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分析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分析化学
  • 但德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4921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环境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1

一、环境1

二、环境问题1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2

一、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类别2

二、环境污染物的性质和种类2

三、优先控制污染物5

第三节 现代环境分析化学概述6

一、环境分析化学6

二、现代环境分析化学7

三、现代环境分析化学的特点8

四、现代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10

第四节 现代环境分析方法简介13

一、化学分析法13

二、仪器分析法13

三、生物分析法和分子生物学检验法17

习题与思考题18

参考文献19

第二章 痕量分析基础20

第一节 痕量分析的基本概念20

一、痕量分析中表示组分含量常用的符号20

二、痕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20

第二节 痕量分析中的空白值23

一、空白值对待测物准确度的影响23

二、空白值的测定与扣除24

第三节 痕量分析中的玷污与损失24

一、玷污的控制24

二、损失对痕量分析的影响及控制27

第四节 痕量分析中的不确定度28

一、概述28

二、不确定度的定义29

三、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30

四、不确定度的评定32

五、环境分析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37

六、不确定度评定应用实例42

第五节 环境标准物质45

一、基体和基体效应45

二、环境标准物质45

三、环境分析的质量控制样品51

习题与思考题52

参考文献52

第三章 环境样品的采集、制备与分解54

第一节 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制备54

一、概述54

二、固体样品的采集和制备55

三、水样的采集与保存61

四、气体样品的采集66

五、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72

第二节 环境样品的分解75

一、湿法分解75

二、干法灰化-酸溶法80

三、熔融-酸处理81

四、烧结法84

五、溶样机理简介84

第三节 微波溶样89

一、概述89

二、微波溶样的特点90

三、微波溶样的原理91

四、微波溶样的设备94

五、微波溶样的方法100

六、微波溶样的应用102

第四节 其他分解法105

一、溶解和稀释105

二、蒸气分解106

三、酶水解法106

四、紫外光分解法106

习题与思考题109

参考文献110

第四章 环境样品预处理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111

第一节 概述111

一、痕量物质分离与富集的必要性111

二、分离富集方法的评价112

第二节 沉淀分离法113

一、沉淀法113

二、共沉淀法113

第三节 溶剂萃取法114

一、液-液萃取法114

二、连续液-液萃取117

三、浊点萃取法117

四、液-固萃取法(索氏萃取)120

第四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121

一、离子交换剂的分类121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122

三、离子交换理论123

四、离子交换柱式分离法123

第五节 顶空、气提和蒸馏法124

一、顶空法(HS)124

二、气提法125

三、蒸馏法125

第六节 柱色谱法128

一、液-固色谱原理128

二、柱色谱分离条件129

三、柱色谱分离操作130

四、凝胶色谱法131

第七节 平面色谱法134

一、纸色谱134

二、薄层色谱135

习题与思考题139

参考文献139

第五章 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的预处理新技术140

第一节 概述140

一、环境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的特点140

二、环境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141

三、环境痕量有机污染物衍生化142

第二节 衍生化技术144

一、概述144

二、气相色谱中常用的柱前衍生化方法144

三、液相色谱中常用的柱前衍生化方法147

四、固相化学衍生化法148

五、衍生化反应操作及注意事项148

第三节 固相萃取149

一、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149

二、固相萃取装置150

三、固相萃取分类及方法151

四、固相萃取吸附剂154

五、固相萃取的应用160

第四节 固相微萃取161

一、固相微萃取装置的构造161

二、固相微萃取法的原理和方式162

三、固相微萃取法萃取条件的选择163

四、固相微萃取的类型164

五、固相微萃取的应用165

第五节 液相微萃取166

一、概述166

二、液相微萃取的模式167

三、液相微萃取法的原理169

四、液相微萃取法的萃取条件选择170

第六节 搅拌棒吸附萃取170

一、概述170

二、搅拌棒吸附萃取装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71

三、搅拌棒吸附萃取的原理172

四、搅拌棒吸附萃取的应用173

第七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174

一、基本原理174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操作176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178

