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钱俊瑞,李权时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3106·747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绪论1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结我国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
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同中国国情的统一7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1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现代化建设的特色16
一 中国经济建设的底子16
二 我国现阶段的若干重要特点23
三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28
第二章 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33
一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33
二 适合我国特点的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39
三 适合我国特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45
第三章 我国发展生产力的战略51
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51
二 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因素53
三 我国生产力结构的现状56
四 有关我国生产力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61
第四章 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68
一 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68
二 我国有自立于世界先进科技之林的能力74
三 高点起步的创新战略78
第五章 以公有制为主的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82
一 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不存在固定模式82
二 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历史经验84
三 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89
四 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形式之间的关系94
第六章 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99
一 现行计划体制的弊病及改革方向99
二、计划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102
三 灵活多样的计划管理形式107
四 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控制110
一 我国农业的成就及其局限性113
第七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体系113
二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农业的历史性转变115
三 商品性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其进步意义122
四 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126
第八章 增加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33
一 旧体制的主要弊病与改革方向133
二 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是搞活企业的关键136
三 政企职责分开与简政放权139
四 建立健全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142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46
一 抛弃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的传统观念146
二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149
三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152
四 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商品经济的道路155
一 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159
第十章 改革流通体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159
二 流通的重要性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162
三 建立机动灵活的统一市场与畅通无阻的流通网络167
四 建立结构合理、职能齐全而发达的流通体系173
第十一章 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价格体制177
一 我国价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77
二 价格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181
三 有中国特色的价格体系和价格体制的构想183
四 放调结合,以放促调,推动价格改革顺利进行187
第十二章 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建立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经济区191
一 城市的基本功能191
二 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194
三 城市经济区的特点、划分标准和类型197
四 建立经济区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202
第十三章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建立新的工资制度206
一 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和我国工资分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206
二 工资改革的原则、内容和方向210
三 多种经济形式与不同性质的分配制度216
第十四章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与宏观经济控制219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财政银行的重要作用和相互关系219
二 财政体制的初步改革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222
三 金融体制改革与银行面临的新课题228
四 宏观控制与财政金融的主要任务232
第十五章 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237
一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237
二 建立全方位的对外经济关系240
三 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几种主要形式243
四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248
第十六章 人民民主专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253
一 我国的阶级结构与人民民主专政253
二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58
第十七章 完善和发展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8
一 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8
二 人民民主与国家机关的建设276
第十八章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85
一 我国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285
二 我国立法的原则和制度290
三 我国法律适用的原则和效力294
四 我国法律的遵守和实施的保证299
第十九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04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304
二 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和组织的领导306
三 加强党的建设 改善党的领导312
第二十章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321
一 爱国统一战线仍是一大法宝321
二 多党派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325
三 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最适当的组织形式327
四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331
五 华侨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334
一 我国的民族和民族关系337
第二十一章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37
二 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党和国家奉行的基本原则340
三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钥匙345
第二十二章 人民军队和军事制度354
一 人民军队的建军思想和光荣传统354
二 我国现行军事制度与改革363
第二十三章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71
一 一国两制 是能够行得通的371
二 一国两制 对各方都有利374
三 一国两制 有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378
四 一国两制 的根据381
第二十四章 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86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386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目标389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保证392
四 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的一个创造396
一 积极发展小城市,逐步实现城乡融合399
第二十五章 消灭城乡差别的道路399
二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实现工农一体化403
三 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城乡共同繁荣407
第二十六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11
一 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411
二 我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414
三 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415
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17
五 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420
六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422
第二十七章 在改革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25
一 改革--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425
二 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27
三 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430
后记437
热门推荐
- 3666443.html
- 169153.html
- 860555.html
- 1922839.html
- 3666058.html
- 2267376.html
- 2191232.html
- 1607536.html
- 2444941.html
- 1738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4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8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6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2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3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5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7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7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