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通信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常君明,颜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0997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数字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通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通信及通信系统1
1.1.1 通信的定义1
1.1.2 模拟通信3
1.1.3 数字通信4
1.1.4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联系6
1.1.5 计算机与通信7
1.2 信息论与通信10
1.2.1 消息与信息10
1.2.2 信息量度量10
1.2.3 信号11
1.3 信道与传输15
1.3.1 信道16
1.3.2 信道参数17
1.3.3 信道容量19
1.3.4 通信方式20
1.3.5 通信介质23
1.4 通信协议及其机构27
1.4.1 协议体系结构28
1.4.2 抽象体系结构OSI29
1.4.3 标准化组织30
习题32
第2章 数字编码33
2.1 编码分类33
2.1.1 编码的意义33
2.1.2 编码分类33
2.1.3 编码效率34
2.2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34
2.2.1 编码与信源34
2.2.2 编码与信道35
2.2.3 信息论中信道编码与参数(误码率)35
2.3 字符编码36
2.3.1 国际5号码(ASCII码)37
2.3.2 扩充的二-十进制码37
2.3.3 国际2号码38
2.3.4 国内通用代码38
2.3.5 计算机中的汉字编码39
2.4 码型编码40
2.4.1 各种码型编码的来源及意义40
2.4.2 常用码型及其特点41
2.5 差错控制编码47
2.5.1 编码分类及定义47
2.5.2 衡量指标48
2.5.3 奇偶校验49
2.5.4 恒比码50
2.5.5 矩阵校验码51
2.5.6 正反码52
2.5.7 循环冗余校验码53
2.5.8 卷积码55
习题56
第3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58
3.1 基本概念58
3.1.1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58
3.1.2 信号通过系统59
3.2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62
3.2.1 数字基带信号的一般表达62
3.2.2 码型与频谱62
3.3 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串扰64
3.3.1 数字信号通过无失真系统64
3.3.2 奈奎斯特准则65
习题65
第4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67
4.1 模拟调制与数字调制67
4.1.1 调制67
4.1.2 解调69
4.1.3 模拟调制70
4.1.4 数字调制75
4.2 幅移键控技术76
4.2.1 2SAK振幅键控调制原理76
4.2.2 2ASK信号的解调77
4.2.3 2ASK所需带宽和特点78
4.2.4 多进制振幅调制79
4.3 频移键控技术79
4.3.1 2FSK频移键控原理80
4.3.2 2FSK频移键控调制80
4.3.3 2FSK频移键控的解调82
4.3.4 2FSK所需带宽及其特点85
4.3.5 多进制频移键控86
4.4 相移键控技术87
4.4.1 二进制绝对相移调制(2PSK)88
4.4.2 二进制绝对相移解调89
4.4.3 二相相对相移调制(2DPSK)90
4.4.4 二相相对相移信号解调91
4.4.5 2PSK绝对相移调制与2DPSK相对相移调制的比较92
4.4.6 多相调制92
4.5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95
4.5.1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96
4.5.2 正交幅度调制(QAM)97
4.5.3 幅度相位混合调制98
4.5.4 最小频移键控(MSK)99
习题100
第5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102
5.1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必要性及手段102
5.1.1 数字系统的优点103
5.1.2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103
5.2 抽样定理104
5.2.1 抽样定理104
5.2.2 理想抽样105
5.3 量化107
5.3.1 均匀量化107
5.3.2 非均匀量化108
5.4 脉冲编码调制(PCM)109
5.4.1 编码原理109
5.4.2 编码方法110
5.5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111
5.6 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ADPCM)112
5.7 增量调制112
5.8 语音信号数字化113
5.8.1 音频信号数字化113
5.8.2 数字音频文件格式114
5.9 图像信号数字化116
5.9.1 图像信号数字化方法116
5.9.2 图像编码的国际标准118
习题123
第6章 多路复用技术124
6.1 多路复用概述124
6.2 频分多路复用(FDM)125
6.2.1 频分多路复用概念125
6.2.2 频分多路复用原理126
6.2.3 FMD性能评价126
6.2.4 FDM应用系统126
6.2.5 波分多路复用(WDM)127
6.3 时分多路复用(TDM)127
6.3.1 时分多路复用概念127
6.3.2 TDM基本原理128
6.3.3 TDM工作特点130
6.4 统计时分复用(STDM)130
6.4.1 统计时分复用概念130
6.4.2 STDM基本原理130
6.4.3 STDM帧131
6.4.4 STDM性能132
6.4.5 STDM实例132
6.5 码分多路复用(CDMA)133
6.5.1 码分多路复用概念133
6.5.2 CDMA系统特点134
6.5.3 CDMA的应用134
6.6 多路复用实例135
6.6.1 时分复用技术和频分复用技术的比较135
6.6.2 时分复用与统计时分复用的比较135
习题137
第7章 数据交换138
7.1 基本概念138
7.1.1 数据传输的主要阶段138
7.1.2 数据通信网络138
7.2 电路交换140
7.2.1 电路交换过程140
7.2.2 电路交换网络结构141
7.3 报文分组交换142
7.3.1 报文分组交换过程142
7.3.2 报文分组交换工作方式143
