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学
  • 唐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781071356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中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3

第一章 导论 Introduction3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 History and Culture Background of TCM3

一、中医学发展的历史纵观3

二、孕育中医学术的人文背景4

第二节 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ly Content of TCM5

一、中医学的主要学术内容5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6

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方法 The Method for Understanding TCM11

一、客观世界是物质与运动的11

二、中医思维的三个层次11

三、摆脱表象的束缚12

五、排除主观意识因素的干扰13

四、思维的个性化13

六、象数14

七、思维的心身整体效应14

第四节 中医学未来发展展望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CM15

一、中医临床15

二、中医理论16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The Theory of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18

第一节 阴阳学说 The Theories of Yin-Yang18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18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22

第二节 五行学说 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24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25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7

第三节 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n-Yang Theory and Five Elements Theory29

第一节 脏腑的生理功能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Viscera32

一、五脏32

第三章 藏象学说 Viscera-state Theory32

二、六腑41

三、奇恒之腑43

第二节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ang and Fu Organs44

一、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44

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46

三、脏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46

第三节 气、血、津液、神 Qi,Blood,Body Fluid and Vitality47

一、气47

二、血49

三、津液49

四、神50

五、精、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50

一、外感致病因素52

第一节 病因 Pathogenic Factors52

第四章 病因、病机 Pathogenic Factors and Pathogenesis52

二、内伤致病因素56

三、其他致病因素57

第二节 病机 Pathogenesis58

一、正邪相争58

二、阴阳失调59

三、气机失常60

第五章 诊法 Diagnostic Methods62

第一节 望诊 Inspection62

一、全身望诊62

二、局部望诊64

三、望排出物65

四、望小儿指纹66

五、望舌66

一、听声音68

第二节 闻诊 Auscultation and Olfaction68

二、嗅气味69

第三节 问诊 Interrogation69

一、问寒热69

二、问汗70

三、问疼痛70

四、问饮食口味70

五、问睡眠71

六、问二便71

七、问小儿及妇女72

第四节 切诊 Pulse Feeling and Palpation72

一、脉诊72

二、按诊76

第二节 主要的辨证方法 Methods of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78

第一节 辨证的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 of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78

第六章 辨证 Differentiation of Syncrome78

一、八纲辨证79

二、脏腑辨证82

第七章 治则与治法 Therapeutic Principles and Therapeutic Methods93

第一节 治则 Therapeutic Principles93

一、预防为主93

二、治病求本93

三、正治反治94

四、标本缓急94

五、扶正祛邪95

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95

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95

第二节 治法 Therapeutic Methods96

一、内治八法96

二、外治法97

第八章 中药与方剂 Chinese Medicine and Formulas99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Basic Knowledge of Chinese Medicine99

一、中药与现代中药99

二、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99

三、中药的炮制99

四、中药的性能100

第二节 方剂基本知识 Basic Knowledge of Formulas of TCM102

一、组方原则和组成变化103

二、方剂的剂型103

三、方剂的应用103

第三节 中药方剂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Formulas104

第四节 常用中药与方剂 Commonly-used Chinese Medicine and Formulas104

一、解表药和解表剂104

二、祛风湿药和祛风剂110

三、祛湿药和祛湿剂112

四、清热药和清热剂118

五、消导药和消导剂126

六、泻下药和泻下剂129

七、化痰止咳药和化痰止咳剂132

八、温里药和温里剂137

九、理气药和理气剂139

十、理血药和理血剂142

十一、补益药和补益剂148

十二、平肝熄风药和平肝熄风剂159

十三、其他162

中篇 常见证临床辨证 Common Diseases169

第一章 心脑系病证 Heart-Brain System Syndrome169

心悸 Palpitation169

胸痹 Stagnation of Qi in Chest171

不寐 Insomnia173

中风 Apoplexy175

眩晕 Vertigo178

头痛 Headache180

中医心脑系病证的现代研究 Modern Research on the Heart-Brain System Syndrome of Chinese Medicine182

