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原崛起之路 河南省60年发展回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郑州:文心出版社
- ISBN:97878068384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448MB
- 文件页数:661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河南省-1949~200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原崛起之路 河南省60年发展回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49年1
一、河南、平原两省相继成立,先后建立两省党政军机构1
二、支援解放军渡江南下作战2
三、河南全境解放,迎接新中国诞生4
四、开展剿匪反霸5
五、禁烟禁毒,禁赌禁娼7
六、进行土地制度改革8
七、治黄防汛,生产度荒,精简节约11
八、平抑物价12
九、陇海铁路修复,京汉铁路通车14
十、194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4
1950年15
一、发展和巩固中共党组织15
二、统一财政经济工作16
三、河南省首届各界代表会议召开17
四、大力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18
五、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
六、救济城市失业人员,开展生产救灾运动21
七、调整工商业23
八、组织农业互助组24
九、开展抗美援朝运动25
十、195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7
1951年29
一、人民治黄取得初步成就29
二、一大批国营农场建立30
三、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财政体制31
四、开展城市民主改革运动32
五、整顿中共党的基层组织34
六、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建立和发展组织34
七、开展“三反”运动35
八、农业生产十大政策颁布,创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7
九、治淮工程启动,一批水利工程开工38
十、195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9
1952年41
一、开展“五反”运动41
二、建立健全供销合作社经济体系42
三、平原省推动全民业余教育43
四、国营厂矿企业改革工资制度44
五、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河南45
六、活跃初级市场,大力发展私营商业46
七、平原省建制撤销48
八、全省行政区划有较大调整48
九、个体手工业合作化运动49
十、195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完成经济恢复任务)50
1953年51
一、取缔反动会道门51
二、全省第一次人口普查52
三、整顿农业互助合作组织52
四、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区域自治53
五、实行粮油棉统购统销54
六、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引导私营工业走向公私合营56
七、河南纺织业形成一定规模57
八、中央确定河南省为煤炭工业开发重点58
九、复查错捕、错押、错判案件59
十、195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60
1954年61
一、审查干部,处理“五反”遗留问题61
二、豫东防护林基本建成62
三、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63
四、抽调优秀干部加强工业战线,支援工业建设重点项目64
五、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65
六、成立省、市、县计划委员会66
七、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67
八、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68
九、战胜黄、沁河特大洪峰,冬季生产救灾紧急措施69
十、195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70
1955年71
一、政协河南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71
二、开展农村整党和党政机关内部肃反运动72
三、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73
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73
五、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试办高级农业合作社74
六、一批重点煤矿和重点机械工业项目动工兴建76
七、一批玉米杂交新品种选育成功77
八、向外省移民和支边77
九、“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方案出台78
十、195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79
1956年81
一、中共河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81
二、传达贯彻中共八大会议精神82
三、一批重要厂矿和基本设施项目动工兴建82
四、郑州大学举行开学典礼,省科教文卫战线取得新成就84
五、发展高级农业社,河南农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合作化86
六、发展农村多种经营88
七、为地富反革命分子摘帽,对肃反案件进行复查89
八、全民所有制单位工资制度改革89
九、做好粮食统购统销工作90
十、195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91
1957年93
一、开展增产节约运动93
二、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94
三、开展整风运动96
四、“反右”严重扩大化97
五、全省“大跃进”拉开序幕98
六、推行农业机械化99
七、农村掀起大规模兴修水利群众运动100
八、刘少奇来豫视察,妥善处理临汝等地“闹社”问题101
九、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02
十、195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03
1958年105
一、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105
二、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106
三、河南夏秋粮产放卫星108
四、错批“潘、杨、王”运动108
五、毛泽东视察河南农村109
六、全民大办钢铁110
七、以钢为纲,大办工业111
八、毛泽东主持召开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整顿人民公社114
九、战胜黄河特大洪水117
十、195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17
1959年119
一、全省第一次土壤普查119
二、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第二次郑州会议120
三、全省第一条窄轨地方铁路建成121
四、河南省第一届运动会举行121
五、大力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121
六、兴建大型企业和电力基础设施122
七、兴修大型水利工程123
八、设立高等、中等重点学校124
九、抗旱保苗124
十、195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25
1960年127
一、继续反“右倾”和持续“大跃进”127
二、林县红旗渠总干渠动工128
三、积极筹建大型企业130
四、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河南130
五、全省实行凭粮票供餐131
六、调整油脂收购政策132
七、兴建桥梁与铁路133
八、农村开展反“五风”整风整社运动134
九、贯彻中央“十二条”指示134
十、196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35
1961年137
一、全面纠正“大跃进”等“左”倾错误137
二、增加对侨眷、归侨的物资供应138
三、深入开展农村整风整社运动138
四、开展农村集市贸易,活跃城乡经济140
五、贯彻执行《商业四十条》140
六、精简职工,压缩城市人口140
七、贯彻执行《工业七十条》141
八、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按劳分配142
九、全省发生严重旱灾142
