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彩色显象管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彩色显象管 上
  • 童林夙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1513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彩色显象管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8

第一章 彩色图象的再现要求8

§1.1 彩色图象的传送与再现8

1.1.1 三基色原理8

1.1.2 彩色图象的传送9

1.1.3 彩色图象传送和再现的基本要求10

1.1.4 彩色图象的再现13

1.2.1 人眼与视觉系统19

§1.2 彩色图象再现与视觉特性19

1.2.2 视觉特性与电视发展22

1.2.3 视觉特性与电视图象信息的相关性24

1.2.4 电视图象闪烁与人眼闪烁融合频率24

1.2.5 电视图象的清晰度与人眼的视力26

1.2.6 电视图象的边缘清晰度与人眼的对比效应27

§1.3 彩色图象参数与视觉特性27

1.3.1 视觉特性28

1.3.2 视觉特性与再现图象的关系35

2.1.1 工作原理40

第二章 荫罩式彩色显象管40

§2.1 三枪三束荫罩式彩色显象管40

2.1.2 黑底技术43

2.1.3 会聚技术45

§2.2 单枪三束荫条式彩色显象管50

2.2.1 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52

2.2.2 单枪三束彩色显象管的改进56

§2.3 自会聚彩色显象管64

2.3.1 自会聚原理64

2.3.2 自会聚彩色管的结构与特点74

2.3.3 自会聚彩色管的类型85

第三章 其他彩色显象管112

§3.1 束指引型彩色显象管113

3.1.1 束指引型彩色显象管的工作原理113

3.1.2 束指引型彩色显象管的结构119

§3.2 穿透型彩色显象管122

3.2.1 穿透屏的工作原理123

3.2.2 穿透屏的设计126

3.2.3 穿透屏的工艺类型134

3.2.4 穿透管的工作方式137

3.2.5 穿透管的特点和用途140

第二篇 彩色显象管的设计原理143

第四章 色度学143

§4.1 色度的计算143

4.1.1 色度学及其常用的术语143

4.1.2 三基色值及颜色图144

4.1.3 CIE色坐标的计算148

4.1.4 均匀颜色标尺151

4.1.5 色比较温度与普朗克轨迹153

4.1.6 相关色温156

4.1.7 刚辨色差MPCD157

§4.2 色度的测量160

4.2.1 能量分布曲线的测定160

4.2.2 色度计162

4.2.3 其他的新型色度计164

5.1.1 设计的概念166

第五章 彩色显象管设计概论166

§5.1 设计概论166

5.1.2 设计工艺167

5.1.3 新产品设计167

5.1.4 设计的更改170

5.1.5 设计人员应注意的有关事项170

5.1.6 设计参数171

§5.2 设计举例172

5.2.1 阴极与热丝设计的一般概念172

5.2.2 电子枪设计的一般概念184

第六章 彩色显象管中常用电子枪的设计考虑194

§6.1 影响电子束直径的几个因素194

§6.2 彩色显象管中常用的电子枪197

§6.3 高压聚焦(TPF)电子枪199

§6.4 高压聚焦双电位(Hi-BPF)电子枪203

§6.5 B-U及U-B电子枪206

§6.6 单枪三束管电子枪208

§6.7 COTY—29电子枪210

§6.8 大孔径透镜电子枪214

第七章 荫罩及其支撑机构的设计220

§7.1 概述220

§7.2 平面荫罩的几个基本特性222

7.2.1 荫罩的透过率222

7.2.2 荫罩的清晰度229

7.2.3 荫罩与色纯度及对比度239

§7.3 成形荫罩的设计与计算242

7.3.1 粉点(条)向心聚焦作用242

7.3.2 荫罩曲率半径的计算245

7.3.3 动态会聚对荫罩形状的影响251

7.3.4 荫罩孔隙随偏转角度的变化252

§7.4 荫罩和框架的热补偿254

7.4.1 概述254

7.4.2 热补偿量的计算255

7.4.3 荫罩热变形的两种形式及其补偿259

7.4.4 荫罩网中心偏离的校正267

§7.5 荫罩设计中的莫尔效应268

§7.6 几种改进型荫罩的原理与方法281

§8.1 偏转线圈概述294

8.1.1 偏转线圈的作用294

8.1.2 对偏转线圈的要求294

第八章 偏转线圈的设计方法294

8.1.3 偏转线圈的种类296

8.1.4 偏转线圈的结构297

8.1.5 偏转线圈与彩色显象管的关系298

8.1.6 偏转线圈的技术指标298

8.2.1 偏转线圈的磁场分布309

§8.2 偏转线圈的设计基础309

8.2.2 电子束在偏转磁场中的偏转特性313

8.2.3 偏转线圈的绕线密度分布函数nθ316

8.2.4 偏转象差318

8.2.5 光栅畸变的校正方法319

8.2.6 象散象差的校正方法327

8.2.7 三束会聚原理330

8.2.8 管颈荫影340

8.2.9 扫描系统的设计342

8.2.10 47cm彩管无枕形畸变偏转线圈的设计实例346

§8.3 偏转线圈的制造355

8.3.1 偏转线圈制造的工艺流程355

8.3.2 生产工序的质量控制及技术管理357

§8.4 偏转线圈的发展动向359

第九章 彩色显象管玻壳外形设计及结构分析361

§9.1 彩色显象管玻壳结构的基本要求361

9.2.1 玻屏设计的一般考虑363

§9.2 玻屏的设计与计算363

9.2.2 玻屏外廓尺寸的计算367

9.2.3 玻屏内表面的设计368

9.2.4 建立屏面空间曲面数学模型的方法371

9.2.5 玻屏外形的改进373

§9.3 玻锥的设计与计算374

9.3.1 玻锥设计的一般考虑374

9.3.2 玻锥尺寸设计的分析法376

9.3.3 玻锥尺寸借助于建立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数值求解382

9.3.4 颈锥对渡压形状的确定389

§9.4 玻壳的应力与强度394

9.4.1 一般概念394

9.4.2 玻壳应力的计算法397

9.4.3 玻壳的强度400

§9.5 玻壳的爆炸与防爆403

9.5.1 彩色显象管爆炸的原因与过程403

9.5.2 玻壳的防爆及其方法406

§10.1 概述413

第十章 校正透镜的设计方法413

§10.2 校正透镜的设计417

10.2.1 光线通过平板玻璃后的变化417

10.2.2 电子束在磁场中偏转时偏转中心前移量的变化419

10.2.3 电子束随偏转角增大在屏上的群散现象和△s的校正423

10.2.4 透镜的设计计算426

10.2.5 透镜面形的计算方法437

10.2.6 校正透镜的反设计方法447

§10.3 非连续面校正透镜452

主要参考资料4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