7.3.3 电路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的比较144
7.4 X.25协议146
7.5 帧中继(FR)148
7.5.1 帧中继简介148
7.5.2 帧中继体系结构149
7.5.3 帧中继的数据帧格式149
7.6 ATM交换150
7.6.1 ATM的基本概念151
7.6.2 ATM协议参考模型152
7.6.3 ATM逻辑连接机制155
7.6.4 ATM信元结构156
习题157
第8章 通信设备158
8.1 基本概念158
8.1.1 网络互联的需求158
8.1.2 网络互联的目的159
8.1.3 网络互联的方式与其连接种类159
8.2 中继器160
8.2.1 中继器的优点160
8.2.2 中继器的缺点161
8.2.3 中继器适用场合及性能考虑161
8.3 网桥161
8.3.1 网桥的工作原理162
8.3.2 网桥的类型162
8.3.3 网桥的优点163
8.3.4 网桥的缺点163
8.3.5 网桥的适用场合和实际应用164
8.4 路由器164
8.4.1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165
8.4.2 路由器的分类165
8.4.3 路由器的优点166
8.4.4 路由器的缺点167
8.4.5 路由器使用场合及性能167
8.4.6 路由器技术发展167
8.5 集中器168
8.5.1 集中器的优点169
8.5.2 集中器的缺点169
8.6 交换机170
8.6.1 交换机的功能及其交换方式170
8.6.2 交换机的分类171
8.6.3 交换机的优点171
8.6.4 交换机的缺点172
8.6.5 交换机的适用场合及应用172
8.6.6 选购交换机172
8.6.7 交换机和集中器的区别173
8.6.8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173
8.7 调制解调器174
8.8 USB接口175
8.8.1 USB接口分类176
8.8.2 USB的优点176
8.9 其他物理层接口176
8.9.1 网卡176
8.9.2 网关178
习题178
第9章 移动通信180
9.1 移动通信概述180
9.1.1 基本概念180
9.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181
9.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182
9.1.4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182
9.1.5 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183
9.1.6 移动通信的特点184
9.2 蜂窝模拟移动通信(TACS)系统185
9.2.1 蜂窝概念185
9.2.2 蜂窝模拟移动通信(TACS)系统186
9.3 蜂窝数字移动通信(GSM)系统187
9.3.1 概述187
9.3.2 蜂窝数字移动通信GSM系统的基本特点187
9.3.3 GSM系统的业务及其特征188
9.4 GSM系统的主要技术与设备191
9.4.1 GSM的系统组成及功能191
9.4.2 GSM系统的主要参数192
9.4.3 蜂窝数字移动通信GSM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193
9.5 CDMA移动通信系统197
9.5.1 CDMA简介197
9.5.2 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198
9.5.3 CDMA系统的特点199
9.5.4 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202
9.5.5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203
9.5.6 CDMA系统提供的电信业务204
9.5.7 CDMA存在的问题207
9.6 小灵通(PHS)207
9.6.1 小灵通(PHS)的基本概念207
9.6.2 小灵通的主要特点208
9.6.3 小灵通(PHS)的网络结构209
9.6.4 PHS与其他通信系统的比较210
9.6.5 PHS与3G的比较211
9.6.6 我国PHS的前景212
9.7 数字移动通信的发展212
9.7.1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212
9.7.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213
9.7.3 我国TD-SCDMA213
9.7.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215
习题216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217
10.1 基本概念217
10.1.1 计算机系统217
10.1.2 联机多用户系统217
10.1.3 网络系统218
10.1.4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219
10.2 网络分类219
10.2.1 按距离划分219
10.2.2 按通信介质划分219
10.2.3 按通信传播方式划分220
10.2.4 按通信速率划分220
10.2.5 按使用范围划分220
10.2.6 按数据交换方式划分220
10.2.7 按网络控制方式划分220
10.2.8 按网络配置划分221
10.2.9 按拓扑结构划分221
10.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222
习题224
参考文献225
热门推荐
- 687301.html
- 2447236.html
- 536063.html
- 417740.html
- 2718243.html
- 3103955.html
- 1119890.html
- 958504.html
- 953178.html
- 2723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8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6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0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0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3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4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9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8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