十、196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43
1962年145
一、认真贯彻中央“七千人大会”精神145
二、调整粮食供应办法146
三、农村实行借地度荒146
四、纠正“左”倾错误147
五、调整全省高等院校147
六、全省对工商企业进行登记整顿148
七、适当照顾归侨和侨眷工作148
八、兴办农村输变电工程149
九、推行殡葬改革150
十、196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50
1963年151
一、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51
二、调整地方工业152
三、宣传特等劳模史来贺152
四、恢复民族乡、镇、区建制153
五、加强对集市贸易的管理154
六、调整职工工资154
七、第三次工商企业登记155
八、全省普降大到暴雨155
九、调整粮油议价经营156
十、196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57
1964年159
一、蓝彩钧瓷试制成功159
二、对老弱孤寡残社员实行“五保”160
三、煤矿建设取得新突破161
四、降低市场粮油价格,提高食油定量供应标准162
五、河南18项工业新产品获奖162
六、全省第二次人口普查163
七、开展城市“五反”和农村社教运动163
八、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164
九、治理涡河、惠济河165
十、196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66
1965年167
一、贯彻农村社教《二十三条》167
二、加速发展山区生产建设168
三、中共河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举行168
四、林县成为全国食道癌防治基地169
五、全省第一座特大型公路桥梁动工兴建169
六、严管农村集贸市场169
七、兴建河南轮胎厂等重点企业170
八、兴办福利工厂,扶持残疾人就业170
九、兴修黄河北金堤滞洪区和洪河、沁漭河水利工程171
十、196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72
1966年173
一、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173
二、加强外贸出口商品生产和收购工作173
三、“文化大革命”运动全面发动174
四、林县石板岩供销社被命名为全国五好标兵175
五、兴建一批水库灌区176
六、各地兴起“红卫兵”运动177
七、全省奋力抗旱保收178
八、全国最长地方铁路韩—郸铁路动工兴建178
九、秦岭地区金矿开工兴建179
十、196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80
1967年181
一、“造反派”进驻省委办公大楼181
二、“夺权风暴”给国民经济带来深重灾难181
三、全民防治脑膜炎183
四、河南省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停止执行183
五、抓革命促生产183
六、省地质局发现大河铜矿184
七、错批文敏生、赵文甫184
八、毛泽东主席来河南视察185
九、各级革命委员会成立185
十、196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85
1968年187
一、对公、检、法机关实行军事管制187
二、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187
三、压缩议价粮油,安排市场供应190
四、平顶山连续发生武斗事件190
五、退还侨户被占房屋191
六、大规模人工降雨成功191
七、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水灾192
八、沱河治理工程开工192
九、大规模撤并商业机构192
十、196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193
1969年195
一、以整党整建为中心,开展斗、批、改和清理阶级队伍195
二、一大批中央和省营企、事业单位陆续下放197
三、深挖洞,广积粮,准备打仗198
四、红旗渠全部建成通水199
五、开展学习杨水才活动200
六、精简机构,下放干部,兴办“五七干校”201
七、河南电视台开始试播202
八、兴建一批大中型工矿企业203
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204
十、196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05
1970年207
一、开展“一打三反”运动207
二、大力发展“五小”工业208
三、焦枝铁路全线通车209
四、改革财政信贷管理体制210
五、开展“批陈整风”运动210
六、兴建县乡广播站和农村广播网211
七、洛阳黄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212
八、兴建舞钢等一批骨干工业企业212
九、兴修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214
十、197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15
1971年217
一、全省教育革命座谈会召开217
二、淮河治理取得成效217
三、中共河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218
四、公、检、法工作逐步得到恢复218
五、改革财政管理体制219
六、新建郑州“二七”纪念塔落成219
七、传达林彪叛党叛国出逃事件220
八、全省中等师范学校、高等院校开始招生221
九、工业企业建设取得新成就222
十、197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22
1972年225
一、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225
二、开展“批林整风”运动226
三、压缩基建民工,支援农业生产226
四、治理黄河取得显著成绩227
五、积极开展援外工作227
六、区别“海外关系”,落实侨务政策229
七、大批驻华使节访问洛阳230
八、扩建新建一批工矿企业230
九、继续兴修水利工程231
十、197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32
1973年235
一、各级党政工作部门逐步恢复和健全235
二、加强国民经济计划工作236
三、全省粮食系统推广“密闭自然缺氧”储粮法237
四、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237
五、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238
六、加强社会治安和市场管理,着力整顿交通秩序238
七、计划生育工作逐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239
八、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工矿铁路建设呈现新亮点239
九、农、林、牧、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240
十、197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42
1974年243
一、江青炮制唐河“马振抚事件”243
二、开展“批林批孔”运动244
三、河南成为外贸出口活猪生产基地245
四、改进财政管理体制246
五、平原绿化造林取得新成就247
六、黄河下游第三次大修堤启动247
七、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改建成功247
八、兴修水利工程248
九、工矿企业建设249
十、197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49
1975年251
一、对各条战线进行全面整顿251
二、高等教育实行“社来社去、厂来厂去”252
三、整顿郑州铁路局253
四、加强中共党组织建设254
五、抗击“75·8”特大洪灾254
六、巩县回郭镇被誉为中国乡镇企业发源地257
七、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257
八、宽大释放在押原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258
九、治理沙颍河259
十、197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60
1976年261
一、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261
二、郑州发生“二七广场事件”262
三、十四座水库度汛工程陆续开工263
四、第二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264
五、省委紧急部署支援唐山大地震灾区265
六、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265
七、庆祝粉碎“四人帮”266
八、开展“揭批查”斗争267
九、工业建设新亮点268
十、197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69
1977年271
