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
  • 郭剑英,秦容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1496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国;文化遗产-开发-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遗产资源概述1

第一节 遗产的定义与分类1

一、遗产概念的发展1

二、遗产的分类体系2

(一)国外的遗产分类体系2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分类体系3

(三)我国的遗产分类体系5

第二节 遗产资源的特征7

一、遗产资源价值的多样性和世界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7

二、遗产资源的真实性7

三、遗产资源的完整性8

四、遗产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8

五、遗产资源的传承性8

第三节 遗产资源的分级9

一、世界级遗产9

二、国家级遗产9

三、省市级遗产9

第二章 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11

第一节 中国自然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11

一、中国自然遗产资源概况11

(一)世界级自然遗产资源概况11

(二)国家级和省级自然遗产概况13

(三)总体特征14

二、中国自然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15

(一)南北分布特征15

(二)东中西部分布特征15

(三)省域分布特征16

(四)沿两个特殊的自然地理带分布18

三、中国自然遗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分析19

第二节 中国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19

一、中国文化遗产资源概况19

二、中国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21

(一)南北分布特征21

(二)东中西部分布特征22

(三)省域分布特征23

(四)区域分布特征25

三、中国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分析25

第三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26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26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28

(一)南北分布特征28

(二)东中西部分布特征29

(三)省域分布特征29

(四)流域分布特征31

三、总体特征32

第三章 遗产资源的调查与评价34

第一节 遗产资源的调查34

一、遗产资源调查的意义34

二、遗产资源调查的基本要求34

三、遗产资源调查的类型与内容35

(一)遗产资源调查的类型35

(二)遗产资源的普查35

四、遗产资源调查的方法43

(一)文案调查法43

(二)询问调查法44

(三)综合考察法44

(四)遥感调查法44

(五)分类分区法45

第二节 遗产资源的价值分析45

一、自然遗产资源的价值体系45

(一)科研价值45

(二)美学价值45

(三)环境价值45

(四)非使用价值46

(五)游憩价值与经济价值46

二、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体系46

(一)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体系46

(二)文化遗产资源各种价值的相互关系47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体系48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体系48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的评判依据49

第三节 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价49

一、评价原则49

(一)突出综合效益原则49

(二)现状分析与动态发展相结合50

(三)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50

(四)单要素与全面系统评价相结合50

二、遗产资源的开发价值评价50

(一)定性评价50

(二)定量评价50

(三)案例52

三、遗产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价方法55

(一)遗产资源的经济价值构成体系55

(二)遗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55

(三)主要评估方法简介55

(四)案例58

第四章 不同级别遗产资源的申报与管理60

第一节 世界遗产资源的申报与管理60

一、世界遗产的申报60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60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61

(三)世界混合遗产的申报63

(四)世界文化景观的申报63

(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63

二、世界遗产的评估认定程序64

(一)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评估认定程序64

(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程序65

三、世界遗产的管理66

(一)管理组织形式的差异66

(二)管理方式的差异67

(三)我国世界遗产的管理67

第二节 国家遗产资源的申报与管理67

一、国家遗产资源的申报与评定67

(一)国家级自然遗产的申报与评定67

(二)国家级文化遗产的申报与评定72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评定75

二、国家遗产资源的管理76

第三节 省级遗产资源的申报与管理77

一、省级遗产资源的申报与评定77

(一)省级自然遗产的申报与评定77

(二)省级文化遗产的申报与评定80

(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评定82

二、省级遗产资源的管理82

第五章 遗产资源的保护93

第一节 遗产资源保护的方法与措施93

一、遗产资源的保护方法93

(一)物理方法93

(二)化学方法94

(三)生物方法94

(四)工程方法95

(五)现代科学技术方法96

二、遗产资源的保护措施96

(一)遗产资源保护的法律措施96

(二)遗产资源保护的行政管理措施97

(三)遗产资源保护的经济措施97

(四)遗产资源保护的教育措施97

第二节 自然遗产资源保护98

一、自然遗产资源保护的演进98

二、自然遗产资源的功能分区保护模式99

三、我国自然遗产保护法律规范系统102

(一)我国自然遗产保护法律规范系统现状102

(二)我国现行自然遗产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存在的问题102

(三)自然遗产保护法制定的必要性与困难103

第三节 文化遗产资源保护104

一、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演进104

二、文化遗产资源的社区参与保护模式107

三、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范体系107

(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范系统现状107

(二)我国现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存在的问题108

(三)完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范体系109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11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演进110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110

