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西北黄土高原区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西北黄土高原区卷
  • 刘国彬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6311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研究;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西北黄土高原区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1

第一节 自然环境1

一、黄土的特征1

二、地形与地貌3

三、气候特征5

四、植被特征6

五、水文水资源特征9

六、土壤与土地资源特征13

第二节 区域资源与经济社会特征19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19

二、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情况19

三、农业生产情况20

四、经济社会发展22

五、矿产资源23

参考文献23

第二章 水土流失现状与演变趋势25

第一节 水土流失分区25

一、水土流失分区原则25

二、水土流失分区26

第二节 水土流失现状29

一、土壤侵蚀类型及其空间格局29

二、土壤侵蚀强度31

三、土壤侵蚀的特点32

四、黄土高原各省区的土壤侵蚀33

第三节 水土流失危害39

一、生态环境恶化39

二、土地退化39

三、淤积河道,加剧黄河洪水威胁40

四、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41

五、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41

第四节 水土流失成因42

一、自然因素42

二、人为因素49

第五节 水土流失变化趋势52

一、历史时期水土流失变化52

二、近代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演变关系55

三、水土流失变化趋势59

四、黄河水沙的变化63

五、皇甫川流域水沙变化趋势67

六、无定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70

七、主要结论74

参考文献74

第三章 水土保持发展历程76

第一节 西周到晚清时期77

一、土地合理利用的思想77

二、保护山林的法令78

三、水土保持措施78

第二节 民国时期80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81

一、探索治理阶段(1950~1963年)82

二、重点治理阶段(1963~1970年)86

三、全民治理阶段(1979~1980年)87

四、小流域综合治理阶段(1980~1990年)88

五、以法制建设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发展阶段(1991年以来)95

参考文献99

第四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主要成就100

第一节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就100

一、治理规模100

二、治理效益104

第二节 水土保持重大治理工程109

一、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109

二、黄土高原世行贷款项目110

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简称“八片工程”)111

四、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简称“国债项目”)111

五、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111

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12

七、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项目112

第三节 水土保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与成效113

第四节 水土保持预防与监督117

一、水土保持预防监督117

二、水土保持监测121

参考文献127

第五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验与模式128

第一节 主要经验128

一、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促进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128

二、以淤地坝建设为主的沟道工程形成拦截泥沙屏障134

三、重视基本农田建设,保障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安全137

四、重视植被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38

五、初步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政策机制和组织形式得以完善140

六、预防为主的执法监督有效遏制了开发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142

第二节 主要教训及问题143

一、主要教训143

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146

第三节 主要模式149

一、北部风沙丘陵区生态建设模式149

二、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模式154

三、南部半湿润高塬沟壑区生态建设模式160

四、梁状丘陵农林牧复合区生态建设模式164

参考文献168

第六章 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关键问题研究171

第一节 区域治理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171

一、区域治理与开发的主要特征171

二、新时期黄土高原区域农村经济发展174

三、主导产业发展177

第二节 区域水土保持与黄河水资源研究181

一、水资源特点181

二、水土保持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186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191

第三节 植被恢复与建设策略192

一、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基础193

二、植被恢复潜力197

三、植被建设战略199

四、植被建设主要措施203

第四节 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特征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205

一、自然环境及侵蚀产沙特征205

二、减少侵蚀产沙的防治对策206

第五节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研究211

一、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212

二、纸坊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216

三、典型侵蚀环境下维持系统健康的对策和建议219

参考文献220

第七章 水土保持分区、布局与措施配置222

第一节 水土保持的作用与定位222

一、黄土高原地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223

二、水土保持是解决黄河下游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223

三、水土保持是区域生态改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23

第二节 水土保持规划回顾224

一、水土保持规划历史224

二、典型水土保持规划226

第三节 水土保持战略与目标233

一、水土保持指导思想233

二、水土保持总体目标234

三、水土保持阶段目标234

第四节 水土保持分区及治理标准235

一、水土保持分区原则与依据235

二、水土保持分区方案237

三、水土保持分区特征概述242

四、水土保持分区治理目标245

第五节 水土保持总体布局与措施配置246

一、水土保持规划总体布局246

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247

三、主要水土保持措施成本分析254

参考文献262

第八章 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与科技优先领域263

第一节 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263

一、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工程263

二、淤地坝建设工程272

三、生态修复工程278

四、坡耕地改造工程289

第二节 水土保持学科重点科技领域296

一、土壤侵蚀过程及其机理296

二、土壤侵蚀预报模型297

三、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及其适用性评价297

四、流域生态过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298

五、大尺度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格局与规律300

六、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环境效益评价301

第三节 水土保持技术发展与创新302

一、坡面降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302

二、沟壑整治开发与工程优化配置建设技术303

三、植被景观配置与可持续建设关键技术304

四、保护性水土保持耕作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305

五、开发建设工程生态保护综合防治技术306

六、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新技术307

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规划的相关标准及规范308

八、建立与完善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应用推广体系309

参考文献309

第九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相关政策与措施310

第一节 法制政策310

一、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长效补偿机制310

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312

三、建立社会激励机制314

四、完善和修订水土保持法315

五、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执法316

第二节 管理服务317

一、发挥政府职能,加强组织协调317

二、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服务意识318

三、完善行业标准318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建设程序319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320

一、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方向320

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322

第四节 科技支撑324

一、科技队伍324

二、科技能力326

三、科技评价327

第五节 资金投入327

第六节 强化宣传331

专题研究334

专题A 区域水土保持与黄河水资源利用334

一、黄河流域水资源及其主要问题334

二、区域水土保持及其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343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351

参考文献358

专题B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建设策略研究359

一、植被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359

二、植被恢复的基础与潜力368

三、植被恢复与建设分区382

四、植被建设主要措施387

五、植被恢复与建设对策391

参考文献394

专题C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若干技术问题396

一、淤地坝坝系工程规程和规范中有关问题与解决建议396

二、“坝系相对稳定理论”分析401

三、淤地坝安全与稳定的理论与实践407

四、淤地坝的“淤粗排细”413

参考文献420

专题D 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与治理421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的危害421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沙分布研究423

三、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424

四、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基本思路428

五、建议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