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文写作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论文写作通论
  • 刘功成编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103565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文写作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编 掌握文体26

第一章 论文的基本型式26

第一节 一般论文基本型26

一 “三段式”26

1 “三段式”的构成27

2 “三段式”正论的结构30

二 “二段式”和“四段式”33

1 “二段式”33

2 “四段式”34

第二节 学术论文通用型35

一 “八股式”35

1 “八股式”的由来36

2 “八股式”的构成37

二 “温哥华格式”44

1 “温哥华格式”的由来44

2 “温哥华格式”的构成45

第三节 科技论文变体型48

一 常见的论文“变体型”48

1 论文“变体型”及其由来48

2 科技论文变体型——科研报告49

二 科研报告的格式51

1 实验报告52

2 考察报告53

3 研究报告56

4 总结报告59

附:论文基本型式表解60

第二章 论文的基本构成62

第一节 论点62

一 论点的类别及其特性62

1 中心论点、分支论点63

2 分论点、小论点64

3 上位论点、下位论点66

二 论点的基本要求67

1 正确67

2 简练69

3 鲜明69

第二节 论据71

一 论据的类别及其特性71

1 事实性论据71

2 理论性论据73

二 论据的基本要求77

1 真实可靠77

2 典型新颖78

3 浓缩性和权威性80

第三节 论证81

一 论证的作用81

1 论证的任务81

2 论证的要领82

二 论证的基本要求85

1 没有漏洞 无懈可击85

2 言之有理 顺理成章87

附:论文的基本构成示意图87

第三章 论证的基本方法89

第一节 归纳论证90

一 完全归纳论证与不完全归纳论证90

1 完全归纳论证90

2 不完全归纳论证91

二 归纳论证的常用方法92

1 例证法93

2 图式法94

3 说明法98

4 排除法99

第二节 演绎论证101

一 演绎论证的特点及其应用101

1 演绎论证的特点101

2 演绎论证的应用102

二 演绎论证的常用方法103

1 定义法103

2 释义法106

3 引证法108

4 假设法110

第三节 类比论证111

一 类比论证的特性111

1 类比论证的过程111

2 类比论证的应用113

二 类比论证的常用方法114

1 对比法114

2 比喻法117

3 反证法119

附:论证的基本方法图解123

中编 酝酿构思126

第四章 选题126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和过程126

一 职称论文、报刊论文的选题126

1 选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126

2 选题的步骤和研究计划的制定129

二 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的选题132

1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选题132

2 学位论文的选题139

第二节 选题的原则140

一 现实性140

1 实践上的指导意义140

2 学术上的理论价值141

二 创新性142

1 概念上、理论上的创新143

2 方法上、应用上的创新144

三 科学性146

1 从客观事实出发146

2 发挥主观能动性147

第三节 选题的类型和模式149

一 选题的类型149

1 前人没有涉猎过的问题149

2 尚有开拓余地的问题150

3 争鸣性质的问题151

二 选题的模式153

1 梯状课题模式153

2 树状课题模式155

3 网状课题模式157

附:论文选题表解159

第五章 立意160

第一节 文以意为主161

一 “意”的作用161

1 “意”能摄“事”162

2 “意”能遣“辞”163

3 “意”能役“法”164

二 “意”的基本要求165

1 文意贵约166

2 文意贵深168

3 文意贵新169

第二节 意在笔先170

一 “意”在笔先是写作的规律170

1 无“意”则无以行文171

2 无“意”则无法结构172

二 立意的途径173

1 在“明理”、“储材”中立意173

2 在观察、实验中立意175

3 在灵感触发中立意176

第三节 “炼意”177

一 “意”的系统177

1 大意(基本思想)178

2 主意(中心论点)179

3 分意(分论点)180

4 段意(段的主旨)180

二 “炼意”的本质及其方法181

1 “炼意”的本质181

2 “炼意”的方法183

附:论文立意图解187

第六章 运思(上)——分析与综合189

第一节 思路与思维190

一 关于“思路”190

1 运思的实质190

2 运思的形式192

二 关于“思维”193

1 “思路”与“思维”的关系193

2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195

第二节 分析198

一 分析的概念与分析的方法198

1 分析的概念及其实质198

2 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200

二 学会辩证的分析201

1 把问题提到一定的背景上分析202

2 对问题进行纵横分析203

3 抓住问题的关键深入分析204

4 从因果关系上进行分析205

第三节 综合207

一 综合方法的应用207

1 综合的概念与综合的方法207

2 综合出新的有规律性的东西209

二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213

1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213

2 论文运思中的分析与综合的统一215

附:运思的分析与综合表解216

第七章 运思(下)——布局与结构218

第一节 格局的谋略218

一 关于布局218

1 布局的意义和依据218

2 布局的原则和项目220

二 中心论点的提出222

1 开篇亮“主意”222

2 篇中亮“主意”225

3 篇末亮“主意”225

三 资料的安排226

1 资料的选择227

2 资料的使用228

第二节 结构的设计231

一 开头和结尾231

1 开头的要求232

2 结尾的方法234

二 层次和段落237

1 层次的划分237

2 段落及其与层次的关系241

三 过渡与照应242

1 过渡的情形242

2 照应的方法243

第三节 提纲的编拟245

一 提纲的作用及其构成245

1 提纲的作用245

2 提纲的构成248

二 提纲的编拟方法250

1 见解250

2 举例252

附:运思的布局与结构表解254

下编 执笔为文257

第八章 起草(上)——原则与技巧257

第一节 起草的原则和规律257

一 起草的原则257

1 把握住行文之“机”257

2 大改小不改259

3 力求语言精确、明白、简洁261

二 起草的规律和注意事项263

1 起草的规律263

2 起草的注意事项264

第二节 起草的技术与技巧267

一 与读者“建立相关”的技术267

1 论文写作的技术与技巧267

2 与读者建立“存在相关”268

二 “起、行、止”与“起、承、转、合”的技巧269

1 关于“起、行、止”270

2 关于“起、承、转、合”272

第三节 标题的拟制275

一 标题的地位和类型275

1 论文标题的地位及其拟制原则275

2 论文标题的类型及其选用277

二 标题的要求278

1 内容具体贴切恰当278

2 简洁醒目 独特新颖279

3 反映成果体现主旨280

附:论文起草的原则与技术图解283

第九章 起草(下)——构段与成篇285

第一节 构段的基本原则285

一 论文的“段”与段落特点285

1 “段”及其重要性285

2 论文段落特点288

二 论文构段的原则与段的侧重289

1 构段的基本原则289

2 段的侧重290

第二节 构段的基本方法291

一 明确段旨 安排段中主句291

1 段旨的类型及其作用291

2 安排好段中主句292

二 展开段旨 联贯句子297

1 层次要清楚297

2 句子要联贯298

第三节 段的衔接——成篇299

一 “文脉”的作用299

1 “文脉”及其特性300

2 论文的“流动”301

二 段的关联302

1 意接303

2 语接305

附:论文的构段与成篇图解308

第十章 修改309

第一节 修改的意义和必要性309

一 修改的意义309

1 “文章 是改出来的”309

2 “善作不如善改”311

二 修改的必要性312

1 缩小“言”及“意”的距离312

2 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314

第二节 修改的方法和措施315

一 修改的方法315

1 “热改法”315

2 “冷改法”316

二 修改的措施317

1 检查的范围317

2 修改的任务322

3 修改的措施330

第三节 论文的发表331

一 发表的文面331

1 文字书写、行款格式331

2 标点、符号333

二 发表的方式335

1 报刊发表335

2 口头发表336

附:论文的修改和发表图解340

附:论文写作程序图解341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342

后记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