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优外汇储备与货币调控方式转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磊,李宏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5174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外汇储备-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优外汇储备与货币调控方式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的外汇储备与最优外汇储备规模1
一、国际储备及其构成3
二、经济增长奇迹下的中国外汇储备6
(一)改革开放后的外汇储备稳步积累期(1978~1993年)9
(二)汇率并轨后的外汇储备快速积累期(1994~2004年)10
(三)外汇管理体制完善过程中的加速积累期(2005~2013年)11
(四)经济新常态下的外汇储备收敛期(2014年至今)12
三、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几点讨论13
(一)人口结构与外汇储备13
(二)国际收支平衡视角下的外汇储备积累16
(三)辩证看待外汇储备规模20
四、最优外汇储备规模的存在性26
(一)成本—收益视角下的最优外汇储备规模26
(二)两分法、自然率假说与最优外汇储备的理论存在性27
(三)货币政策转型、内外价格和数量目标的相互转换与最优外汇储备31
五、外汇储备的性质和研究的总体安排33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视角下的外汇储备39
一、传统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储备41
(一)两分法、货币数量论与金本位制41
(二)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平衡机制43
(三)通货紧缩、最后贷款人和外汇储备44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金汇兑本位制和外汇储备49
(一)“一战”后的金汇兑本位制49
(二)金汇兑本位制的不稳定性与外汇储备51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外汇储备54
(一)美元—黄金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54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56
(三)有关外汇支付手段与价值储藏功能的讨论59
四、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外汇储备60
(一)货币中性与信用货币体系60
(二)汇率制度选择与外汇储备63
(三)出于支付和预防性的外汇储备需求70
(四)具有充足流动性和价值可靠的储备货币供给76
五、纳入SDR后的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83
(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83
(二)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变革的长期性85
(三)对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启示87
第三章 最优外汇储备规模估算方法简要述评及对中国的初步测算91
一、外汇储备规模的经验比例法94
(一)外汇储备与进口额之比94
(二)考虑外债、国内货币和经济等其他因素经验比例指标95
二、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最优外汇储备分析97
三、基于储备需求函数的回归分析方法100
四、IMF外汇储备充足度的风险加权计量法及对中国的初步测算102
第四章 对中国最优外汇储备规模的理论测算——基于效用最大化模型和具有中国特征DSGE模型的估计111
一、基于效用最大化JR模型的中国最优外汇储备估计116
(一)模型的主要思路116
(二)效用最大化的最优外汇储备模型推导117
(三)基于JR模型的中国最优外汇储备估算120
二、具有中国特征DSGE模型的最优外汇储备估计122
(一)外汇需求、冲销干预与外汇储备积累对中国经济典型特征的讨论124
(二)基于中国经济特征的开放条件DSGE模型127
(三)数据说明与参数校准和估计135
(四)对中国最优外汇储备规模的估计136
(五)资本开放情况下中国最优外汇储备规模的估计140
(六)国外需求脉冲响应分析和社会福利比较145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调控151
一、投资导向的经济增长与外汇储备154
(一)储蓄率、净出口与外汇储备154
(二)财政分权和锦标赛模式下的经济增长158
(三)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投资驱动和资金配置159
二、双顺差下的外汇储备积累163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和双顺差163
(二)人口红利、劳动力禀赋优势与贸易顺差165
(三)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分工下的产业技术升级168
(四)资本账户开放与国际资本流入170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调控与基础货币供给176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的信贷规模管理与基础货币供给176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量为主的间接货币调控、外汇占款与流动性过剩178
(三)近年来的流动性新格局和基础货币供给渠道创新182
第六章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最优外汇储备与货币调控方式转型189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189
(一)向中高速增长路径收敛的经济新常态189
(二)经济收敛条件与宏观经济结构191
(三)人口禀赋、经济结构与外汇储备196
(四)投资主导的增长方式转型200
二、经济新常态和外汇最优规模收敛条件下货币政策转型的迫切性204
(一)流动性新格局要求中央银行更加关注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目标204
(二)利率的可控性、可测性及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优于货币数量目标206
(三)价格型货币调控更有利于与市场沟通和预期引导210
(四)货币数量调控还容易导致顺周期调控和政策误判211
三、深化改革新阶段的外汇储备规模收敛与货币调控方式转型213
(一)深化改革阶段的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与货币调控方式转型213
(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外汇储备收敛215
(三)货币内外价格和数量目标的交叉位与货币调控方式转型221
四、宏观审慎政策与外汇储备管理229
(一)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的宏观审慎政策229
(二)宏观审慎、预期管理与外汇储备管理体制232
第七章 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市场发展与“藏汇于民”的政策选择235
一、外汇储备规模动态优化与“藏汇于民”政策237
二、外汇储备最优规模收敛的渐进性和搞活流量的政策选择242
(一)外汇储备规模优化的渐进性242
(二)优化流量的“藏汇于民”政策选择244
三、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249
(一)用于对外支付和规避汇率风险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与“藏汇于民”249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进展251
(三)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255
四、大力促进外汇市场发展,有效满足支付用汇和避险需求256
(一)满足外汇资产收益有效规避风险的外汇市场发展与“藏汇于民”256
(二)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59
(三)市场导向的外汇市场发展政策建议263
附录 2005年以来我国金融对外改革开放主要政策措施265
参考文献281
后记319
热门推荐
- 1169240.html
- 3613047.html
- 377508.html
- 3305881.html
- 2306297.html
- 2352939.html
- 3094351.html
- 2219654.html
- 2260504.html
- 3769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8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0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6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8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3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6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7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7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2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