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校办学模式全书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克诚,田晓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ISBN:780105590X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002页
- 文件大小:384MB
- 文件页数:1026页
- 主题词:办学组织形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学校办学模式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办学模式的实验与评价1
教育实验之界定1
整体改革实验的实质3
办学整体改革实验的设计模式6
多因素教育实验的科学规范模式9
教育实验过程模式13
实验方案设计中的思想模型18
整体改革实验的误差控制模式20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五种类型23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28
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成果评估指标体系32
教育实验方案评价的八种模式35
三层次教改实验评价体系39
第二部分 办学体制与结构模式43
教育系统结构的模式4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模式48
附:生活教育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体系52
整体改革的模式分类56
整体改革的设计思路模式58
附:办学整体改革的模式59
整体改革的格局60
办学模式整体改革发展演变的轨迹61
办学模式整体改革的理论依据62
整体改革的哲学基础63
办学模式整体改革的原则66
办学整体改革的实验设计模式67
小学“整体改革”的概念68
小学整体改革实验的方法论与原则68
整体改革实验的突破口69
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理论模式70
附:城市小学教育整体改革模式72
附:JIP计划72
小学教育综合整体实验模式73
南通师范二附小探索整体发展教改实验80
“选择教育”办学模式81
“整体优化协调”模式83
临汾市实验小学“综合整体实验”85
江岸铁一小教育整体改革模式87
小学三“一”整体改革模式89
中小幼“一条龙”办学模式(一)92
中小幼“一条龙”办学模式(二)93
中小幼“一条龙”办学模式(三)94
中小幼“一条龙”办学模式(四)97
安福县城关中学整体改革实验100
普通中学整体改革模式103
华东师大一附中“一条龙”整体改革模式107
农村中小学教育整体结构及改革109
“两集一标”办学模式112
附:东丰县教育改革方案114
附:常州市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第一轮实验(初中阶段)研究报告117
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2061计划”工程120
农村教育发展的模式121
“普九”后乡镇整体教育模式124
整体着眼单项突破综合办学模式128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实施目标模式130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模式134
“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交替推进”办学模式138
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几个基本概念问题的探讨141
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模式143
高等教育国家委培制新体制146
北京市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148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150
高等教育系统开放的基本模式153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结构体系156
高校开放办学模式。159
附“谈开放办学162
成人高等教育宏观结构模式163
非重点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模式166
附:日本高校的振兴学术为中心的整体改革模式169
农村初中的办学模式(一)174
农村初中的办学模式(二)178
农村初中的办学模式(三)182
农村初中的办学模式(四)186
重点中学办学模式(一)190
重点中学办学模式(二)195
重点中学办学模式(三)196
21世纪重点中学T、X、O型精美学校模式200
未来小型化学校模式204
附:“重点中小学”教育体制的弊端208
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模式与改革210
大中城市基础教育“一体二线”办学体制212
农村小学规模办学模式216
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模式219
农村中学农科教基地模式222
农村初级中等教育规模办学模式226
“三块教育”沟通协调发展模式229
镇级职教办学新模式232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234
农村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238
第三部分 学校整体改革与实验模式243
现代化小学模式的构思243
淮安创建合格小学模式247
“三个体系五项建设”模式249
山区寄宿制小学模式252
农村小学“四个一”办学模式255
综合型复式小学模式256
创建合格初中模式257
家长选择的初中办学模式259
初中办学模式及改革264
城市初中职业指导办学模式268
北京176中学外事职高的“1223工程”273
农村职教模式277
综合中学办学模式279
农村综合中学模式设计282
附:创办农村综合中学的尝试285
普通完全中学办学模式及改革286
山东省中学办学新模式289
“完中”办学模式290
阳泉一中“二十四字”改革模式292
2/9+7/9“立体教育”模式297
“三五”办学改革模式300
普通高中办学模式305
上海市高中新模式307
上海长征中学综合高中模式30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办学模式310
北京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及改革314
农村高中教育模式316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的合理结构和办学模式318
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及改革332
附:省级一流普通高中建设模式334
普通高中双重任务模式339
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及改革342
江苏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及改革344
国家教委提出的普通高中四种办学模式346
江苏省综合高中新模式347
附:关于印发《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349
附: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349
农民技术教育的四种常见模式352
农村职教模式的活化套路354
乡办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新路355
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模式与改革357
农村理工学校“立交桥”式办学模式360
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362
附: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新模式364
开放式成人中专模式368
农村职业班办学模式370
附:国外五种中等职业农艺教育范型373
泰兴县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模式375
大职教办学模式379
工读教育模式及改革383
工读学校职业先修模式387
附:联邦德国“双重职业训练体系”389
上海一警校的交替综合模式392
农业中专教育模式395
财经专科教育“1311”办学模式397
城市职业中学办学模式(一)399
城市职业中学办学模式(二)401
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模式及综合改革403
“扬长教育”模式406
继续工程教育中心办学模式407
高等职业教育“三教合流”体系411
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412
学院办学模式及改革414
大学办学模式416
大学新型办学模式420
医学教育模式及改革423
医科大学模式的工科大学425
初级学院办学模式429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办学模式431
法学教育ELE模式434
附:江西共大办学模式437
附:旧中国大学几种典型办学模式440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443
实施“211工程”446
高中会考与普通高中办学模式448
世界远距离教育的基本模式451
附:关于远距离教育的系统452
电大系统模式及其优化457
电大教育模式463
省级电大办学模式465
远距离教育与自教模式466
重庆基础大学设计模式471
地市电大“全面放开无模式办学”模式473
电大教育“双循环”运行模式477
管理教育的模式481
研究生教育模式及变革482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485
第四部分 素质教育与办学模式489
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489
素质教育TQC体系494
幼小段双序结合整体素质教育模式496
幼儿园活动教育模式499
小学教育的科学模式503
情境教育模式508
“整体·主体·情感”教育模式51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改革模式514
小学“立体型教育”模式518
2/9+7/9“立体教育”模式521
智慧潜力开发办学模式526
“全层协同”发展教育模式529
农村小学全面发展教育整体改革模式532