(一)施与式保护模式110

(二)开发式保护模式111

(三)发展式保护模式111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111

(一)全球化趋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遭受冲击111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识不足、关注不够、领导管理不到位111

(三)机制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缺位112

(四)传承人未受到应有的社会承认,缺少管理人员和研究队伍112

(五)财力支持不足112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113

(一)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机制113

(二)加强包括传承人、工作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在内的队伍建设113

(三)抓紧制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的配套法规113

(四)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114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引导114

第六章 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18

第一节 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118

一、按遗产资源所在地域划分118

(一)就地开发模式118

(二)异地开发模式118

二、按遗产资源的开发主体划分119

(一)政府主导式开发模式119

(二)企业主导式开发模式121

(三)社区主导式开发模式122

三、按遗产资源产业化类型划分123

(一)遗产旅游业开发模式123

(二)文化演艺业开发模式123

(三)遗产商品制造业开发模式124

四、按遗产资源集聚程度划分124

第二节 遗产资源的产业化开发125

一、遗产旅游业125

(一)遗产景区类型125

(二)博物馆类型128

(三)主题公园类型129

二、文化演艺业129

(一)文化演艺产业129

(二)影视业131

(三)出版业132

三、遗产商品制造业133

第七章 自然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38

第一节 自然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38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开发利用现状138

(一)国外世界自然遗产的开发利用现状138

(二)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开发利用现状139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现状142

(一)风景名胜区的功能演变142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现状143

三、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利用现状144

(一)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与功能144

(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利用现状144

四、森林公园的开发利用现状145

五、地质公园的开发利用现状145

六、湿地公园与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利用现状146

(一)湿地公园的开发利用现状146

(二)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利用现状148

第二节 自然遗产资源的创新利用150

一、遗产数字化150

(一)概念150

(二)数字博物馆150

(三)遗产数字化平台建设152

二、自然遗产资源展现形式多样化153

三、自然遗产资源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利用153

第八章 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58

第一节 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58

一、国外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现状158

(一)日本模式158

(二)法国模式159

(三)意大利模式159

二、我国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现状160

(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现状160

(二)文物的开发利用现状162

(三)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开发利用现状164

(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77

第二节 文化遗产资源的创新开发182

一、积极推进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化和创新化开发182

(一)文化遗产旅游创新182

(二)智慧博物馆和移动博物馆的建设182

(三)为文学创作提供创意源泉,为影视作品提供创作基地184

二、倡导文化遗产的科考与研究,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184

三、将文化遗产与城乡建设相结合,构建城乡公共活动空间185

(一)西安曲江新区案例185

(二)陕西灵泉村案例186

第九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88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88

一、旅游产业化开发188

(一)旅游景区188

(二)旅游商品化开发192

(三)节庆活动195

二、文化创意化开发196

(一)文化创意业的含义196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关系197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创意开发197

三、原有基础上的创新198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新开发198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198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城乡建设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休闲价值201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建设中,为市民提供休闲服务201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为农村居民提供休闲服务202

三、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202

四、建设“精神家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203

第十章 国内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经典案例208

第一节 国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典案例208

一、自然遗产资源开发利用案例208

(一)美国黄石国家公园208

(二)大堡礁213

二、国外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案例217

(一)意大利威尼斯及泻湖217

(二)日本古京都遗址219

三、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案例220

(一)韩国宫廷宗庙祭祀礼乐220

(二)玻利维亚奥鲁罗狂欢节221

第二节 国内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典案例222

一、国内自然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案例222

(一)泰山(双遗产)222

(二)九寨沟225

二、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案例227

(一)丽江古城227

(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30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案例——昆曲232

(一)遗产价值简介232

(二)开发利用现状233

附录1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35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44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