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刚,张凯选,鲍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1257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地籍管理-高等学校-教材;地籍测量-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地与土地资源1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及其特性1
一、土地的概念1
二、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3
三、土地的自然与经济特性4
四、土地的功能与作用5
第二节 我国土地资源现状7
一、我国土地资源特征7
二、保护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9
第三节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0
一、人地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10
二、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1
复习与思考13
第二章 土地管理概述14
第一节 土地管理的有关概念14
一、土地管理的含义14
二、土地管理的目的16
三、土地管理的意义17
四、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系18
五、我国土地管理的原则19
六、土地管理的职能20
七、土地管理的方法21
第二节 土地管理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与技术手段22
一、经济学理论22
二、现代管理理论24
三、土地管理的法律依据26
四、土地管理的技术手段及其应用29
第三节 地籍与地籍管理31
一、地籍的概念31
二、地籍管理34
三、我国地籍与地籍测量的发展36
第四节 土地权属管理概述38
一、土地制度与土地权属38
二、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40
三、我国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42
四、我国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与客体43
五、土地权属管理的任务和内容44
第五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4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44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45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46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类型47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与内容47
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48
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果52
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的编制53
复习与思考54
第三章 土地调查概述55
第一节 土地调查的概念、目的与意义55
一、土地调查的概念55
二、土地调查的目的56
三、土地调查的意义57
四、土地调查的基本原则58
五、我国土地调查史回顾59
第二节 土地调查的目标、任务与主要成果60
一、土地调查的目标60
二、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60
三、土地调查的主要成果61
第三节 技术路线、工作程序与组织实施61
一、土地调查技术路线61
二、基本要求62
三、土地调查技术方法62
四、土地调查工作程序63
五、土地调查组织实施65
第四节 全国土地利用分类65
一、土地分类体系65
二、土地利用分类66
三、我国土地利用分类的发展过程67
四、我国几种土地利用分类概述68
五、《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国家标准69
第五节 土地调查地类认定76
一、耕地认定76
二、园地认定77
三、林地认定78
四、草地79
五、交通运输用地80
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1
七、其他土地83
八、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5
复习与思考86
第四章 农村土地调查87
第一节 概述87
一、农村土地调查的概念87
二、农村土地调查的范围与内容87
三、农村土地调查的程序与步骤88
四、数学基础与技术要求89
五、技术路线与方法90
第二节 农村土地调查准备工作91
一、组织准备91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92
三、界线及面积控制94
四、外业调查底图的制作97
第三节 农村土地权属调查102
一、原则与任务103
二、调查单元划分与编号103
三、权属界线表示方法104
四、权属确认方式106
五、权属争议处理107
六、权属界线调查108
第四节 农村土地地类调查110
一、概述110
二、线状地物调查113
三、图斑调查123
四、地物补测125
五、零星地类调查129
六、特殊情况地类认定129
第五节 耕地坡度分级131
一、概述131
二、坡度分级图生成132
三、确定调查区耕地坡度分级135
四、耕地坡度分级成果137
五、耕地坡度分级的检查验收138
第六节 田坎系数测算139
一、概述139
二、地貌类型及区域划分140
三、耕地田坎系数样方的分布与选取141
四、田坎系数测算142
五、上交成果、成果验收与质量评定143
复习与思考144
第五章 城镇地籍调查145
第一节 概述145
一、基本概念145
二、基本要求146
三、调查原则147
四、技术路线与方法147
五、地籍调查程序与主要成果148
六、检查验收150
第二节 初始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150
一、组织、宣传、试点与培训150
二、确定调查区域151
三、资料收集与踏勘152
四、制定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152
第三节 城镇土地权属调查153
一、权属调查的内容153
二、权属调查准备工作153
三、权属调查原则与处理156
四、宗地权属情况调查156
五、界址调查158
六、宗地草图绘制161
七、地籍调查表填写162
第四节 地籍调查成果整理归档与检查验收169
一、地籍调查成果整理归档169
二、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制度170
三、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的内容与方法170
复习与思考174
第六章 地籍测量概述176
第一节 地籍测量的性质176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176
二、地籍测量的分类176
三、地籍测量的特点176
第二节 地籍测量的内容和方法178
一、地籍测量的任务和内容178
二、地籍测量方法178
三、地籍测量发展综述179
复习与思考179
第七章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180
第一节 地籍控制测量概述180
一、地籍控制测量的含义及特点180
二、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81
三、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182
四、地籍控制点之记和控制网略图184
第二节 地籍测量坐标系185
一、大地坐标系185
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185
三、高程基准188
四、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的选择189
五、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192
第三节 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192
一、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192
二、利用已有城镇基本控制网193
三、一、二级导线地籍控制网的布设193
四、图根控制测量193
复习与思考196
第八章 界址点测量197
第一节 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197
一、界址点概念197
二、界址点精度197
第二节 界址点测量方法198
一、概述198
二、极坐标法199
三、交会法200
四、内外分点法201
五、直角坐标法201
六、GPS-RTK方法202
第三节 界址点测量实施203
一、测前准备工作203
二、界址点外业观测204
三、观测成果内业整理204
四、界址点误差检验204
复习与思考题205
第九章 地籍图及其测绘206
第一节 概述206
一、地籍图的概念206
二、地籍图的特点206
三、地籍图的分类206
四、地籍图比例尺207
五、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208
六、地籍图的内容209
第二节 分幅地籍图的测制213
一、基本要求213
二、平板仪测图214
三、航测法成图214
四、编绘法成图214
第三节 宗地图的测制217
一、宗地图的概念217
二、宗地图的内容218
三、宗地图的特性218
四、宗地图的作用218
五、宗地图的绘制218
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的编制219
一、土地利用现状图概念219
二、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219
三、土地利用挂图的编制220
四、土地所有权属图的编制221
五、农村居民地地籍图222
复习与思考224
第十章 土地面积量算225
第一节 概述225
一、基本原则225
二、土地面积量算与统计的基本要求226
三、量算方法226
第二节 土地面积量算原理227
一、几何要素法227
二、膜片法228
三、沙维奇法229
四、求积仪法230
五、坐标法231
六、任意图斑椭球面积计算232
七、消除图纸变形对面积测算的影响234
八、求地块在某一投影面的面积234
九、求地球表面倾斜面的面积235
第三节 农村土地面积量算235
一、量算原则236
二、量算步骤与精度236
三、控制面积量算239
四、碎部面积量算242
五、土地面积的统计、汇总245
第四节 城镇土地面积量算248
一、面积量算基本要求248