一、省委部署“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271
二、“裴李岗文化”命名273
三、大力开展企业扭亏增盈工作274
四、高考制度恢复275
五、省委召开科学会议和教育会议275
六、掀起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276
七、人大、政协工作恢复276
八、工业企业建设277
九、兴建改建水利工程277
十、197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78
1978年279
一、加强市场物价管理279
二、落实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279
三、中央调整河南省委领导班子280
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281
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282
六、河南省科学大会召开284
七、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285
八、农林牧基地建设285
九、工交科技新亮点286
十、197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87
1979年289
一、工作重点转移与改革开放起步289
二、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290
三、减轻农村税收负担293
四、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93
五、成立省人大常委会,省革委改为省人民政府294
六、黄泛区农工商联合企业获国务院嘉奖294
七、整顿农村基层党组织296
八、改革粮油体制296
九、当年重大建设成就298
十、197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298
1980年301
一、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301
二、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302
三、刘少奇骨灰迎送仪式在郑州举行302
四、全省工业企业扩大自主权开始试点303
五、改革财政管理体制304
六、奖励重大科技成果305
七、加强物价管理306
八、保护森林发展林业306
九、当年重大建设成就307
十、198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07
1981年309
一、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309
二、开展文明礼貌活动310
三、郑州黄河游览区建成311
四、河南省和美国堪萨斯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311
五、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12
六、胡耀邦总书记来河南视察312
七、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313
八、平顶山至武昌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建成315
九、全省县级政权实行直接选举315
十、198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15
1982年317
一、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17
二、豫东平原结束“糠菜红薯半年粮”穷日子318
三、全面整顿国有工业企业318
四、开展“科学技术年”活动319
五、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320
六、第三次人口普查321
七、战胜黄河第二大洪峰322
八、贯彻“十二大”会议精神,改革开放全面展开322
九、落实知识分子政策324
十、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25
1983年327
一、省地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327
二、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设328
三、中原油田组织科技攻关大会战329
四、省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330
五、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331
六、“五笔字型汉字编码方案”试验成功332
七、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333
八、实行地市合并、市管县体制333
九、在全省开展整党工作334
十、198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36
1984年337
一、河南省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337
二、胡耀邦总书记视察洛阳、平顶山339
三、县级机构改革339
四、河南大学等高校恢复或更改校名340
五、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41
六、中共河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郑州举行343
七、省顾委、省纪检委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343
八、开发中原旅游区344
九、重大建设新成就345
十、198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46
1985年347
一、省第一次“新长征突击手”代表大会召开347
二、国营企业厂长(经理)实行任期制348
三、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348
四、全省党政机关实行岗位责任制349
五、进行科技体制改革350
六、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在河南举行352
七、胡耀邦总书记视察豫西山区353
八、企业全面整顿任务完成353
九、当年重大建设成就354
十、198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54
1986年357
一、实行退休费社会统筹357
二、调整省直机构设置357
三、安阳、洛阳两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城市机构改革试点358
四、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建成359
五、郑州市绿地覆盖率居全国之冠359
六、进行劳动制度改革360
七、证券交易机构破茧而出361
八、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61
九、当年重大建设成就362
十、198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63
1987年365
一、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365
二、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县建设366
三、省预算内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财税新规定367
四、中国最大的农机企业集团在洛阳成立367
五、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368
六、传达中共“十三大”精神369
七、全省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69
八、文物工作新亮点370
九、当年重大建设成就371
十、198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72
1988年373
一、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省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举行373
二、政府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373
三、全省城镇住房改革开始试点374
四、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拉开帷幕376
五、郑州铝厂发行股票378
六、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建378
七、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380
八、发生抢购风潮381
九、文化活动异彩纷呈381
十、198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83
