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共秘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梅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0873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999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050页
- 主题词:国共合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共秘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 目录1
第一章 华夏惊雷1
第一节 孙中山创建国民党1
《国共秘事》总目1
翠亨村里出伟人22
美国檀香山的小团体22
组织反清起义22
伦敦蒙难22
东京创立同盟会22
辛亥革命的风暴22
宋教仁遇刺22
国民党的演变22
第二节 横空出世22
南陈北李筹建共产党41
陈独秀、李大钊为何未出席“一大”第三节 国共两党成员的早期交往41
共产国际特使万里使华41
克里姆林宫的炮声41
北洋政府被迫拒签“巴黎和约”41
“德先生”和“赛先生”来到中国41
戴季陶、邵力子参与上海共产党的筹建老同盟会员林伯渠加入共产党国民党员筹建湖北共产党组织中共成立大会在国民党元老家里召开第二章 国共第一次携手49
第一节 迈出合作的第一步49
西湖边发生的一场争论64
一位洋人在国共之间“穿针引线”64
共产国际的两个指示64
第二节 孙博士力主联俄联共64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76
孙中山向李大钊倾吐心曲76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76
第三节 “合作”征途中的风风雨雨76
邓泽如“弹劾”共产党86
第四节 国民党走上新生86
张国焘反对中共加入国民党86
共产国际内部的一场争论86
苏联顾问帮助改组国民党95
国共合作的历史盛会95
第三章 “蜜月”时期95
第一节 共创黄埔军校95
第二节 中国的“西点军校”107
孙中山找到了革命的“本钱”107
国共军事英才齐集黄埔岛107
“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俄107
谁是“黄埔的慈母”121
苏联的大力援助121
孙中山的治校“方略”121
两个对立的组织121
第三节 血与火的熔炼121
第一节不和谐的音符146
第四章 内争初起146
再东征:歼灭大本营的心腹之患146
东征:讨伐陈炯明146
初战告捷:平息商团叛乱146
林森府宅的秘密集会155
孙中山仙逝后的激烈斗争155
廖仲恺遇刺前的征兆155
第二节 风波骤起155
第三节 中共中央对蒋介石的三次大让步166
黄埔逆风166
戴季陶主义的出笼166
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166
陈独秀右倾179
第一次大让步179
第二次大让步179
第三次大让步179
第五章 反帝怒潮中的合作179
第一节 五卅血溅南京路179
第二节 省港风暴190
香港各色工会总动员190
鲍公馆的紧急会议190
邓中夏匆匆赴港190
港督收到《罢工宣言》199
东校场的盛大集会199
喋血沙基路199
第三节 “东园政府”199
特殊的大“家庭”208
鲍罗廷的一个建议208
东园挂出“金字招牌”208
俨然一个小政府208
第四节 封锁香港208
总领事的“慈悲”219
第五节 走向胜利219
“单独对英”显威力219
一股新力量的加入219
东园“招兵”219
铁血港督的末日219
广东成为国民政府的一统天下228
“欢迎英国十万大军”228
圆满的第16个月228
第六章 携手北伐228
第一节 南方不安的春天228
叶开鑫大兴逆兵235
第二节 神勇独立团235
广东政坛的“北伐”旋风235
加伦将军回来了235
北伐先锋旗开得胜242
叶挺独立团驰援安、攸242
唐生智给叶挺发来祝捷电报242
第三节 初显声威242
“吴大帅害死我也”257
加伦与李宗仁长沙打赌257
第四节 饮马长江257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257
叶团长乘虚夺湘中257
吴佩孚兵败“发祥地”276
勇克鄂南“第二门户”276
刘峙抢冒头功的丑闻276
贺龙率部斩关夺隘276
汉口汉阳传捷报276
第五节 “粤户闽庭”的争夺276
加伦计定南昌城286
第六节 “北赤”冯玉祥286
孙传芳不再“中立”286
忽报西线克武昌286
南昌城得而复失286
莫斯科归来292
五原誓师292
李大钊的一封密信292
第七节 铁甲荡东南292
第七章 恩将仇报304
周恩来策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304
第一节 蒋介石挑起迁都之争304
北伐东路军兵出潮汕304
蒋介石下令停止追击304
扫荡吴越304
南昌城里的密谋322
邓、宋赴浔“劝驾”322
鲍顾问斥责蒋司令322
国民党三中全会如期召开322
蒋介石身边的“神秘”之客322
第二节 上海滩上的密谋322
蒋介石开始倒向列强的怀抱337
上海滩的“老朋友”337
兵调黄浦江337
吴稚晖跪求汪精卫337
