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思想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教育思想史
  • 肖建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0063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教育思想(学科: 思想史 地点: 中国 学科: 高等师范教育) 教育思想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思想与教育思想史研究1

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界定1

一、教育思想的含义1

二、教育思想的特性5

三、中国教育思想史的研究范围8

第二节 教育思想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9

第三节 中国教育思想史研究的现状分析11

一、中国教育思想史研究的热点11

二、中国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成果11

三、中国教育思想史研究的特点12

第二章 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14

第一节 中华文明的演进14

一、世界的文明古国14

二、中华文明的演进17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23

一、古代教育思想的发端24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体系化及学派化29

三、国家教育决策与主导教育思想的选择36

四、正统教育思想主导功能的弱化及其改造39

五、正统教育思想的僵化与非主流教育思想的抗争41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萌生与妥协43

一、反传统教育的思想主张43

二、糅合中西的教育思想成为主导44

第四节 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产生、斗争与发展46

一、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46

二、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确立50

三、“左”倾教育思潮的泛滥51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确定与教育理论的多样化52

第三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55

第一节 先秦教育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55

一、夏商西周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思想的源流55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势68

第二节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74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75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86

三、荀子的教育思想92

四、《礼记》之《学记》、《大学》、《中庸》、《乐记》的教育思想99

第三节 先秦墨家教育思想105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106

二、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106

三、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107

第四节 先秦道家教育思想108

一、老子的教育思想109

二、庄子的教育思想112

第五节 法家教育思想117

一、法家先驱与法家教育思想的形成117

二、韩非与法家教育思想的发展121

第六节 先秦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124

一、兵家的军事教育思想124

二、阴阳家邹衍的教育思想127

三、名家的教育思想128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思想132

第一节 大一统文化下的教育决策原则132

一、书同文132

二、行同伦133

三、言同一134

第二节 主导教育思想的选择135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136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7

第三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140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140

二、关于人性与教育的作用142

三、关于文教政策的三大建议143

四、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144

五、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原则145

第四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146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147

二、王充的世界观和人性论147

三、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的思想148

四、论学习149

第五章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教育思想151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正统教育思想主导功能的弱化151

一、经学的式微152

二、名教的危机152

第二节 玄学教育思想源流155

一、玄学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其源流155

二、嵇康的教育思想157

第三节 道教与佛教的教育思想161

一、道教文化的教育功能162

二、佛学的教育思想163

第四节 正统教育思想的二次改造165

一、正统教育思想的张扬和改造166

二、韩愈的教育思想167

第五节 理学教育思潮的源流171

一、理学的学派及其教育思想171

二、朱熹的教育思想174

第六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教育思想180

第一节 政治专制与正统教育思想的僵化180

一、程朱理学正统地位在明清的确立180

二、程朱理学对明、清前期文化教育的影响181

三、程朱理学教育思想在明清的发展183

第二节 加强监控与教育管理思想的发展186

一、采取禁锢思想的文教管理政策186

二、对各级学校的教官及生员、教师实行严格管理和控制188

三、实行八股取士制度189

四、对书院的管理与控制190

第三节 非主流教育思想的抗争192

一、“心学”流行与王守仁的教育思想192

二、实学教育思潮的兴起与颜元的教育思想199

三、乾嘉学派的崛起与戴震的教育思想202

第七章 晚清时期的教育思想207

第一节 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207

第二节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想211

一、“不拘一格降人才”211

二、“以经术为治术”213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215

第三节 洋务派的教育思想218

一、“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218

二、“西语西文之暇,仍以正学为本”221

三、“务本以正人心,务通以开风气”222

四、“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224

第四节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229

一、“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229

二、“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举”233

三、“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建学制”236

第五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241

一、“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241

二、“为平民谋幸福”244

三、“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247

第六节 近代教会教育思想250

一、“孔子加耶稣”250

二、“宗教和科学结合起来,才能拯救中国”253

三、“训练着未来的领袖和司令官”254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257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思想的变革257

一、复古教育的逆流及其批判258

二、新文化运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260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264

一、平民教育思潮265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266

三、科学教育思潮267

四、职业教育思潮269

五、乡村教育思潮271

第三节 三民主义教育思想的浮沉272

一、三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前身273

二、三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274

三、三民主义教育思想的衰落277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278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279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280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成熟283

第五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288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289

二、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293

第九章 新中国的教育思想29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确定297

一、新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道路选择297

二、毛泽东教育思想及其体系化30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思想上的论争322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322

二、关于全面发展问题的讨论325

三、对“量力性原则”的批判及论争328

四、对“母爱”的批判及论争329

第三节 “左”倾教育思潮的泛滥330

一、“左”倾教育思潮的形成和发展330

二、“左”倾教育思潮的特征334

第四节 思想解放运动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336

一、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337

二、关于教育功能问题的讨论338

三、关于教育方针问题的讨论339

第五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与教育理论的多样化343

一、邓小平的教育理论343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348

三、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多样性349

第十章 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思想351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与糟粕351

一、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352

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糟粕355

第二节 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启示357

一、教育思想的繁荣依赖于适宜的气候和土壤357

二、教育思想的发展是顺应时势、自我否定、吸收融合、推陈出新的结果358

三、科学的态度是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条件360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呼唤教育观念的更新360

一、教育观念的民族性361

二、教育观念的人民性361

三、教育观念的科学性362

四、教育观念的开放性363

后记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