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控制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材,柏小松译 著
- 出版社: 徐氏基金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控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A部份1
控制的理由1
定义和基本观念3
开环控制3
常态之维持4
反馈控制4
控制因数6
温度控制6
水位控制6
闭环的组成6
控制器的特性9
比例控制器9
比例性范围9
启/闭控制器11
重叠12
线性与非线性控制器12
校正范围13
二阶控制器14
多阶控制器15
控制回路元件的时间行为18
控制回路及其部门的动态行为18
n次系统19
零次延迟20
一次延迟20
n次延迟22
具有死时的部门24
I-控制器24
D-部门26
控制组件的结合28
PI-控制器28
PD-控制器29
PID-控制器30
启/闭控制器的动力学31
残留误差33
控制器与高次控制回路36
稳定性之探讨40
轨迹图的使用41
控制的准确性43
具有振荡响应的控制回路44
启/闭控制器的动态行为46
使用启/闭控制器时的残留误差47
实用控制器的结构和特性50
对距离和角度的检测元件50
压力检测元件52
流量检测元件55
温度检测元件56
电的温度检测元件57
密度和厚度检测元件59
其他检测元件60
置定值和比较器组件62
接受定比较值的仪器64
压力换能器65
P-控制器之实化66
D-控制部门70
I-控制器72
气动PD-控制器73
气动控制器与控制部门73
气动I-控制器75
液压控制部门78
液压功率部门78
最後控制元件80
能量流的最後控制元件80
电力驱动82
气动和液压功率驱动84
电力最後控制元件85
电子最後控制元件87
B部份93
开环控制93
常态之维持93
反馈控制94
闭环的诸部门:描述94
闭环中的活动量96
自我操作或外力帮助的控制器97
有或没有等化的系统97
比例控制器97
残留误差100
启/闭控制器102
线性与非线性系统104
系统的性质105
有与没有补偿的系统105
n次系统105
死时部门109
测试信号109
I-控制器111
D-部门113
频率响应117
PID-控制器117
总频率响应120
频率响应的图示123
控制回路的稳定性126
一般常用部门的频率响应曲线128
控制性能131
控制品质的改进135
干扰之消除135
串级系统137
有前置调整的闭环控制138
可变指令控制139
一些特殊的控制型式139
多项控制140
比值控制141
拉卜拉士转换142
有控制路径的启/闭控制器142
控制品质的改进147
连续控制部门的结构和描述148
电晶体154
最後控制部门154
闸流体156
控制—技术符号和公式表159
C和E部分161
对实验之前言161
实验1(C)开环亮度控制166
实验2(C)闭环亮度控制之初步实验168
实验3(E)在没有闭环控制时维持—常态的例子。一个独立灯泡的电流/电压特性。172
实验4(E)产生不同振幅和方向的阶梯形信号174
实验5(E)定义一个P-部门的静态转换函数Kp,校正范围Yh和是Kp函数的比例性范围XP177
实验6(E)以差值放大器和求和部门来代替比较器和P-部门。±Yh和XP的定义180
实验7(C,E)一线性及一非线性最後控制元件之行为的探讨。特性之产生184
实验8(C)开环控制之探讨,在此K?的定义视Kp和K?之值而定188
实验9(E)一个具有P-控制器,线性最後控制元件及零次控制路径之闭合控制回路的构造与探讨191
实验10(E)一个具有P-控制器,线性最後控制元件及一次,二次和三次控制路径之行为194
实验11(C)一个二次系统控制回路中超越的遏止197
实验12(C)一个具有零次及一次系统之PID-控制器的参考转换函数201
实验13(E)一个具有PI-控制器和零次系统之闭合控制回路的行为204
实验14(E)二阶控制器之探讨;控制器特性的产生;三阶控制器的特性207
实验15(C)一个具有启/闭控制器,可变交换界限(置定值之变化)及交换时间变动之模型控制回路的组成210
实验16(E)死时T d对二阶控制回路特性宽度之影响213
实验17(E)启/闭控制器被一个具有较高放大因数的连续部门之取代216
实验18(E)产生一个具有不同积分时间之积分控制部门的特性曲线219
实验19(C)D-部门的单位阶梯形响应222
实验20(C)探讨结合控制器(P,PD,PI,PID)的特性226
实验21(E)具有零次,一次,二次及三次时间行为系统之特性的产生229
实验22(E)死时部门之探讨232
实验23(C)由P-和I-部门来组成D-部门235
实验24(C)由一个具有一次反馈之P-控制器来组成一个有PI-行为的控制器238
实验25(C)利用具有外部电路的万用组件(运算放大器)作为I-部门241
实验26(E)D-部门频率响应的定义244
实验27(E)I-部门频率响应的定义247
实验28(E)P-部门的频率响应的定义250
实验29(C)藉着可变参考值(程式控制)对具有连续控制器之模型烤炉的温度控制252
实验30(C)具有启/闭控制器之温度控制回路的探讨;系统之时间常数的效应;反馈对控制行为的改进255
实验31(C)有一干扰z之PI-控制器的亮度控制259
实验32(C)双回路串级控制262
实验33(C)定电流源265
实验34(E)定电压源268
实验35(C)有干扰交换的定电压源272
实验36(C)直流马达速率控制275
实验37(C)利用速率变动对具有峰值电流限制的直流马达之速率控制;双回路控制279
实验38(C)发电机的电压控制283
实验39(E)利用马达电流作转矩控制287
实验40(E)具有电流和转矩限制的直流马达速率控制292
实验41(E)具有温度,电流和转矩限制的直流马达控制295
D部份298
实际计算的例子298
热门推荐
- 1986477.html
- 3234398.html
- 442463.html
- 2175307.html
- 306320.html
- 1852735.html
- 1186463.html
- 1433591.html
- 3296587.html
- 2263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0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7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3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8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4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3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3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0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1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