第三节 屠刀下的分道扬镳337
第一节 星星之火遍神州350
汪精卫武汉“分共”350
第八章 内战烽烟350
金陵大血案350
血腥的4月12日350
南昌城里的枪声361
鄱阳路139号361
倒戈的军队361
第二节 刀光剑影总体战361
破读“天书”明敌情379
第三节 神秘人物李克农379
神秘的“蔡老板”379
顾案与“伍豪事件”379
没有硝烟的战场379
横扫千里如卷席379
打入中统心脏389
蒋介石的绝密本失灵389
“无名英雄足千古”389
第四节 地球上的红飘带389
第一节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危险403
第九章 国共秘密大谈判403
铁流二万五千里403
红军东征抗日403
中共中央落脚陕北403
蓄谋已久的阴谋420
不抵抗政策激起公愤420
委员长四面楚歌420
陈立夫访苏前后420
第二节 化敌为友420
争取东北军的秘密战线451
毛泽东写信策反孙科451
毛泽东致信杨虎城451
周恩来同张学良达成秘密协定451
张学良为共产党让出延安城451
第三节 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451
第2部 目录485
潘汉年会晤陈立夫485
第十章 历史在西安拐弯485
第一节 西北大联合485
周小舟四到南京485
董健吾携书赴陕北485
邓文仪会见王明485
共产党打通秘密渠道485
张子华国共穿梭行485
由反蒋到逼蒋抗日498
张学良五访阎锡山498
第二节 张、杨“兵谏”蒋介石498
蒋介石“剿共”志在必得519
张学良“哭谏”519
华清池的枪声519
“天塌不下来了”519
杀蒋还是放蒋519
第十一章 国共第二次携手519
第一节 西安城两党重谈判519
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531
第二节 谈判大师周恩来531
周恩来走“夫人路线”531
潘汉年重晤陈立夫531
蒋介石软禁张学良531
周恩来和蒋介石在西子湖畔545
庐山谈判陷于僵局545
周恩来再上匡庐545
蒋介石密邀毛、朱、周“共商国防”第三节 蒋介石承认共产党合法545
欢迎国民党中央考察团565
红军改编565
筹建新四军565
国共二度合作565
武汉的继续谈判565
第十二章 共赴国难565
第一节 中日大搏杀565
血溅昆仑关586
中国远征军扬威缅甸586
泣血武汉586
第二节 共产党慷慨赴国难586
卫立煌血战忻口586
淞沪中日大会战586
卢沟桥的古狮怒吼了586
台儿庄大捷586
朱毛请缨抗战601
抗日首功平型关601
太行高耸气森森601
天兵怒气冲霄汉601
新四军出征大江南北601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601
第十三章 血肉筑成新长城601
第一节 相互依存两战场601
晋东设伏,掩护川军617
国民党开办游击战干训班617
第二节 国共军队努力之总和617
唇亡齿寒,共策保晋617
协同作战,血沃忻口617
支持徐州、武汉会战622
周恩来供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622
第三节 釜底抽薪,扎“根”抗日622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641
第一节 可喜的合作开端641
第十四章 国共友谊谱新篇641
排除干扰,相互支持641
华北的国共磨擦641
别开生面的山西统战665
国共高级指挥官促膝长谈665
毛泽东会见卫立煌665
马占山延安治伤665
盛世才也表示联苏联共665
第二节 团结抗战的象征665
第三节 大后方的统一战线677
国共合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677
《新华日报》创刊武汉677
“名流内阁”——第三厅677
文化人云集桂林城692
国共反对汪精卫卖国692
国共人士礼尚往来692
邓宝珊负气访延安692
第十五章 国民党掀起反共浪潮692
第一节 反共磨擦692
“不取消共产党,我死不瞑目”707
延安各界抗议“平江惨案”707
毛泽东针锋相对707
阎锡山说:“天要下雨了!”707
反共急先锋石友三兄弟的下场707
第二节 戴笠惊恐的女“特务”707
第三节 华中风云718
七英雄遇难718
虎穴索秘718
军统总部发现“红色电台”718
外号“干一场”718
黄桥战役731
同室操戈的皖南事变731
毛泽东提出十二条解决办法731
蒋介石空前孤立731
张冲骂国民党内有奸臣731
第四节 “闪击延安”计划泡汤731
评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747
第一节 联合政府之争747
第十六章 度尽劫波兄弟在747
陈伯达一夜成名747
一次未实现的毛蒋西安会谈747
林彪的重庆之行747
朱德急电退胡军747
蒋介石密电胡宗南747
国共争锋762
中共的联合政府主张762
第二节 延安的魅力762
林伯渠赴重庆谈判762
民主浪潮的高涨762
美国朝野赞成联合政府762
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772
六参政员访问延安772
黄炎培笑谈历史周期律772
第十七章 美国介入国共冲突772
第一节 中国最后的希望之地772
三位美国女性的延安之行795
第二节 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795
