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
  • 刘永佶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08754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方法论1

第一章 “没有哲学,我便不能向前迈进”4

一、作为黑格尔的“学生”的马克思4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成员11

三、《博士论文》18

第二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开启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之门28

一、“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28

二、黑格尔的法哲学与政治经济学36

三、“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46

四、“私有财产”是“国家的本质”52

第三章 对以前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批判分析58

一、从概念运动集中分析批判的方法意义58

二、对工资、资本、利润、积累、竞争、地等租概念的批判分析64

三、对以前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批判继承72

四、在对以前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中走向唯物主义79

第四章 将异化思想引入政治经济学85

一、黑格尔的异化思想85

二、鲍威尔对异化思想的发展91

三、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97

四、马克思对异化思想的改造和充实103

五、异化思想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方法意义108

第五章 异化劳动概念的规定114

一、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唯一原则”的劳动114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批判继承118

三、异化劳动概念内涵的规定125

四、异化劳动概念的外延131

五、异化劳动概念与劳动价值论136

第六章 异化劳动假说体系的形成141

一、异化劳动假说的方法论意义141

二、异化劳动概念的核心地位145

三、对私有财产概念的改造及其在异化劳动假说体系中的地位151

四、对各具体概念的改造155

五、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扬弃161

第七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法论的特点及其缺陷166

一、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化166

二、概念运动主体性的初步形成172

三、对黑格尔思辨方法的批判176

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法论的缺陷182

第二部分 《1875—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187

第八章 1844年以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进展190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确立190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197

三、对经济概念与现实、历史关系的明确207

四、对以前概念的进一步批判和改造216

第九章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方法论的特点223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及其内容223

二、实证性的充实和加强228

三、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再次“浏览”及其意义233

四、注重一般、特殊、个别的关系238

五、异化思想的转形和具体化244

六、历史感的充实和加强249

一、关于“生产一般”的规定256

第十章 《导言》的方法论意义256

二、对经济过程各环节辩证关系的论证262

三、对研究方法的系统论述269

四、论述体系的设想及其演变278

第十一章 新核心概念的提出284

一、方法论进展的集中体现284

二、对劳动价值论的改造与对劳动和资本的分析288

三、剩余价值概念的初步规定294

四、剩余价值概念的直接展开299

五、剩余价值概念的核心地位和作用303

第十二章 对各具体概念的改造和规定307

一、对资本积累概念的改造307

二、对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概念的规定313

三、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概念的改造317

四、对利润、利息概念的改造323

五、改造和规定具体概念的方法意义和特点328

第十三章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方法论的缺陷333

一、一般、特殊、个别推论法的特点333

二、从具体到抽象概念运动中的缺陷337

三、从抽象到具体概念转化中的缺陷342

四、《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缺陷347

第三部分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353

第十四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充实和完善356

一、《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和内容356

二、对以前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批判分析362

三、实证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366

四、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的转化371

第十五章 核心概念层的明确和完善379

一、对商品、价值、货币及其向资本转化的辩证论述379

二、对资本与劳动的分析和明确规定386

三、剩余价值概念的完善391

四、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概念的完善论证395

第十六章 对以前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系统批判402

一、批判在方法论中的地位和意义402

二、从方法论上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区别406

三、对庸俗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批判410

四、《剩余价值理论》与《哲学史讲演录》417

一、揭示以前政治经济学家的共同错误425

第十七章 系统的批判和批判的系统425

二、纯粹形式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批判和论证428

三、对剩余价值各特殊形式的历史考察和论证436

四、从学说史方面论证剩余价值论的必然性441

第十八章 剩余价值理论体系的充实448

一、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补充论述448

二、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考察454

三、对剩余价值特殊形式的进一步考察461

四、从《手稿》到《资本论》468

第十九章 《资本论》的逻辑与黑格尔的《逻辑学》473

一、《资本论》的逻辑并非黑格尔《逻辑学》的“运用”474

二、《资本论》的逻辑从《逻辑学》中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因素477

三、《资本论》的逻辑对《逻辑学》的辩证否定和发展4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