湖南师大附中全面提高素质整体改革模式534
中学JIP主体教育模式537
“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办学模式542
附:大庆第二十三中学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模式544
广州十三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办学模式546
“拓潜教育”整体改革模式549
素质教育体系模式553
小学素质教育模式555
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程式559
鸡西市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程式561
宜兴市小学素质教育模式564
人才素质目标整体改革模式567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个、十、百”工程570
初中素质教育整体改革模式572
“三三联动”素质教育模式575
成师附小个性素质教育模式578
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580
素质教育整合模式585
附:北京海淀全面素质教育实施提纲588
“素质加特色”教育模式592
“和乐教育”模式596
小学愉快教育模式599
乐园教育模式603
“乐园中育人”模式604
小学“乐学”教育模式607
和谐教育模式610
武汉江岸区“和谐教育”实验620
南京长江路小学整体性和谐发展模式625
小学“主动发展教育”模式630
附:小学“主动发展教育”课题的确立与理性思考634
附: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635
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三维教育”模式636
深圳育才中学“人才教育模式”639
中学优才教育模式641
“基础教育个性化”模式646
中学“主体参与”教育模式646
希望教育模式649
“三体教育”模式(一)652
“三体教育”模式(二)653
“三体”教育模式(三)657
以美育人全面发展培养专长模式658
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的“合格加特色”模式661
附:陶行知的“创造教育”663
小学“三基一强化五阶段”创造教育模式665
北京香厂路小学创造教育模式667
地坛小学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教育”模式669
麦科马克“发明工场”模式671
创业素质教育模型674
培育21世纪的创业者的“一六三”劳动教育模式676
STS科学教育模式679
STS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教育模式681
创造教育模式684
STS“四个关心”素质教育模式(一)688
STS“四个关心”素质教育模式(二)693
成功教育模式696
小学成功教育模式700
高中成功心理的“实力化”教育模式703
附:“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验研究计划708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模式710
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715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718
5111人才培养模式719
第五部分 学校领导体制与管理模式723
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的演变723
建立中小学多样化的管理模式72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管理模式729
中小学“三制”管理模式734
二十一世纪学校管理体系构建737
政校分离的学校实体化管理模式740
开放办学 封闭管理模式742
武汉市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与改革744
黄陂县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与改革750
宁波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十条决定754
现代化管理体制改革755
上海徐汇区“长桥教育工程”758
东莞市教育分级管理模式762
附:某县关于中小学实行县乡两级管理的实施细则(试行稿)764
区县教科室(所)“研管并重”模式766
天津南开区“五放权”模式768
教育管理权下放的模式770
县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目标管理模式775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的几种类型777
“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模式777
村小管理对策780
村小村办乡村共管模式781
北京花家地实验小学“公立民办”模式783
附:古代书院组织管理模式784
附:德国的三类中学785
中学“两权分离”办学管理模式787
附:北京市加强城近郊区基础薄弱初中校建设789
附:解决好农村分级办学中的两个问题791
农村教育“三级办学两级管理”模式793
钟庄乡教育管理改革及其模式796
高林乡“一条龙”教育工程800
农村教育发展统筹领导模式802
乡镇教育行政模式805
乡镇教育管理的群体控制模式809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新模式813
乡镇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实施模式820
乡(镇)教育行政机构建设模式827
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管理体制829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模式831
城市职业教育的模式833
无锡轻工职中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办学模式835
理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838
附:中共永顺县委、永顺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划840
附:前苏联普通中等教育管理模式842
现代大学制度的管理模式842
高等学校新运行机制模型844
我国高教两极管理体制模式848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未来模式851
高校“一校两制”管理模式856
社会转型期教育管理体制的模式860
高校大学董事会·管理模式863
亚洲“四小龙”高教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865
非学历教育办学形式868
附:俄罗斯教育体制改革与新办学模式870
附:新加坡教育行政管理模式探讨874
附:实施《教育法》的若干思考877
第六部分 市场经济与办学模式883
效益导向型教育体制模式883
基础教育引入市场机制的思路模型891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区办学模式89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教育模式的选择与构建898
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教育系统目标与内部机制模型901
公平与效益发展双模式906
中国教育市场三联模式908
为外向型经济服务的办学模式911
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模式913
“教育投资大循环”模式917
城市职高适应经济发展模式921
城郊型经济的职教模式927
市场经济与教劳结合的“荷塘模式”929
股份连环式科教兴农模式933
附:面向农村办学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935
附:农村职业教育要按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937
苏南农村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模式94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模式规范945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协调模式949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953
21世纪中国高教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办学模式956
高等教育的市场模式960
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模式968
主动服务市场经济的“双向参与”模式974
高等教育投资的优化配置模式975
高等教育拨款模式980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高教发展模式987
中国教育银行建立和运作模式990
沿海开放地区新兴大学的办学模式992
高等教育的供给模式996
国外高等教育经费模式999
热门推荐
- 55505.html
- 3562853.html
- 643883.html
- 1546806.html
- 1655156.html
- 1120779.html
- 1309440.html
- 3654814.html
- 3625854.html
- 673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5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9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7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1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0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3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8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5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