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方哲学史 中古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远和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309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97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814页
- 主题词:东方哲学-哲学史-中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方哲学史 中古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编 南亚3
第一篇 印度哲学(前6世纪至10世纪)3
第一章 数论哲学3
第一节 数论哲学的发展3
第二节 《数论颂》的哲学思想10
第二章 瑜伽哲学29
第一节 瑜伽哲学的发展29
第二节 《瑜伽经》的哲学思想37
第三章 胜论派哲学50
第一节 胜论哲学的发展50
第二节 《胜论经》的哲学思想55
第四章 正理派哲学72
第一节 正理哲学的发展72
第二节 《正理经》的哲学思想78
第五章 弥曼差派哲学95
第一节 弥曼差哲学的发展95
第二节 《弥曼差经》的哲学思想101
第六章 吠檀多哲学112
第一节 吠檀多哲学的发展112
第二节 《梵经》的哲学思想118
第七章 部派佛教的基本哲学思想131
第一节 佛教经典的结集与部派分裂131
第二节 部派佛教思想总说140
第三节 说一切有部的基本哲学主张144
第四节 经量部的基本哲学主张147
第五节 大众部系的基本哲学主张150
第八章 初期大乘佛教及中观派哲学思想155
第一节 初期大乘经典及其思想157
第二节 中观学派的哲学思想176
第九章 瑜伽行派的哲学思想187
第一节 瑜伽行派的主要哲学家及其著述187
第二节 五位百法与三性196
第三节 八识和种子缘起207
第四节 转依与涅槃219
第十章 乔荼波陀与商羯罗的哲学223
第一节 乔荼波陀及其《圣教论》的哲学思想223
第二节 商羯罗的生涯、时代背景与著述246
第三节 商羯罗的哲学思想255
第二篇 斯里兰卡等国哲学(前3世纪至近代)303
第十一章 南传佛教的传播及经典303
第一节 佛教在斯里兰卡的传播303
第二节 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308
第三节 南传佛教的经典310
第十二章 觉音与《清净道论》312
第一节 觉音的生平与事业312
第二节 《清净道论》的哲学思想313
第二编 西亚北非323
第三篇 阿拉伯伊斯兰哲学(7世纪至12世纪)323
第十三章 伊斯兰教经院哲学325
第一节 《古兰经》与圣训325
第二节 逊尼派哲学330
第三节 什叶派哲学332
第四节 穆尔太齐赖派与艾什耳里派哲学336
第十四章 伊斯兰神秘主义哲学340
第一节 苏菲派哲学340
第二节 照明派哲学342
第三节 安萨里的哲学思想345
第十五章 阿拉伯理性哲学353
第一节 百年翻译运动353
第二节 铿迭的哲学思想355
第三节 法拉比的哲学思想367
第四节 伊本·西那的哲学思想387
第五节 《精诚同志社论文集》的哲学思想413
第六节 伊本·巴哲的哲学思想418
第七节 伊本·图斐利的哲学思想431
第八节 伊本·路西德的哲学思想445
第九节 阿拉伯理性哲学与欧洲近代哲学思想的形成471
第三编 东亚477
第四篇 中国哲学(前3世纪至10世纪)477
第十六章 秦汉哲学477
第一节 秦汉哲学概况477
第二节 《淮南鸿烈》的“原道”思想480
第三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484
第四节 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494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哲学506
第一节 王弼的贵无论506
第二节 阮籍、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与裴頠的“崇有”说514
第三节 郭象的独化论517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525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的道教哲学思想535
第十八章 隋唐佛教与道教哲学549
第一节 三论宗的哲学思想549
第二节 天台宗的哲学思想556
第三节 华严宗的哲学思想563
第四节 净土宗的哲学思想575
第五节 禅宗的哲学思想580
第六节 隋唐道教重玄学586
第十九章 隋唐儒学596
第一节 王通“道在五常”的思想596
第二节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606
第三节 韩愈、李翱的哲学思想613
第四节 柳宗元、刘禹锡的哲学思想626
第五篇 朝鲜半岛哲学(4世纪至14世纪)637
第二十章 高句丽、百济、新罗哲学637
第一节 佛教在高句丽、百济、新罗的传播637
第二节 儒学在高句丽、百济、新罗的传播641
第二十一章 统一新罗时代的哲学644
第一节 统一新罗时代的佛教644
第二节 统一新罗时代的儒学658
第三节 统一新罗时代的道教664
第二十二章 高丽佛教哲学670
第一节 义天与天台宗671
第二节 知讷与曹溪宗674
第二十三章 高丽儒学哲学678
第一节 崔承老《时务策》中的“时中”思想678
第二节 郑道传《佛氏杂辨》中的“批佛”思想682
第三节 郑梦周诗文中的儒学思想686
第六篇 日本哲学(5世纪至16世纪)693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儒、道教的初传及其影响693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693
第二节 儒学的传入697
第三节 道教的传入703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发展709
第一节 奈良时期的佛教709
第二节 平安时期的佛教711
第三节 镰仓时期的佛教715
第二十六章 神道理论的形成730
第一节 山王神道与两部神道730
第二节 伊势神道与吉田神道734
第二十七章 儒学的发展739
第一节 宋学的传入与儒佛一致说739
第二节 宋学的弘传742
第七篇 越南哲学(前3世纪至10世纪)747
第二十八章 郡县时期的越南哲学747
第一节 越南儒、佛、道三教的初传747
第二节 交趾的法哲学思想758
第三节 锡光、任延对交趾文明进步的贡献767
第四节 越南三教相互融摄、同源共生格局的初成771
第五节 越南儒释道三教的进一步融合776
第六节 姜公辅的政治哲学783
热门推荐
- 3255800.html
- 3070126.html
- 965598.html
- 1392027.html
- 503176.html
- 647453.html
- 2322685.html
- 2776671.html
- 519657.html
- 2727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7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1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5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8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4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0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5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4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