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根基与歧异 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理念与方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根基与歧异 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理念与方向
  • 李洪卫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754265446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儒学-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根基与歧异 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理念与方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秩序、理性与保守主义1

一、秩序与理序1

二、理性与理智5

三、保守主义的精神特质:均衡、情境主义和理性8

四、20世纪中国保守主义的理性特质12

第二章 康有为天道观略论15

一、中国古代的天人政治哲学17

二、天子、天民与平等19

三、天、元、仁同一的形上学24

(一)仁与身心感应和制度进化25

(二)以元统天:世界秩序之本27

四、王与群、君33

五、万物一体归于仁心:康有为的思想与修养体证35

六、结语39

第三章 变革社会政治秩序与精神秩序及其协调——政治保守主义的秩序理性认知39

一、形式化的“定于一”与在世界民族时期避免民主的争斗或混乱42

二、实质性的政府及其权威50

三、变革秩序中君主之神和教主之神的协同53

(一)杨度在国民主义与家族主义中的中道55

(二)君权与孔教的虚实:康有为关于国家秩序的二元一体性思路58

四、情境主义秩序性观念的利弊得失68

(一)历史与政治观念68

(二)权利的本根性与人类精神价值的整合问题70

第四章 合法性、责任政治与精英治理——20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政治理念及其启示73

一、牟宗三“政治”的概念:从良知的“天下”到分解对待的“政治”74

二、徐复观自由主义与责任政治相统一的理念83

(一)民主政治的质、量辩证法——认知的学术与利益分享的政治之比喻关系83

(二)责任政治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政治向现代转进的根基85

三、钱穆:中国士人政治历史及其价值重析90

(一)政党政治与全民政治91

(二)中国传统士人政治的历史特征93

四、几点分析99

(一)政治合法性理念中的“形式化存在”与中国政治变革问题99

(二)责任政治的理想与现实101

(三)精英政治的崇拜者及其问题102

第五章 人文理性与政治秩序的关联性考察104

一、扬弃天理:仁的说理理性观念的建构106

二、良知政道:基于人文理性秩序的政统建构112

三、人文理性的右翼:士人政治和接续主义117

四、文化保守主义理性观念的反思122

(一)人文理性与演化理性:中西保守主义关于“理性”的差异性认知122

(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待:大陆新儒家对现代新儒家的挑战及其问题125

第六章 蒋庆天道观研究129

一、蒋庆的天人感应、理一分殊与阴阳互变129

二、蒋庆关于自然与社会之二元参差性与不平等论证135

三、蒋庆:三重合法性与重回礼治秩序138

(一)天道神权与人民主权的对峙138

(二)组织化的善与礼治秩序143

四、综论145

(一)天道与政治145

(二)公羊学与保守主义153

(三)政治合法性、礼制与吏治157

(四)政权民主、治权民主与道德教化160

第七章 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之间的几个歧见165

一、天道、个体与政治166

(一)牟宗三:内在超越证成天道和个体的平等挺立166

(二)蒋庆的天人感应、理一分殊与阴阳互变所形成的人际倾斜170

(三)政治蕴涵175

二、礼法、心性与政治180

(一)礼法与治道180

(二)礼乐与心性183

三、礼教、良知普世伦理与政治发展193

(一)蒋庆:以教御政、政教合一193

(二)牟宗三:以敞开人性具体体现天道的“实证”人文教195

(三)人文良知教与普世伦理的建构198

(四)良知教或仁学与公民社会的建设201

附录1 康德论权利的内在结构关系与孔子之“直”205

一、康德:人的权利义务之证成及其个体之间的权利关系架构206

(一)独立意志和自由的确定207

(二)义务、权利和所有意志并存209

(三)力的平衡法则211

(四)绝对命令与相互性原理211

二、孔子之“直”及其所规定的结构性关系214

(一)“直”的基本含义214

(二)“直”的意识分析或“直”在个人的精神特征216

三、康德和孔子正义架构中的“相互性”问题219

余论:君子与公民——儒家“仁”和“直”的现代重构223

附录2 良知与公共理性的道德基础224

一、罗尔斯公共理性概念及康德人类合作的相互关系证明225

(一)罗尔斯的公共理性225

(二)康德人类合作关系的义务论和“相互性”的证明227

二、儒家良知观念中“伤生若己”的义务论元素229

(一)“伤生若己”的根芽229

(二)“伤生若己”的元德根据232

三、良知之“直”的“相互性”与理237

征引文献举要242

索引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