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7547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区(城市)-城市建设-城市史-武汉市-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2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2
二、相关研究成果6
第二节 研究界定15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15
二、研究空间与时间范围的界定18
三、城市形态的概念19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21
一、研究内容21
二、研究方法22
三、创新点24
第二章 近代之前武昌城市发展与形态基础26
第一节 宏观视野下的城市地理环境与选址26
一、地理区位:显著的军事要地27
二、交通条件:江汉汇流之地29
三、自然环境:优越的山川形势31
第二节 近代之前城市发展的历程33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城堡:夏口城33
二、唐宋时期的“东南巨镇”:鄂州城36
三、明清时期的“湖广会城”:武昌城40
第三节 近代之前城市空间形态基础44
一、城池规模与城郭形态45
二、城市空间布局47
三、城市中心——楚王府的营建48
四、城市景观体系50
第四节 近代之前武汉三镇关系的历史考察53
一、地理环境关系53
二、行政隶属关系60
三、经济发展关系62
第三章 区域视野中的武昌城市近代化发展65
第一节 近代武昌城市政治地位与政治影响力的上升65
一、晚清张之洞督鄂与辛亥武昌首义66
二、民国时期武昌建都的主张与两次短暂尝试68
三、抗战前期全国革命与政治中心的形成72
第二节 近代武昌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与变迁74
一、近代城市工业的曲折发展74
二、近代城市商业的缓慢发展78
第三节 近代武昌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全面加强83
一、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发展83
二、城市文化设施的发展88
第四节 近代武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的发展92
一、轮运的发展92
二、铁路的修筑93
三、公路的建设95
四、航空线路的开辟与机场的建设95
第五节 近代武汉三镇发展关系考察与思考96
一、行政建制的发展与变迁96
二、近代经济关系发展与三镇城市功能的分异100
三、近代三镇交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加强104
第四章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111
第一节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一阶段(1861—1911)112
一、汉口开埠:帝国主义的“文化租界”教会区的出现112
二、张之洞督鄂:城墙内外的发展116
第二节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二阶段(1912—1926)122
一、辛亥首义: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122
二、粤汉铁路:城市空间的北拓与车站新区的形成126
第三节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三阶段(1927—1937)131
一、城墙拆除:近代城市开放空间形态的形成131
二、统一建市:现代城市空间的构想135
第四节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四阶段(1938—1949)142
一、武昌沦陷:城市空间秩序的重新划分142
二、战后重建:大武汉区域的美好愿景145
第五章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154
第一节 近代城市总平面与城市天际线154
一、城市总平面154
二、城市天际线164
第二节 近代城市街道网络体系174
一、近代城市街道网络174
二、近代城市街道空间形态181
第三节 近代城市街区与公共空间186
一、城市街区186
二、公共空间192
第四节 近代城市建筑201
一、公共建筑201
二、居住建筑206
三、大型建筑组群:国立武汉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212
第六章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221
第一节 政治政策与军事221
一、政治政策221
二、军事战争228
第二节 经济技术230
一、经济地位、结构与运行环境230
二、近代交通与营造技术237
第三节 建设环境与防灾242
一、建设环境242
二、城市防灾247
第四节 社会文化255
一、社会组织结构255
二、外来文化257
结语268
图录273
表录282
参考文献284
后记295
热门推荐
- 3053101.html
- 1767396.html
- 2568.html
- 71897.html
- 2424689.html
- 2080930.html
- 3805797.html
- 3713494.html
- 2838765.html
- 794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1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5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9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9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7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5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3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8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7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