1989年385
一、进一步推进农业发展385
二、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386
三、部分高校大学生上街游行387
四、制止部分城市社会动乱388
五、传达学习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388
六、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390
七、中原航空公司成立391
八、开展科技扶贫392
九、开展文明农户创建活动393
十、198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394
1990年395
一、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395
二、推广农业双向承包责任制396
三、全面考察干部,调整各级领导班子398
四、李鹏总理视察河南398
五、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开业399
六、中共河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400
七、强化农业基础,落实“科技兴农”402
八、第四次人口普查403
九、两个文明建设亮点404
十、199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405
1991年407
一、开展向农业战线10面旗帜、工业战线10面红旗学习活动407
二、确定“一高一低”发展战略408
三、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河南409
四、全省第一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召开410
五、城市开展“三优杯”竞赛活动411
六、南涝北旱,抗灾自救411
七、组建跨地区大企业集团413
八、郑州商战414
九、交通水利文化卫生新成就415
十、199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417
1992年419
一、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419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420
三、解决豫西山区人畜饮水困难421
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421
五、河南省“希望工程”开始实施422
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423
七、大力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25
八、首开两个内陆陆运口岸,积极发展海外企业426
九、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427
十、199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428
1993年429
一、保持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429
二、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430
三、改革国有小型企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431
四、“十八罗汉闹中原”432
五、温县成为河南省第一个电气化县433
六、开展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活动434
七、平抑稳定物价434
八、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36
九、两个文明建设新亮点437
十、199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438
1994年439
一、出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439
二、打响扶贫攻坚战440
三、朱镕基副总理来豫考察441
四、全面治理淮河污染442
五、实施“开放带动”战略443
六、改革党政机构,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444
七、黄河小浪底主体工程开工446
八、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和瘫痪党支部447
九、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48
十、199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449
1995年451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新突破451
二、安置小浪底库区移民452
三、推广舞阳“富民工程”经验453
四、朱镕基副总理来河南考察454
五、全面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454
六、推行企业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455
七、流通体制改革向深层次推进456
八、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457
九、邮电通信迅速发展458
十、199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459
1996年461
一、改革税收会计制度,河南开始实行零基预算461
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462
三、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463
四、江泽民总书记来豫考察464
五、紧急抗洪抢险,力抓生产救灾465
六、金融体制改革466
七、依法治省工作全面启动467
八、中西部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在郑州举行468
九、开展“卫生执法年”活动469
十、199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470
1997年471
一、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471
二、沉痛悼念邓小平472
三、加大力度减轻农民负担473
四、河南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474
五、庆祝香港回归祖国474
六、黄河小浪底实现成功截流476
七、国民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格局477
八、交通发展成就显著478
九、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480
十、199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481
1998年483
一、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精神483
二、全省三级干部会议召开484
三、豫北遭特大暴风雨雹袭击,8市发生严重夏蝗485
四、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486
五、全力支援三江流域抗洪抢险486
六、黄河经济协作区省区负责人会议在郑召开488
七、启动城乡电网改造工程489
八、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着力破解“三农”问题490
九、河南连续6年实现“一高一低”目标491
十、199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492
1999年493
一、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省医改方案出台493
二、“热爱河南,增辉中原”活动全面启动494
三、开展“三讲”教育活动495
四、江泽民来豫视察并主持治黄会议497
五、反对邪教“法轮功”497
六、经济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结硕果498
七、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500
八、庆澳门回归,迎新世纪新千年501
九、胡锦涛、温家宝、朱镕基分别来豫考察502
十、199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503
2000年505
一、隆重举行世纪庆典505
二、全省奋力抗击春旱夏洪506
三、省直机构改革启动,地区行署完成历史使命507
四、重组高等院校,全国第一所本科民办高校在郑州诞生509
五、小浪底水利枢纽土建工程提前基本结束509
六、第五次人口普查511
七、加大实施“东引西进”战略512
八、国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514