寻找东方魅力795
宝塔山下的美国军事观察家795
宋庆龄密信荐斯诺795
抗战以来的中美关系804
周恩来向美国抛“绣球”804
毛泽东与谢伟思的多次谈话804
第三节 美国总统的私人代表804
第十八章 鸿门举酒819
美国扶蒋反共819
第一节 蒋介石三邀毛泽东819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819
国民党拒绝联合政府819
一厢情愿的“延安协定”819
赫尔利调处国共关系819
向日伪军发出最后通牒835
中共“坚决拒绝执行这个命令”835
三封急电飞向延安835
延安决策内幕835
毛泽东慷慨赴会835
第二节 智与谋的较量835
历史性的握手849
“你占点线,我占面”849
“蒋委员长只认得拳头”849
第三节 转瞬即逝的和平曙光849
第一节 国民党发动内战861
第十九章 国共大决战861
和平建国方针861
中共中央的南迁计划861
国民党加紧内战部署888
战火在宣化店点燃888
硝烟弥漫全国888
“昆仑纵队”转战陕北888
国民党“王牌师”的覆灭888
第二节 “中共超级特工”888
胡宗南“慧眼”识英雄904
周恩来下闲棋布“冷子”904
绝密计划大曝光904
国共情报战的最大案件904
胡宗南“哑巴吃黄连”904
第三节 魔道斗法904
华北石门攻坚921
第四节 落日921
内线配合外线921
狭路相逢勇者胜921
延安失而复得921
蒋介石“挖肉补疮”921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921
辽沈战役942
淮海战役942
平津战役942
第二十章 海变942
第一节 北平谈判942
宋美龄赴美游说957
蒋介石下野957
国民党求和957
蒋介石幕后操纵“李代总统”957
第二节 国民党众叛亲离957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966
汤恩伯出卖恩师966
戴季陶也找到了一瓶安眠药966
“文星”陈布雷之死966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岁月987
第二十一章 历史尘埃飘忽未定987
第3部 目录987
第一节 国民党败退台湾987
陈诚溃离东南沿海987
胡宗南败走西南987
白崇禧军溃粤桂987
汤恩伯一败如水987
蒋介石师溃千里1004
隐居上海的宋庆龄1004
“长治”号起义1004
蒋介石逃台前前后后1004
南京政府仓皇撤逃1004
国民党被逐出大陆1004
第二节 改天换地1004
开国大典1026
筹备新政协1026
第三节 金门之战1026
西柏坡风云1026
柳亚子的“牢骚”诗1026
进京“赶考”1026
解放军准备攻打金门1036
第一梯队渡海登陆1036
登陆部队弹尽粮绝1036
叶飞请求处分1036
第四节 海南岛战役1036
十万将士组成渡海兵团1045
薛岳构筑“伯陵防线”1045
大军强渡登岛1045
第五节 秘密战线的较量1045
第六节 解放台湾计划的酝酿1057
周恩来惊险的万隆之行1057
魔爪伸向陈毅1057
毛人凤策划第二个“皇姑屯事件”1057
刺杀叶剑英的阴谋1057
毛泽东计划进攻台湾1061
斯大林态度不明1061
第二十二章 改变历史进程的朝鲜战争1061
第一节 “等待尘埃落定”1061
美国的“脱身”政策1069
杜鲁门的弃台声明1069
失败主义笼罩台岛上空1069
第二节 三八线上炮声隆1069
美国介入朝鲜战争1079
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079
“解放台湾”计划被迫搁浅1079
第三节 美国“扶蒋保台”1079
台美“共同防共”1094
第四节 海峡对峙1094
蒋介石三次准备出兵朝鲜1094
史密斯不与周恩来握手1094
“山姆大叔”庇护下的台湾1094
国民党准备反攻大陆1111
志愿军战俘被掠到台湾1111
美国炮制“福摩萨问题”1111
旧金山的“对日和会”1111
日本与台湾签订“和平条约”1111
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台海危机”1111
第一节 首次炮击金门1111
蒋军对大陆沿海的武装骚扰1118
解放军炮击金门1118
蒋军“太平”号葬身大海1118
第二节 解放一江山岛1118
第三节 美台矛盾1128
大陈岛蒋军悄然撤离1128
红旗插上一江山岛主峰1128
毛泽东一纸令下1128
陆、海、空三军协同登陆1128
吴国桢事件内幕1145
孙立人事件始末1145
刘自然事件之谜1145
第四节 台湾局势逐渐缓和1145
蒋介石拒绝放弃金门、马祖1150
美国挥舞核大棒1150
毛泽东决定停攻金、马1150
第二十四章 第二次“台海危机”1150
第一节 台海再布战云1150
蒋介石巡视金门、马祖1158
马祖空战1158
第二节 震惊世界的炮战1158
“斗牛士”进驻台湾1158
美国武装入侵黎巴嫩1158
毛泽东的“绞索”政策1177
炮战变成例行公事1177
只打蒋舰不打美舰1177
第三节 局部军事对峙1177
蒋介石向美国乞援1177
“八·二三”炮战1177
毛泽东北戴河论兵1177
“毋忘在莒”的闹剧1205
沿海军民痛击武装特务1205
“黑小姐”殒命荒丘1205
台湾“克难英雄”被俘1205
国产导弹打下美无人驾驶飞机1205
肃清空中谍影1205
第四节 “和为贵”1205
第一节 悄悄融去的坚冰1234
李宗仁回归祖国1234