第二章 肝胆系病证 Liver-Gallbladder System Syndrome185

郁证 Melancholia185

胁痛 Hypochondriac Pain187

黄疸 Jaundice189

肝胆系疾病现代研究进展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esearch on the Liver-Gallbladder System Syndrome191

第三章 脾胃系病证 Spleen-Stomach System Syndrome193

呕吐 Vomiting193

胃脘痛 Gastralgia195

泄泻 Diarrhea197

便秘 Constipation199

中医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 Modern Research on the Spleen-Stomach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202

第四章 肺系病证 Lung System Syndrome205

咳嗽 Cough205

喘证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Dyspnea207

中医肺系疾病的现代研究 Modern Research on the Lung System Syndrome of Chinese Medicine209

第五章 肾系病证 Kidney System Syndrome211

淋证 Gonorrhea211

水肿 Dropsy213

腰痛 Lumbago215

中医有关肾的现代研究进展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esearch on the Kidney of Chinese Medicine216

第六章 其他病证 Other Syndrome219

内伤发热 Fever due to Internal Injury219

消渴 Diabetes221

癥瘕积聚 Mass in Abdomen223

月经不调 Irregular Menstruation225

痹证 Arthralgia-Syndrome227

痹证与现代医学研究 Arthralgia-Syndrome and Modern Medical Research229

下篇 针灸 推拿学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Chinese Massage233

第一章 经络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233

第一节 经络概论 General Outline of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233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233

二、经络的功能和临床应用235

第二节 十四经脉 The Fourteen Channels236

一、手太阴肺经236

二、手阳明大肠经236

三、足阳明胃经237

四、足太阴脾经238

五、手少阴心经238

六、手太阳小肠经238

八、足少阴肾经239

七、足太阳膀胱经239

九、手厥阴心包经240

十、手少阳三焦经240

十一、足少阳胆经240

十二、足厥阴肝经241

十三、督脉242

十四、任脉242

第二章 腧穴 The Acupoints243

第一节 腧穴总论 The Acupoints Introduction243

一、腧穴的分类243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243

三、特定穴243

四、腧穴定位法243

第二节 常用腧穴 Common Points245

一、手太阴肺经穴245

四、手阳明大肠经穴246

二、手少阴心经穴246

三、手厥阴心包经穴246

五、手太阳小肠经穴247

六、手少阳三焦经穴247

七、足太阴脾经穴248

八、足少阴肾经穴248

九、足厥阴肝经穴248

十、足阳明胃经穴249

十一、足太阳膀胱经穴250

十二、足少阳胆经穴251

十三、督脉251

十四、任脉252

十五、经外奇穴253

二、毫针刺法254

一、针刺前的准备254

第一节 毫针刺法 Needling Methods254

第三章 刺灸法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254

第二节 灸法 Moxibustion256

一、灸用原料256

二、灸法的作用256

三、适应证256

四、灸法的分类256

五、注意事项257

第三节 耳针 Ear Acupuncture Therapy257

一、耳廓表面的解剖名称257

二、耳穴的分布规律258

三、常用耳穴258

四、耳针的适应证258

五、选穴方法258

七、注意事项259

六、操作方法259

第一节 概述 Outline260

一、针灸治疗原则260

二、针灸处方260

第四章 针灸治疗 Acupuncture Treatment260

第二节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Acupuncture Therapy of Common Diseases261

中风261

头痛261

面瘫262

腰痛262

失眠262

胃痛(附呃逆)262

痛经263

痹证(附1 落枕 附2 坐骨神经痛)263

一、推拿的作用原理265

第五章 推拿 Chinese Massage265

第一节 推拿的基础知识 Basic Knowledge of Chinese Massage265

二、推拿的基本原则266

第二节 推拿手法简介 Commonly-used Manipulations267

一、一指禅推法267

二、摆动类268

三、摩擦类268

四、振动类269

五、挤压类269

六、叩击类270

七、运动关节类270

附录 Appendix272

方剂272

专业词汇 英汉对照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