第八节 亚临界水萃取179

一、亚临界水萃取的原理及特点179

二、亚临界水萃取技术180

三、亚临界水萃取的应用182

第九节 微波萃取182

一、概述182

二、微波萃取设备和控制参数184

三、微波液相萃取和微波气相萃取187

四、微波萃取的应用189

第十节 超声波萃取190

一、超声波萃取的原理190

二、超声波萃取的特点191

三、超声波萃取系统192

四、超声波萃取的应用194

第十一节 加速溶剂萃取195

一、基本原理195

二、加速溶剂萃取的应用197

第十二节 膜分离技术198

一、膜定义及膜的分类198

二、膜分离过程的类型及特点199

三、液膜萃取技术202

四、环境样品分析过程中的膜分离204

第十三节 热解吸技术206

一、概述206

二、热解吸原理207

三、热解吸装置207

四、热解吸需注意的问题210

五、热解吸技术的应用211

习题与思考题212

参考文献212

第六章 化学形态分析214

第一节 概述214

一、化学形态与形态分析214

二、金属形态与颗粒物形态216

三、形态分析的意义及重要性218

四、形态分析的特点220

第二节 形态分析中的采样和样品预处理221

一、形态分析样品的采集和贮存221

二、形态分析样品的制备222

三、形态分析的分离方法224

第三节 形态分析技术230

一、溶解态金属的形态分析技术230

二、大气颗粒物的形态分析技术242

第四节 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245

一、汞的化学形态分析245

二、砷的化学形态分析248

三、铬的化学形态分析251

四、铅的化学形态分析253

五、镉的化学形态分析255

六、硒的化学形态分析257

七、锡的化学形态分析260

八、磷的化学形态分析263

习题与思考题266

参考文献267

第七章 生物传感器269

第一节 概述269

一、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69

二、生物传感器的分类270

三、生物传感器的特点271

四、生物传感器的性能272

第二节 生物敏感元件的固定化技术273

一、概述273

二、固定化技术274

第三节 几种新型生物传感器280

一、压电生物传感器280

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282

三、分子印迹-仿生传感器284

四、双层类脂膜生物传感器289

五、免疫传感器291

六、DNA生物传感器(基因传感器)295

七、光纤生物传感器297

第四节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301

一、用于水质分析的生物传感器301

二、用于气体分析的生物传感器305

三、生物传感器在环境分析中的其他应用306

第五节 生物芯片307

一、概述307

二、生物芯片的分类307

三、生物芯片技术309

四、生物芯片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311

习题与思考题312

参考文献312

第八章 流动注射分析314

第一节 概述314

一、流动注射分析的定义314

二、流动注射分析的特点315

第二节 流动注射分析原理315

一、基本原理315

二、分散度316

三、流动注射分析流路317

第三节 流动注射分析仪318

一、液体驱动系统318

二、进样阀320

三、连接管及反应管322

四、流通式检测器322

五、流动注射分析仪326

第四节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330

一、停流技术330

二、合并带技术330

三、梯度技术331

四、平行流动注射分析332

五、反相流动注射分析332

六、间隔(连续)流动分析332

第五节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进展333

一、顺序注射分析技术334

二、流动注射-可更新表面技术(微珠注射)336

三、阀上实验室338

四、微流控芯片技术342

第六节 流动注射在线预处理技术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347

一、概述347

二、流动注射在线消解系统348

三、流动注射在线蒸馏系统349

四、流动注射在线沉淀系统350

五、流动注射在线柱预富集系统351

六、流动注射在线膜分离系统352

七、流动注射在线萃取系统354

习题与思考题355

参考文献355

第九章 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快速应急分析技术359

第一节 概述359

一、突发环境事件及应急监测359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基本原则360

三、应急监测分析技术与方法的选择361

四、应急监测分析程序及方法364

第二节 气体快速应急监测仪366

一、气体检测管366

二、便携式气相色谱仪371

三、红外气体检测仪(IGA)377

第三节 水体污染应急监测仪382

一、检测试纸法382

二、水质速测管383

三、便携式分光光度计383

四、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385

第四节 其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385

一、移动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385

二、拉曼光谱分析法388

三、发光细菌毒性分析法389

四、快速筛选检测技术390

第五节 车载实验室393

一、概述393

二、环境应急监测车的基本性能、仪器设备配置及特点394

习题与思考题398

参考文献398

第十章 重大环境问题及相关分析技术399

第一节 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其分析399

一、概述399

二、氟氯烷烃的测定400

三、臭氧的测定401

第二节 温室效应气体及其分析402

一、概述402

二、一氧化二氮的测定403

三、二氧化碳的测定404

四、甲烷的测定406

第三节 酸雨及其监测407

一、概述407

二、酸雨的分析监测409

三、酸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12

第四节 大气颗粒物及其分析413

一、概述413

二、颗粒物的采样和质量浓度、粒径分布416

三、颗粒物的形态分析和成分分析418

四、制定PM2.5环境质量标准的意义421

第五节 环境激素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421

一、概述421

二、环境样品的净化技术422

三、环境激素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423

四、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和生物芯片技术426

习题与思考题428

参考文献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