第二十五章 联合国席位之争1234
特赦国民党七批战犯1234
从台湾来的“客人”1234
世界格局在变化1242
尼克松寻找“通向北京之路”1242
美削减对台“军援”经费1242
第二节 新中国进入联合国始末1242
联大会场充满了兴奋的龙卷风1256
美国气急败坏1256
五星红旗飘扬联合国1256
组建中国代表团1256
乔冠华语惊世界1256
第三节 大漠升起蘑菇云1256
第一节 微妙的中美外交“小步舞”1275
第二十六章 小球转动了大球1275
蒋介石“反攻”梦难圆1275
震惊世界的巨响1275
“搜查”张爱萍1275
全国大会战1275
在最困难的时刻1275
中苏之间的阴云1275
中国研制原子弹1275
美国对中国的核讹诈1275
第二节 尼克松的北京之行1291
罗马尼亚渠道1291
巴基斯坦渠道1291
启动中美外交的门户1291
毛泽东拍板定音1291
尼克松的心事1291
神秘的“东方之旅”1308
毛泽东与尼克松谈哲学1308
周恩来的魅力1308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艰难诞生1308
第三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路1308
第四节 台湾成为“国际孤儿”1317
建交前的谈判1317
日本首相田中访华1317
尼克松冲击波1317
蒋介石之死1327
美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1327
台湾“外交”江河日下1327
蒋经国的“三不政策”1327
第二十七章 台湾与前苏联的秘密关系1327
第一节 台湾、前苏联密谋“反攻”大陆1327
一个神秘人物赴台1337
蒋介石把路易斯晾在一边1337
台头面人物相继接见路易斯1337
新华社抨击台苏秘密勾结1337
第二节 魏景蒙维也纳之旅1337
第三节 台苏再次勾搭1343
蒋介石对魏景蒙之行表示满意1343
魏景蒙赴维也纳1343
路易斯从罗马打来电话1343
路易斯让魏景蒙空跑一趟1350
魏景蒙再赴维也纳1350
蒋介石难以决断1350
第四节 微妙的台苏关系1350
中美《联合公报》冲击台岛1359
《南华早报》掀起轩然大波1359
苏联军舰游弋台湾海峡1359
台苏接触频繁1359
台报不断鼓吹联苏1359
第二十八章 血浓于水1359
第一节 和平统一祖国的呼声1359
第二节 一石激起千层浪1376
“江八点”1376
胡耀邦对台湾14位人士的邀请1376
廖承志致函蒋经国1376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1376
“叶九条”1376
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1376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1376
王锡爵驾机归来1393
黄植诚驾机起义1393
“华航模式”始末1393
孙中山孙女还乡1393
台湾民众的探亲潮1393
第三节 国民党调整大陆政策1393
两岸人员的交流1406
间接“三通”的实现1406
中共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启示1406
台湾当局“松动”措施的出台1406
第四节 汪辜会谈1406
第一节 台独运动扫描1415
第二十九章 台独:自我毁灭之路1415
两会会长相会于狮城1415
第二次“汪辜会谈”搁浅1415
彭明敏旋风1430
张灿鍙“无罪释放”1430
“台独”的演变1430
台湾独立:美国人无言的承诺1430
第二节 台湾的“弹性外交”1430
李登辉的访美闹剧1444
第三节 李登辉的“庐山真面目”1444
“银弹外交”的“突破”1444
F—16战斗机冲破“八·一七公报”1444
何谓“弹性外交”1444
李登辉其人1466
鸿禧别墅丑闻1466
清除异己1466
与“台独”同流合污1466
大陆四评李登辉1466
第四节 台湾何处去1466
热门推荐
- 2763580.html
- 1104892.html
- 996475.html
- 943674.html
- 2162844.html
- 3205647.html
- 1473691.html
- 551509.html
- 2716488.html
- 35572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6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9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2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7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9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0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8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4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8438.html