “百夷”(傣族)、僮(壮)族和“仲家”(布依族)1226
(一)“百夷”(傣族)1226
(二)僮(壮)族1234
(三)“仲家”(布依族)1237
七 侗族、水族、茆?(毛南)族、木佬、佯僙、仡佬1242
(一)侗族1242
(二)水族1244
(三)茆?(毛南)族1246
(四)木佬1248
(五)佯僙1250
(六)仡佬1253
八 “龙家”和“宋家”1257
(一)“龙家”1257
(二)“宋家”1258
第十一节 南方的民族群体1264
一 畲族1264
二 黎族1268
三 “瑠求”的居民1271
热门推荐
- 29273.html
- 3559588.html
- 2097261.html
- 992909.html
- 3729610.html
- 2555424.html
- 883669.html
- 2917089.html
- 2906307.html
- 3636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0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1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4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6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1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8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9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4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0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