九、国企改革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工业经济跃出低谷515
十、200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516
2001年517
一、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17
二、帮扶“三农”,四级干部驻村入户518
三、市县乡机构改革520
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521
五、20世纪考古大发现河南名列全国第一522
六、建设全国优质小麦和重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523
七、启动中原文化系列推介活动524
八、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525
九、河南粮食总产首次跃居全国第一526
十、200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527
2002年529
一、整治企业经营环境529
二、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30
三、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531
四、首次进行黄河调水调沙试验532
五、朱镕基、温家宝来豫视察并召开黄河防汛会议533
六、西气东输豫南支线开工534
七、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535
八、确定新的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535
九、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启动,首批28家成功转企536
十、200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537
2003年539
一、郑东新区建设拉开帷幕539
二、成功抗击“非典”疫情541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43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中原崛起544
五、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545
六、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47
七、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郑召开548
八、省政府机构改革,省国资委成立549
九、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河南农业550
十、200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551
2004年553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553
二、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54
三、启动民间文化保护工程555
四、培育支持一批重点企业557
五、举办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557
六、郑州成为中国第八大古都559
七、全面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560
八、新建一批重点项目561
九、教育改革十大亮点562
十、200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563
2005年565
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565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进展567
三、全省免征农业税568
四、全省乡镇机构改革568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569
六、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570
七、河南省在全国最早立法保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571
八、全省18个省辖(管)市全部通高速572
九、旅游产业取得新突破573
十、200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575
2006年577
一、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577
二、温家宝总理来河南考察579
三、开始筹建全省社会信用担保体系580
四、安阳殷墟“申遗”成功581
五、提出“两大跨越”发展思路582
六、开始推进郑汴一体化583
七、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84
八、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跃居全国第一585
九、全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千亿斤586
十、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587
2007年589
一、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相继来豫调研589
二、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会议精神590
三、决策加快黄淮四市发展591
四、开展“讲正气、树新风”活动592
五、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593
六、新农村建设呈现新气象595
七、小麦育种研究获国家资助596
八、中原文化港澳行成果丰硕,二届中博会在郑举办596
九、全面改革林权制度,启动林业生态省建设598
十、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600
2008年601
一、省人大、政协两会分别召开601
二、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602
三、支援汶川大地震灾区重建603
四、县域经济取得六个突破605
五、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606
六、申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607
七、扩内需,保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608
八、开展“三新”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609
九、公开选拔省直副厅级和高校校级领导干部611
十、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612
2009年613
一、坚持“三保两抓一推动”的工作格局613
二、抗击60年不遇特大旱灾615
三、创建“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617
四、省政府机构改革619
五、全省撤销158个二级公路收费站620
六、开展“讲、树、促”教育活动,推广“4+2”工作法621
七、确立旅游立省战略623
八、开始实施新医改方案626
九、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郑州地铁开建627
十、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60年主要数据630
热门推荐
- 3446251.html
- 838068.html
- 3778147.html
- 1441470.html
- 3449568.html
- 23831.html
- 2272064.html
- 2067175.html
- 2661087.html
- 3612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5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5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4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4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0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3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9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5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