二、控制面积量算249
三、宗地与地类面积量算250
四、城镇宗地面积测算项目251
五、城镇土地面积统计汇总252
复习与思考255
第十一章 变更地籍调查256
第一节 概述256
一、变更地籍调查的作用与特点256
二、变更地籍调查种类257
三、变更地籍调查的程序258
第二节 变更权属调查259
一、准备工作259
二、检查与审核260
三、宗地权属状况变更调查260
第三节 变更地籍测量264
一、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264
二、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265
三、新增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266
第四节 地籍资料变更与成果资料审核入库266
一、地籍编号变更266
二、地籍调查表变更267
三、宗地草图变更268
四、地籍图变更268
五、宗地图变更268
六、宗地面积变更268
七、其他资料变更269
八、对初始地籍资料错误的更正269
九、变更地籍调查结果审核270
十、变更地籍调查成果资料入库270
第五节 界址恢复与鉴定271
一、界址的恢复271
二、界址的鉴定272
第六节 土地分割测量272
一、概述272
二、几何法分割273
三、数值法土地分割277
复习与思考279
第十二章 基本农田调查281
第一节 概述281
一、基本农田概念281
二、基本农田调查目的、任务与要求283
三、基本农田调查的基本原则283
四、基本农田调查的组织机构284
五、基本农田调查程序284
第二节 调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85
一、资料收集285
二、资料整理286
第三节 基本农田调查上图287
一、上图内容287
二、上图方法287
三、存档资料采集296
第四节 基本农田认定与数据检查入库296
一、认定依据与原则296
二、认定方法与程序297
三、数据检查298
四、数据入库298
第五节 图件编制与数据汇总299
一、图件编制299
二、数据汇总299
三、数据汇总技术要求300
第六节 基本农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300
一、基本农田调查成果301
二、成果质量评价301
三、成果质量评分302
四、成果质量评定303
复习与思考304
第十三章 地籍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305
第一节 地籍数据库305
一、地籍数据库的定义305
二、地籍数据的组织方式305
三、地籍数据库的设计306
第二节 地籍数据库标准308
一、地籍数据库标准309
二、数据库结构定义312
三、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315
第三节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316
一、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概述316
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构架317
三、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318
四、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准则320
第四节 三维地籍综述322
一、三维地籍的内容323
二、三维地籍实体类型及特征324
第五节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开发平台简介326
一、ArcGIS软件体系结构326
二、MapInfo软件体系结构330
三、ArcGIS在土地调查后期制图中的应用332
四、MapInfo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336
复习与思考339
第十四章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340
第一节 概述340
一、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概念340
二、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依据342
三、技术路线、技术方法与主要环节343
第二节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345
一、数据库结构与管理系统设计345
二、数据库内容、分层与数据字典347
三、基本要求与技术指标348
四、准备工作348
五、数据采集与处理351
六、数据检查与入库354
七、成果汇交356
第三节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360
一、数据库逻辑结构、内容及分层361
二、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361
三、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362
四、数据源准备362
五、数据采集与处理364
六、数据入库367
七、成果形成367
第四节 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检查、安全管理与维护368
一、数据检查368
二、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与维护368
复习与思考369
第十五章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370
第一节 遥感概述370
一、遥感概述370
二、遥感技术系统371
三、遥感主要应用领域371
四、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372
第二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373
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概念373
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和作用374
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内容与基本方法374
四、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分析375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376
一、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概念376
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任务376
三、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内容376
四、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步骤与要求376
五、上报的成果378
六、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概述378
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381
一、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381
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流程382
三、遥感动态监测关键技术与方法386
复习与思考391
第十六章 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的应用392
第一节 概述392
一、地籍调查成果的特性392
二、地籍调查成果的应用方式392
三、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393
四、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潜力评价394
第二节 地籍调查成果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395
一、地籍调查成果为城市规划服务395
二、地籍调查成果为土地管理服务396
三、地籍调查成果为房地产管理服务396
四、地籍调查成果为城市各项管理事业服务398
五、地籍调查成果为决策服务398
第三节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398
一、主要任务与工作内容398
二、资料收集399
三、资料整理与衔接400
四、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400
五、专题图制作401
六、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402
第四节 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402
一、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目的与意义402
二、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前提假设、技术路线与方法403
三、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407
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410
五、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统计分析410
复习与思考413
主要参考文献415
热门推荐
- 2778430.html
- 1827069.html
- 448944.html
- 2199472.html
- 1006102.html
- 3646394.html
- 2762895.html
- 2957875.html
- 366225.html
- 2410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6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4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9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5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5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7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5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